"\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當年雁門關血案一事突被掀開之後,知道帶頭大哥身份的人,爲了維護玄慈的聲譽,連續被蕭遠山所殺。這些人寧願一死,也絕不願透露帶頭大哥的任何信息,很大原因,是因爲玄慈身爲少林方丈,他一人代表着少林和中原武林的雙重清譽。不過,除去這個原因,實際上即便玄慈不是少林方丈,這些人也絕不會透露出他的身份,因爲這關係到了江湖上最講究的道義。\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ccc0743ea184ce5b7b23a4a5760569f\" img_width=\"505\" img_height=\"401\" alt=\"知道玄慈身份的人,寧願一死也要袒護他,那是他們都在恪守一信仰\"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作爲當年雁門關阻擊戰生還的人員,包括玄慈在內,中原武林都會對他們的身份保密,以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維護江湖道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杏子林事件”的突發,知道帶頭大哥身份的人接連被蕭遠山所殺,讓不明所以的中原武人,皆把矛頭對準了喬峯,將喬峯視爲弒殺父母和恩師,不孝不義萬惡不赦的大惡人,那是人人得而誅之,也因此才發生了聚賢莊斷義的一戰。中原羣雄之所以誓殺喬峯,是爲了維護他們眼中的江湖道義,而那些知道知道帶頭大哥身份的人,表面上是在維護玄慈,實際上同樣是在維護他們所遵守的江湖道義,嚴格恪守他們的信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知道玄慈身份而死在蕭遠山手裏的人,依次是喬三槐夫婦、玄苦大師、趙錢孫、譚公譚婆、單正,智光大師是服砒霜自殺,但蕭遠山依舊碎他頭顱泄憤。另外徐沖霄是被白世鏡所殺,而康敏的死也並非是爲了維護玄慈。這些人中除了喬峯的養父養母,其他的都是江湖中人。江湖人人最講什麼,無非就是道義二字。江湖道義,是武俠世界裏,那是通行不變的硬道理,也是大家共同尊奉的精神信仰,任何違背了道義兩個字之人,便能被定義爲江湖敗類。情節嚴重者,人人都能得而誅之。這也是被灌上殺父殺母和殺師罪名的喬峯,天下英雄會不顧自身安危,奮起而共討之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743f828cf204309bf18a454c2a9b36c\"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58\" alt=\"知道玄慈身份的人,寧願一死也要袒護他,那是他們都在恪守一信仰\"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當年自遼國歸來的慕容博,告訊少林,說契丹派出高手,要來搶奪少林武學典籍。在宋遼世代交惡的政治環境中,這等事宜已是關乎國家和民族存亡的大事。少林不敢私自處理,因而號召中原羣雄共商對策,武林人士大義爲先,紛紛奮起保衛少林,謀求爲護國大事出自己綿薄之力。經羣雄最終商議,決定分批組織義士到各關口阻擊契丹高手,其中雁門關最是關鍵,因而這一隊大家推舉了人望和武功俱上的玄慈爲帶頭大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雁門關阻擊小隊,最終就碰上了蕭遠山,同去二十一人最後就只有四人生還,損失十分慘重,羣雄爲之所哀,也爲他們的義舉深感敬佩。爲何敬佩,那是因爲他們雖然枉殺了無辜,但他們的出發點卻是爲了阻擊契丹高手,目的是爲了抵抗外敵而護國。這是投身於國家與民族的大義之事,聽聞此事而不出己力的人,那纔會給武林同道看不起。能爲此事而犧牲的人,無論他們的死因如何,他們都是烈士,都是武林同道的楷模,而爲了此事能在死人堆裏僥倖不死的人,便是凱旋的英雄,帶領此次行動的帶頭大哥,則是英雄中的英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5c845f449014d55a7407807413e84b1\" img_width=\"777\" img_height=\"640\" alt=\"知道玄慈身份的人,寧願一死也要袒護他,那是他們都在恪守一信仰\"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些生還的英雄,往後在江湖中,只要心存道義之輩,都會自發地去保護他們,他們的安全會成爲武林中的頭等大事,因爲他們的身份一遭泄露,很可能馬上便遭報復。因而知道他們身份的人,一旦暴露出他們的相關信息,就是犯了江湖的大忌,嚴重違反了江湖的道義,此中情節之嚴重,不但是聲名不再,那是誰都能名正言順的去除掉他,以正江湖規矩。所以說,像譚公譚婆和單正等人,又怎麼會去泄露玄慈的身份呢?這也是蕭遠山查了三十年,要不是杏子林事件的突發,他也查不出當年生還幾個人是誰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就智光和趙錢孫兩人來說,當丐幫的徐沖霄對他們發出邀請,請他們到杏子林去爲喬峯的身世作證時,他們是完全可以不必理會,更不用赴會去自揭己短,畢竟他們本身還依然是受保護人員。他倆之所以赴會,完全是爲了懺悔,因此一經作證之後,都是想讓喬峯殺了他們,爲蕭遠山夫婦報仇,以死贖罪。但對於帶頭大哥,除非他自己想坦白,像他倆一樣親自告訴喬峯,不然他倆也是絕對不會透露半點,他倆也同樣要遵循江湖的道義,恪守江湖的信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於喬三槐夫婦不告訴蕭遠山,當年將喬峯送與他們撫養的人就是玄慈,一是他們曾答應玄慈,自認他們就是喬峯的父母,決不能透露領養之事,二是他們怕此事會牽連到喬峯,他們絕對不會做出傷害到喬峯的任何事,爲了保護喬峯,即便是死,他們也不怕。因此喬三槐夫婦袒護玄慈,並不是講什麼江湖道義,他們是信義,更是爲了保護喬峯。\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36899a81333498b9e1fd435c5945f1e\" img_width=\"1569\" img_height=\"1072\" alt=\"知道玄慈身份的人,寧願一死也要袒護他,那是他們都在恪守一信仰\"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對於帶頭大哥玄慈而言,由於他少林方丈的身份,就更讓人會去袒護他,維護他的聲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一直都是中原武林的武學祖庭,歷來也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因此作爲少林方丈的玄慈,他一人不但代表着少林,更是代表着中原武林,他是一人身兼少林與中原武林的雙重清譽。在中原武人心目中,維護玄慈的聲譽,實際上也在維護着中原整個武林的聲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是蕭遠山在最終查清玄慈的身份之後,並沒有急着去殺他,而是等到少室山英雄大會才發飆的原因。其實蕭遠山就是想借此機會,在中原羣雄面前,揭露他們人人敬仰和極力袒護的帶頭大哥玄慈,不但是冤枉了他蕭遠山當年要來少林搶取武功祕笈,竟還有私生子這檔齷蹉事。想一舉就讓少林和中原武林顏面掃地,這樣即便不殺玄慈,也是報復了妻子被殺之仇,更能宣泄自己多年的心頭之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93e257977114b93b0ba3eeb912c2b4a\" img_width=\"497\" img_height=\"374\" alt=\"知道玄慈身份的人,寧願一死也要袒護他,那是他們都在恪守一信仰\"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而且,玄慈作爲少林方丈,這些知道他帶頭大哥身份的人,一旦泄露他信息,倘若蕭遠山爲此去找玄慈報仇,少林諸僧爲了保護玄慈,定然會是一場惡戰。到時如果蕭遠山先知會遼國,派出高手,趁虛而入,與他來個裏應外合,那對少林和中原武林來說都會是一場大禍,就等於是讓當年慕容博的謊言成真。因此,以大義之事爲大爲先,個人性命事小的這些人,就更加會去袒護玄慈,絕不允許引起更大的災難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蕭峯是心存善念,才矇蔽了雙眼。在杏子林智光對喬峯身世的一番講述之後,其實他只要細加琢磨,便能從中推斷出玄慈便是帶頭大哥。後來在少室山英雄大會,玄慈邀蕭峯入寺,跟蕭峯坦誠,說出了他就是帶頭大哥時,蕭峯就才恍然大悟,自悔不已。因爲作爲汪劍通的弟子,喬峯一直都知道師傅與玄慈方丈是莫逆之交,結合雁門關一事,理應由少林牽頭,那麼來信叫汪劍通不要將幫主之位傳給他的,就只能是玄慈。喬峯只要上少林一問玄慈,就能知道真相,這也是玄慈一直認爲,喬峯能輕易想到他就是帶頭大哥的原因,阿朱其實完全不用死。\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蕭峯陡然間獲知真相,心緒兀自難平,但種種疑團也終於得解:“當時既有人傳來假訊,說我爹爹要來少林寺藏經閣搶奪武功祕笈,中原武人要設法阻止,理所當然應由少林寺方丈率領帶頭;而與汪前幫主情好莫逆的武林前輩,自以玄慈方丈爲首。只因我出身少林,素知玄慈方丈爲人慈和,決不致沒來由地帶人去殺我爹孃,我心有所偏,便對清清楚楚現身在我面前的帶頭大哥視而不見,再也不去想上一想,玄慈方丈便該是帶頭大哥!這人在我心中,乃是窮兇極惡之輩,跟方丈大師無論如何連不上一起。蕭峯有眼無珠,一愚至此,白白送了阿朱的性命。”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一章》\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e84f7acc7614ad19bfcc2a283cde1eb\" img_width=\"721\" img_height=\"493\" alt=\"知道玄慈身份的人,寧願一死也要袒護他,那是他們都在恪守一信仰\"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而蕭遠山在跳崖生還,順藤摸瓜查到少林之後,他一直知道帶頭大哥就是少林高僧,只是不知道便是玄慈,也不知道另外生還幾人是誰,這就是因爲前面所言的,中原武人爲了維護江湖道義。所以蕭遠山纔在少林潛隱了下來,也一直在少林偷學武功,尋找剋制少林武功的法門,爲的就是有朝一日,與少林的一場大戰。不過,隨着杏子林一事的突發,蕭遠山其實就已經斷定了玄慈的身份,他殺那些人只不過是想印證自己的想法而已,因此,無論這些人如何袒護玄慈,蕭遠山始終還是查出了真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對於這些被蕭遠山所殺的人之死,在羽菱君看來,與其說是被蕭遠山殺死的,倒不如說是被康敏害死的。若不是她爲了一己之私要扳倒喬峯,掀出喬峯的身世之謎,智光和趙錢孫豈會自亮身份,譚公譚婆與單正等人豈會在信上獲知玄慈的身份,由此喬三槐夫婦和玄苦大師又怎麼會被牽涉進來呢?可以說康敏之惡,與當年雁門血案的始作俑者慕容博無二,他倆纔是萬惡不赦之人。只可惜康敏雖得報應,但惡如慕容博,最後皈依佛門,就能免去一死,更還成功轉移了蕭峯的注意力,自此沒再找慕容復報仇,延續了他們慕容家的復國美夢,這檔事最讓羽菱君抓狂不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8bfe7d29c3d4812a067f173d027a5f0\"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4\" alt=\"知道玄慈身份的人,寧願一死也要袒護他,那是他們都在恪守一信仰\"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圖片來源於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345220124840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