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特別報道《人民》,今天推出第二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70年自強不息的奮鬥,新中國贏得了朋友遍天下的大國外交新局面,當今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民》外交卷,特別約請8位大使分別講述外交爲了人民的精彩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971年,“中國被非洲國家抬進聯合國”,中國人民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仍幫助非洲傳爲美談。中國與非洲有着相同的歷史遭遇和發展目標,習近平主席將中非關係總結爲“患難之交”:“不管世界怎麼變化,也不管別人說什麼,中非之間的深厚友誼都牢不可破,中國對非真實親誠的理念也絕不會改變。”只有身處非洲,才能瞭解到什麼是“患難之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於2000年,是中非關係數十年來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指導和規劃中非關係的最高組織形式和最有效的雙邊機制,中非合作論壇峯會則把這一組織形式推向新的高度。\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d84e19056284350af718b271edda5bc\" img_width=\"1181\" img_height=\"787\" alt=\"中國非洲因何被稱“患難之交”,前駐中非共和國大使親述友誼點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非洲各國的許多標誌性建設和重要基礎設施都是中國幫助建設的。圖爲2017年1月11日,肯尼亞蒙巴薩民衆在中國承製的蒙內鐵路首批內燃機車旁載歌載舞。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新華社\u002F北晚新視覺圖\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 故事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抵達非洲一個月就得了瘧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2011年4月至2014年11月,我在中非共和國擔任大使。抵達中非一個月,我就得了瘧疾,緊急治療後,轉危爲安。我國援建的中非示範農場場長也感染了瘧疾,由於工作緊張,延誤了病情,最終他不治而亡。場長是一位鳥類愛好者,工作之餘拍攝了很多照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被歷屆農場人員一直珍藏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已向非洲近70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派出醫療隊員2.5萬人次,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培訓了數萬名醫務人員。在中非有兩名醫療隊員相繼因爲搶修供電設備,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長眠在異國的土地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暴發後,習近平主席立即做出指示,中國在第一時間緊急馳援,先後派遣1200名醫衛人員趕赴疫區救護;中國曾4次向13個非洲國家及有關國際機構提供了總價值7.5億元人民幣的防護物資、糧食和現匯資金等人道主義援助。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援外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中非合作讓非洲跨越二十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據我在中非實地觀察,非洲各國的標誌性建設和重要基礎與民生設施都是中國幫助建設的,如果沒有中非關係的發展,非洲要比現在落後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中非,體育場是首都的標誌性建築;友誼醫院每天都在重複着兩國友好的故事;萊傑飯店是首都的一大景觀;道路橋樑安居工程深受讚譽;水電站建成後,將有效緩解首都電荒;廣電和電訊項目保證通訊暢通;太陽能照明工程爲道路照明提供保障;找水工程向村民提供乾淨的飲用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建設博阿利水電站過程中,有兩名中國技術員一人從腳手架上墜亡,另一人在拉運設備過程中遭遇車禍去世,他倆與兩名犧牲的中非朋友一起,被安葬在高坡上,與奔流不息的烏班吉河水和日夜轟鳴的發電機組相伴。\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中非國家元首兩次爲我授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非洲朋友常說:“中非友誼經得起考驗”。2013年3月,中非共和國發生軍事政變,我是第一個到遭受嚴重破壞的中非外交部拜訪的外國大使;我也是第一個與過渡政府總理會晤的外國大使;我還與中非紅會、孤兒院、大中小學校及慈善機構廣泛接觸,送去中國人民的問候。爲此,中非過渡國家元首龐扎女士曾先後兩次爲我授勳,這是兩國關係史上從未有過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非合作論壇期間,我到北京長富宮飯店拜會前來參會的圖瓦德拉總統,曾經在戰亂中共過患難的老朋友相見,長時間擁抱,不願分開……\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爲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和最大外來投資方,中國也從中非合作中得到了益處,中國對非洲的援助還拉動了歐美等其他大國對非洲的援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我所知,截至2018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024億美元,較上年增加20%。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峯會又宣佈了600億美元的合作計劃……在我看來,中國精神、中國速度、中國故事已在非洲大陸深入人心。世界向東看,非洲最積極!\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7d5fb1d329f456c842887d28e3c080f\"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5\" alt=\"中國非洲因何被稱“患難之交”,前駐中非共和國大使親述友誼點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孫海潮(中)接受中非“國家榮譽勳章”。\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 風雲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金磚合作”開創第二個“金色十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2017年9月初,金磚五國領導人在廈門會晤,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自成立以來,金磚五國已成爲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推動全球秩序變革、維護國際和平穩定的關鍵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致力於推進經濟務實合作”“致力於加強發展戰略對接”“致力於推動國際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致力於促進人文民間交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這四個“致力於”,爲“金磚合作”的未來指明瞭航向。\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上合組織提出全球治理新主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上合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2018年上合青島峯會是擴員後的首次峯會,成員國領導人簽署、見證了23份合作文件,是成果最多的一次峯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合組織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精神,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上合主張”,同時提出了組織發展新規劃、安全合作新舉措、經濟合作新動力、人文合作新成果和對外交往新局面這五大方面的重大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來源:北京晚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孫海潮 前駐中非共和國大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流程編輯:王宏偉\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352290187351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