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21da4983d844df7bf91496cd2f9203e\"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87\" alt=\"艾瑞文娛追蹤:小衆音樂的迴歸,中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盛夏光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闖過低谷,在音樂產業商業化的浪潮中走向轉折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獨立音樂廠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過後的1950年代,而在中國的發展則起源於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那時搖滾樂纔剛剛開始在國內興起,在第一批知名的搖滾音樂人當中,例如崔健、黑豹樂隊等,他們有些並沒有像流行音樂人一樣加入大型唱片公司,而是選擇創辦起獨立的音樂工作室,這便是中國第一批音樂廠牌的前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0a9fe720c9046408f4e1c5500affce7\"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86\" alt=\"艾瑞文娛追蹤:小衆音樂的迴歸,中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盛夏光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總體來看,宏觀商業環境的發展令中國獨立音樂廠牌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0ba87bda8ef4da4a1d8eb0d7b1b7d8a\" img_width=\"900\" img_height=\"500\" alt=\"艾瑞文娛追蹤:小衆音樂的迴歸,中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盛夏光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獨立音樂丨綜藝報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文字數:3360字 精讀時間:9分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文章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獨立音樂廠牌(Indie Labels),是指不歸屬於環球、索尼、和華納等唱片業巨頭(Major Labels)的音樂唱片公司。在中國,獨立音樂廠牌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着小衆音樂的興起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地位。在遭遇了實體唱片業下滑的低谷和數字音樂時代的商業化復興之後,獨立音樂廠牌在中國的發展迎來了關鍵的轉折點,衆多機遇亟待挖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盛夏來襲,中國獨立音樂廠牌的二次綻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9年5月,籌備了近八個月的《樂隊的夏天》在愛奇藝平臺上線,這款由愛奇藝出品、米未傳媒聯合出品的原創音樂綜藝節目,將新金屬、朋克、爵士等這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相對陌生的音樂風格帶入了公衆的視野。《樂隊的夏天》節目所代表的不僅是小衆音樂的興起和普及,也是獨立音樂廠牌的一次聚集。在這些樂隊的背後,有許多像摩登天空、太合、街聲、草臺這樣閃亮的名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無獨有偶,2018年12月3日,太合音樂集團聯合衆多獨立音樂廠牌與獨立音樂人共同成立獨立音樂廠牌聯盟“獨立音樂聯合體(Indie Works)”。所謂獨立音樂廠牌(Indie Labels),是指不歸屬於環球、索尼、和華納等唱片業巨頭(Major Labels)的音樂唱片公司,它們更聚焦於某一特定的音樂類型或風格,在長尾和小衆的音樂市場具有更高的滲透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年,根據世界獨立音樂聯盟Worldwide Independent Network的報告,全球獨立音樂廠牌在2017年的收入規模爲69億美元,較去年的增長率爲11.3%。而在中國,這個數字達到了36%,代表中國獨立音樂廠牌市場收入規模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3倍之多。2019年,在全球獨立音樂廠牌的收入規模大步奔向百億市場之際,中國的獨立音樂廠牌,也迎來了遲到多年的夏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21da4983d844df7bf91496cd2f9203e\"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87\" alt=\"艾瑞文娛追蹤:小衆音樂的迴歸,中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盛夏光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闖過低谷,在音樂產業商業化的浪潮中走向轉折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獨立音樂廠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過後的1950年代,而在中國的發展則起源於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那時搖滾樂纔剛剛開始在國內興起,在第一批知名的搖滾音樂人當中,例如崔健、黑豹樂隊等,他們有些並沒有像流行音樂人一樣加入大型唱片公司,而是選擇創辦起獨立的音樂工作室,這便是中國第一批音樂廠牌的前身。但彼時仍多是音樂人的名氣要遠大於工作室的名氣。直到1997年,摩登天空的成立標誌着中國獨立音樂廠牌開始形成了規模化的商業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發展的初期,廠牌的收入模式主要是圍繞唱片售賣和線下演出兩個板塊。2000年伊始,隨着實體唱片行業的急劇下滑,規模較小的獨立廠牌成爲了行業內首批遭受衝擊的對象,在資金鍊斷裂和融資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優秀的廠牌不得不選擇退出了市場。而留下來的廠牌則依靠其小而忠實的粉絲羣體,通過更加頻繁的線下演出,繼續頑強生存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5年,隨着“劍網行動”對於網絡盜版音樂的嚴厲打擊和監控,中國音樂行業再度迎來商業化的復興。在整體音樂行業邁向數字化的進程中,獨立音樂廠牌的生存與發展正面臨着轉折點。如何在增強商業化變現能力的同時,保留其獨特的風格與特點,將是值得聚焦的關鍵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瑕不掩瑜,中國獨立音樂廠牌獨樹一幟的商業價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獨立音樂廠牌在市場中具有獨特的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其一是\u003Cstrong\u003E品牌營銷\u003C\u002Fstrong\u003E的優勢。由於獨立音樂廠牌的本身就代表了某種垂直領域的音樂類型,而從特定藝術風格的背後也能夠延伸出許多引發人們情感共鳴的精神與情懷,因此能夠形成較強的品牌效應。當有某個廠牌中出現有影響力的音樂作品或音樂人時,該廠牌以及旗下的其他音樂人也多能夠受到關注。例如通過《中國有嘻哈》成名的選手Gai和Bridge,也讓其背後的重慶獨立嘻哈音樂廠牌GOSH走進大衆的視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其二是\u003Cstrong\u003E用戶市場\u003C\u002Fstrong\u003E的優勢。獨立音樂廠牌音樂的聚焦市場方向具有兩個特點,分別屬於\u003Cstrong\u003E垂直領域\u003C\u002Fstrong\u003E和\u003Cstrong\u003E長尾市場\u003C\u002Fstrong\u003E。首先,垂直的音樂領域擁有小而精的用戶羣體。而細分領域的音樂,尤其是源自西方的音樂風格,其愛好者多數具有更高的付費意願和忠誠度。根據艾瑞近期的調研數據顯示,嘻哈、R&B、金屬三種音樂風格愛好者的音樂付費TGI指數均高達110以上(TGI指數= [目標羣體中具有某一特徵的羣體所佔比例\u002F總體中具有相同特徵的羣體所佔比例]*標準數100)。\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其次,由於中國的音樂版權市場集中度較低,用戶對於音樂有着更加多元化和分散的偏好。具體來看,目前中國有超過50%的音樂版權分散在三大唱片公司之外的獨立音樂人和音樂廠牌手中,主流音樂平臺播放的曲目中超過80%的音樂也來自於長尾市場。這表明,中國長尾音樂市場相較於國外具有更高的潛在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a87af2b53194fe2a94e9c1e0dec84d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91\" alt=\"艾瑞文娛追蹤:小衆音樂的迴歸,中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盛夏光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優勢之外,獨立音樂廠牌也依然面臨體量規模小這一短板帶來的困境。除少數的大廠牌之外,多數的獨立音樂廠牌目前還難以形成規模化發展,同時由於聚焦的是垂直領域,其受衆範圍也相對較窄,這意味着他們將更容易面臨資金短缺的壓力。但即使是難成規模化的小廠牌,其商業價值也依然不可小覷。尤其是在音樂數字化的進程中,獨立廠牌將能與其碰撞出別樣的火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順水行舟,互聯網發展趨勢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機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隨着數字音樂產業形成規模化的商業發展,以及社會版權意識的進一步提升,整體音樂產業都充滿了機遇和挑戰。在互聯網時代,唱片公司已不再是整個音樂產業鏈的中心,去中心化和平臺化成爲音樂產業的新趨勢。而獨立音樂廠牌的基本商業邏輯也符合這樣的特點,將相同風格的音樂人聚集在一起,以音樂人爲核心提供服務,賦予他們自由創作的空間和更優渥的收入分配, 更多扮演的是資源整合的角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c9cf1b82f0f4dc6a52d2a2c121ab14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81\" alt=\"艾瑞文娛追蹤:小衆音樂的迴歸,中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盛夏光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在另一方面,較小的規模和體量也使得獨立廠牌能夠更加靈活、自由地與下游的音樂分發方形成合作。首當其衝的合作方便是數字音樂平臺,目前各大數字音樂平臺已經開啓獨立音樂人計劃,並同時開放多種對獨立音樂利好的政策,例如網易雲音樂“石頭計劃”、騰訊音樂人計劃、蝦米音樂“尋光計劃”等等,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已於去年成立電子音樂廠牌Liquid State,從獨立音樂廠牌開始試水探索產業鏈上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除了與線上加深聯動之外,在獨立廠牌耕耘已久的線下音樂演出領域,也已經有開始回溫的徵兆。根據《2018年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的數據,2017年中國音樂類演出市場票房收入爲59.4億元,達到了近五年來的最高增長率23.5%。在人口紅利消退,用戶流量接近天花板的情況下,互聯網巨頭紛紛開啓線下場景的佈局,利用線上流量與內容資源,滿足用戶沉浸式體驗及現實社交需求。在娛樂場景升級和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的趨勢下,艾瑞預計2018年線下音樂演出市場將突破60億元規模,繼續維持穩定的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0a9fe720c9046408f4e1c5500affce7\"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86\" alt=\"艾瑞文娛追蹤:小衆音樂的迴歸,中國獨立音樂廠牌迎來盛夏光年\"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總體來看,宏觀商業環境的發展令中國獨立音樂廠牌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可深入與在線音樂平臺的聯動,藉助互聯網的傳播效率和自身品牌營銷的優勢實現低成本、高效果的宣傳推廣,具體策略可能包括:與數字音樂平臺垂直音樂風格電臺的合作、數字專輯的發佈、參與視頻平臺的音樂綜藝節目、以及與在線K歌平臺的深入聯動。另一方面,獨立音樂廠牌應持續耕耘線下音樂演出市場,着力發展優質的內容和音樂人。在積累足夠的優質內容和粉絲羣體之後,可嘗試進一步打造音樂IP,形成固定的音樂品牌,例如摩登天空的草莓音樂節等,甚至嘗試涉足影視綜藝領域,以求帶來更加可觀的商業化變現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241757217592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