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高玉琮先生在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兩本新書《相聲史話》《搭檔》。

在新書發佈之際,高老師做客百花文藝會客廳,和大家分享了他自幼與曲藝結緣的故事,講述了《相聲史話》背後的創作故事。

《相聲史話》

從事相聲創作及研究近40年的高玉琮先生憑藉深厚的積累,以“講說相聲歷史”的形式,用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串起中國相聲的百年曆史。在這些故事中,讀者可以看到“萬人迷”、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馬季等相聲名家的名字,瞭解他們那些鮮爲人知的經歷,更有相聲藝人之間的行話解讀,以及業務交流與競爭等內幕。

精 彩 書 摘

張壽臣被軟禁

事情發生在1944年,當時張壽臣已經開了書場,不再說相聲,改說評書《三國演義》。他父親就是說評書的,他自己的評書表演也非常出色。張壽臣之所以改說評書,是因爲他在臺上表演相聲時,使了許多譏諷甚至大罵日本侵略者的“現掛”,多次遭到憲兵隊的逮捕,於是就乾脆不說相聲,改說評書。戴少甫被袁文會打得很慘,不能再說相聲了,袁文會就派手下來找張壽臣頂戴少甫的空缺。張壽臣這下可爲了難,去還是不去?去?徒弟被袁文會的手下打了,當師父的去頂場,同行們知道了會怎麼看自己?不去?不用說飯碗肯定被砸,自己在天津還有一大家子人,他們怎麼活下去呀?爲了此事,張壽臣費盡了心思,左思右想,權衡利弊,難下決心。這時,雜耍行的許多藝人,包括京韻大鼓大家、“白派”京韻大鼓創始人白雲鵬等,都勸他不要招惹袁文會。今兒個徒弟又這樣說了,看來是能夠得到同行的理解的。在這種情況下,張壽臣只得去了慶雲雜耍館。

戴少甫是在燕樂挨的打,袁文會爲什麼讓張壽臣去慶雲雜耍館頂缺呢?原來,袁文會在燕樂打了戴少甫,是因爲他認爲自己捱了戴少甫的罵,栽了跟頭,就想自己辦個園子。其實,他要開園子也無可厚非,對藝人們來講又多了一個演出場所。可袁文會不是“開”園子,而是強行霸佔。一天,他找到慶雲雜耍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更名爲“共和戲院”)的老闆,說:“多好的園子啊!可是讓你幹,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呀!乾脆就把園子交給我三爺吧!哦,三爺我只是要個股份,沒別的意思。當然了,在這兒管事嘛,還是你。”老闆被說蒙了,怕得要死。也難怪,袁文會太厲害了,連天津衛的另一個混混兒頭子,在青幫裏還高他一個輩分的劉廣海都敗在他的手下,一個小園子的老闆怎敢和他較勁?一個好端端的園子就這樣落到了袁文會的手裏。

慶雲雜耍館的主人換了,就要重新開張。爲了開業慶祝和祈盼生意興隆,袁文會倚仗自己的勢力,請來的全是各曲種的大腕兒:有說評書《聊齋》無人可比的陳士和,“曲壇三絕”之一的時調藝人趙小福,京東大鼓“三杆大旗”之一的劉文斌,“金派”梅花大鼓創始人金萬昌,“榮派”單絃牌子曲創始人榮劍臣,太平歌詞名家吉坪三、吉文貞(藝名“荷花女”)父女,京韻大鼓請的是藝名“小彩舞”的駱玉笙。當時,小彩舞正在小梨園(天津著名雜耍園子之一)攢底(曲藝術語,即整場演出的最後一個節目),迫於袁文會的淫威,小梨園的經理馮紫屏不得不把小彩舞借給慶雲雜耍館兩個月。再有,他請來的相聲藝人是張壽臣和搭檔侯一塵,也是當時天津最優秀的一檔相聲。

重新開張的慶雲雜耍館生意十分火爆,成了袁文會的又一個“銀行”,他也時常到這個“銀行”來“取款”。他自己倒是掙得不少,但是一連兩個月沒給過藝人一個子兒。一次,單絃牌子曲藝人王劍雲壯着膽子問:“三爺,什麼時候關錢啊?家裏實在揭不開鍋了。”這一句話惹來了殺身之禍。當天晚上演出完,王劍雲一出園子,就遭到袁文會手下一幫小混混兒的毒打,結果連病帶氣,幾天後便含恨而死,年僅三十四歲,撇下了無依無靠的妻子和孩子。王劍雲去世後,藝人們伸出了援手。尤其是相聲藝人馬三立,他非常敬佩王劍雲,認爲他爲人正派,藝術水平也很高。王劍雲被打傷後,馬三立每天都去看望,送去飯菜。王劍雲去世了,馬三立又主動照顧王劍雲的妻子和孩子,這是馬三立的仗義。

袁文會對於一些藝人,如張壽臣、金慧君(藝名“小黑姑娘”,京韻大鼓藝人)、王殿玉(大雷拉戲創始人)等,所採取的辦法是不給一分錢,還不準回家。他在慶雲雜耍館附近找了一個集體居住的地方,每天藝人們上下園子都由他的手下親自“護送”,爲的是防止藝人外逃。一連幾個月過去了,張壽臣的妻子和孩子衣食無着,更擔憂他的安危。大概過去了半年,袁文會才把這十幾個藝人放了。此時張壽臣的家已經不像個樣子。幾個月來,因爲沒有了經濟來源,妻子只能靠典當養活孩子。就在張壽臣回家後不久,妻子王氏因爲長期擔驚受怕,再加上勞累,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早在十幾年前,張壽臣就被譽爲“笑話大王”“相聲大王”,一直奔波在各個舞臺之間,可是此時他連爲妻子辦喪事的微薄財力都沒有了。幸虧他的師弟常連安、徒弟常寶堃得知此事後迅速從北京趕來,出資料理了王氏的後事。

袁文會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1946年,袁文會以漢奸罪被國民黨政府逮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袁文會案”。在此期間,法院收到了無數封檢舉袁文會的信件。1950年12月11日,天津市人民法院以漢奸罪判處袁文會死刑。判決書下達後,時任天津市市長的黃敬做出批示:“處死刑(該犯黨羽衆多,應嚴密看守,免生意外)。”12月25日上午,法院門前的街道上擠滿了羣衆。上午十點鐘,在小劉莊刑場,隨着法警的三聲槍響,袁文會結束了他四十九歲的罪惡生命。

袁文會被槍斃後不久,獲得新生的藝人們排演了一出反串戲《槍斃袁文會》,由捧逗俱佳的趙佩如扮演袁文會。張壽臣看了後,對趙佩如說:“佩如,我可怕死你了!”趙佩如說:“叔,您是怕我啊,還是怕袁文會?”說罷,二人大笑起來。

——選自《相聲史話》,高玉琮、劉雷著,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相關閱讀:

我是怎樣愛上曲藝的——《相聲史話》作者高玉琮談與曲藝結緣

點擊

“閱讀原文”

訂購《相聲史話》 ↓↓↓

更多好書

歡迎關注

百花文藝

微信搜索:baihuawenyi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