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收購標的淨利虧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司公告稱,華西能源董事會於7月30日審議通過,公司與成都華西能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航基金”)達成一致意見,同意能航基金將其所持有的黔西華西醫療41%的股權(對應認繳出資8159萬元、實繳出資2438萬元)轉讓給華西能源,股權轉讓價格2438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業績不佳,公司併購大量併購的不及預期,更導致預收賬款、財務費用增加,截止2018年底,公司的應收賬款超50億元,而且多個訂單項目未啓動,爲了解決資金問題,公司一度變賣旗下盈利的資產,今年6月,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向光大環保能源(玉林)控股有限公司轉讓下屬子公司--玉林川能華西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簡稱“玉林川能華西”),此次轉讓金額1.35億元。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財聯社 (成都記者崔文官 實習生王文利 )訊,\u003C\u002Fstrong\u003E去年下半年起,華西能源(002630.SZ)就一直深陷困境。股價重挫、業績不佳的陰霾揮之不去,股價最大跌幅近70%,公司最近發佈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中報業績下滑近8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許爲了挽救公司業績,華西能源啓動了一宗收購,7月31日晚間,華西能源發佈公告稱,擬現金出資8159萬元收購黔西華西醫療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黔西華西醫療”)41%的股權。不過記者注意到黔西華西醫療,截止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0元,淨利潤爲虧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收購標的淨利虧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司公告稱,華西能源董事會於7月30日審議通過,公司與成都華西能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航基金”)達成一致意見,同意能航基金將其所持有的黔西華西醫療41%的股權(對應認繳出資8159萬元、實繳出資2438萬元)轉讓給華西能源,股權轉讓價格2438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黔西華西醫療成立於2018年6月,系華西能源與黔西縣城投公司、能航基金、四川星星建設集團合資設立的PPP項目公司,主要負責“黔西縣醫療衛生標準化建設PPP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的具體實施。該公司註冊資本1.99億元,其中華西能源出資1990萬元,持股比例爲10%;能航基金認繳出資1.57億元,持股比例爲7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股權轉讓分爲兩部分,能航基金將其持有的華西醫投28.75%的股權(對應認繳出資5721萬元、實繳出資0元)轉讓給華西能源,股權轉讓價格0元,華西能源需按章程約定出資到位。同時,能航基金將其持有的華西醫投12.25%的股權(對應認繳出資2438萬元、實繳出資2438元)轉讓給華西能源,股權轉讓價格爲2438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華西醫投51%股權,華西醫投將成爲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內的子公司。如項目順利建成和投運,將對公司收入、利潤等指標將產生一定積極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記者注意到PPP項目目前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情況,項目的運營週期長,回報並不立竿見影,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加大企業的風險。實際上公司收購標的業績狀況並不樂觀。記者注意到黔西華西醫療尚在建設中,截止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0元,淨利潤爲虧損50.51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深陷業績泥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這並非公司第一次在PPP項目上的投資,公司在2016年曾投資“自貢市東部新城生態示範區一期工程PPP項目”,該項目23.6億元,隨後在2017年,2018年都有在不同的項目投資,今年1月份,公司又簽下“利津縣中心醫院新院區PPP項目”,投資1.248億,佔股80%,成立項目公司--利津華西錦成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斷加碼PPP項目投資並未給公司業績帶來增長,2018年年報顯示其淨利潤爲-1.42億元,同比下降174%。這也是公司上市8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此後公司的業績下滑趨勢不改,今年一季度淨利更是同比下滑25%。公司在7月11日業績預告中稱,預計上半年淨利1800萬元–2500萬元,同比下降70.83%-7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業績持續下跌,公司稱“系本年度新簽訂單同比減少;已簽訂國外大額訂單未收到預付款,項目未啓動執行;融資難度加大,部分在手訂單項目未啓動、暫停、或執行進度緩慢,完工產品同比減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業績不佳,公司併購大量併購的不及預期,更導致預收賬款、財務費用增加,截止2018年底,公司的應收賬款超50億元,而且多個訂單項目未啓動,爲了解決資金問題,公司一度變賣旗下盈利的資產,今年6月,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向光大環保能源(玉林)控股有限公司轉讓下屬子公司--玉林川能華西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簡稱“玉林川能華西”),此次轉讓金額1.35億元。這家子公司在2018年還爲華西能源創造營業收入26.36 萬元,淨利潤3.11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此之外,公司此前包括自貢商業銀行在內的幾筆投資,佔用鉅額資金,雖然也爲公司的業績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公司股價也無法避免暴跌,從最高的15.12跌至2.74。對上述相關問題記者曾聯繫華西能源負責人,但電話始終忙線中。\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698806890501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