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當下實體經濟發展並不理想,經濟整體脫實現虛,金融發展如何更好地爲實體企業服務?這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排列組合的“玩法”——財富週期

產能過剩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當遍地企業的資產都淪爲一堆爛資產時,通過什麼方式將這些“廢物”重新利用,讓它們重新參與到經濟循環中來?

曾經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排列組合就是創新。”比如:金剛石和石墨,它們都是由碳組成的。但是卻一個非常堅硬,一個非常柔軟,其作用和價值完全不同。這就是碳元素經過不同排列組合的結果。同樣,當下實體經濟發展低迷,也是需要一種“碳元素”來重新爲它進行重新排列組合。這種“碳元素”就是:金融。

金融的核心思路是在流動中實現增值。我們知道過去幾年“互聯網+”徹底改變了整個經濟市場環境,可以說整個社會秩序已經被它打亂,社會秩序被打亂後應該在一個新元素的作用下完成重組,這種新元素就是金融。

傳統世界的任何一個行業,其產業鏈都是縱向延伸的,就像排成的一路縱隊,一環扣一環,信息是不對稱的,而且被層層隔離,我們只能接觸到自己的上下游環節,因此每一個環節都靠自己掌控的信息賺錢。但是“互聯網+”把這個縱隊打亂了,甚至把縱隊變成了橫隊,當一路縱隊變成了一路橫隊,無論是哪一個環節,信息都是公共的。

而金融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市場重新組合,建立起以金融服務爲基礎的實體企業,推動實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金融服務農業

運用金融工具,農村正在形成真正的市場,農業的投入再生產、經營權的流轉、農產品的收益率及長期被閒置的土地收益權,都將得到充分的流轉和應用;使原本只有2倍的農業投入週轉率得以大大的提高;農業經濟將釋放出強大的活力,成爲替代生產製造業的主要產業。

金融服務新零售

運用金融策略,消費者就可以入股,消費實現了渠道化、實體門店和現金流開始證券化,傳統零售連鎖裏的庫存就會被盤活,大家變成平行的系統,線上和線下補充,左靠大樹、右種小草,這就是消費金融,也是新零售。強勢品牌和產品能借此快速佈局。

未來是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對於企業來說,這是重組的大好機會。我們要讓品牌共營、渠道共享、流量互通,甚至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互動。企業結構也是如此:股東、員工、渠道、商品都在逐漸開放。

鄧小平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全盤皆活。

一切不以改變實體經濟爲目的的虛擬經濟都是耍流氓。通過有效的金融策略將一切有形的、無形的資產進行標準化,然後實現快速流通,從而集中閒散的資金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產業、最有效率的企業、最有效率的項目、最有效率的個人,實現社會運轉效率的最大化。同時,資源的優化和配置產生新的資本,並且不斷產生新的機會,如此一邊循環一邊膨脹。

未來的每一件物品,比如你的企業、產品、廠房、車子、股票、工資等等,都可以通過價值分割、提前發售、倒手與贖回等等方式實現增值,一定要讓自己的資產進入到併購、基金、投資、入股、買殼上市迅速滾起來,然後推高自己的高度,從而可以配置更多資源。

下一個十年,是金融的十年,更是實體經濟發展走上新高度的十年。關注市場變化,利用各種有效信息,運用各種金融策略做好家族資產配置,實現家族財富有效保值增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