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3D動漫,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我們的國漫,近幾年國產動漫動畫發展迅速,而國漫的主要市場是3D動漫,從2006年一部《秦時明月》開播火遍全國以來,無數的國產3D動漫彷彿百家齊放一般在中國動畫市場展現出勃勃生機,然而大家是否注意到一部在國外火遍臉書的3D動畫呢?動畫名《圓滾滾的動物世界》。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圓滾滾的動物世界》主要從我們小時候常常看的《動物世界》出發展並開聯想,相信許多小夥伴都在《動物世界》中看到過“角馬過河”,“獵豹捕羚羊”,“長頸鹿喝水”等經典場景,那麼當這些動物都得上了肥胖症會發生什麼呢?由此,《圓滾滾的動物世界》這部搞笑3D動畫短片誕生了。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圓滾滾的動物世界》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其實國外的3D動畫的市場並不太受歡迎,他們更傾向於半CG真人的電影電視劇,然而從中我們仍然有一個疑問,國外的3D動畫可以很輕鬆的在國內取得一定的知名度,而我們國內許多優秀作品卻很難在別的國家打開市場呢?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中國風帶來特色魅力的同時,造成了翻譯的困難

國產的3d動漫,其中幾部有名的諸如《秦時明月》、《天行九歌》、《地靈曲》、《武庚紀》包括最近非常火的《鬥破蒼穹》、《星辰變》等等,都帶有非常濃烈的中國風色彩,其中的人物形象,服裝特色,甚至是對話臺詞,在非亞洲地區看來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最簡單的,翻譯就是一大難題,不說別的,各位大神請問你們翻譯的來《秦時明月之諸子百家》麼?即使翻譯得來,能達到我們中國人所理解的那種韻味麼?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同樣,許多的人物服飾,體制包括派系都是很難理解的,像諸子百家的流派思想,盜墓的由來等等,如何能找到合適的翻譯呢?而反觀《圓滾滾的動物世界》,全劇沒有臺詞,這也使得這部動畫能夠適應任何國家地區,理解起來簡單易懂,反而容易推廣。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依託神話或者傳統故事框架,很難達到文化的認同

大多數比較成功的國產動漫,都是根據傳統故事和神話傳說等等改編的,要不就是像《地靈曲》一般適合國內的口味,像《武庚紀》講的是商紂時期的架空,而《秦時明月》講的則是秦漢時期的故事,如果不是很瞭解歷史,真的很讓歐美地區的動漫愛好者提起興趣,其實我們在製作動漫動畫的時候並不需要過多的強調文化。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就好像《尋夢環遊記》一般,靈感來自於墨西哥的亡靈節,但是真的做到了完全的架空,不僅做到了文化內涵的插入,同時也將受衆面大大增加。而我們的國產3D,真的太過於依賴文化了,其實讓人感覺太過於深邃的文化傳統反而顯得生澀難懂。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題材太過單一,好的IP並沒有得到注意

這一點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我們的動漫很多時候都是以玄幻,歷史,古裝題材爲主,很少看到現代的3D動漫,其實我們真的有很多題材可以選的,小很多小說也是很好的IP,這一點比較值得欣慰的是已經有人開始帶頭了,B站去年舉行的國創大會宣佈了許多的小說IP將要改編成動漫。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像《異常生物見聞錄》以及《百妖譜》,都是擁有非常龐大的粉絲市場,前幾年曾經有人在臉書上拋出100美金的價格求人翻譯幾章我喫西紅柿的《盤龍》,可見我們的市場還是能做到讓國外的羣體喜愛的,也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網遊、都市、靈異題材的動漫,而不是單單侷限於仙俠玄幻!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資金短缺,製作出來的動漫往往“短小無力”

這一點可能是最值得大家吐槽的了,一部國產的動畫,去掉片頭曲片尾曲,加上什麼前情回顧,要是在嚴重點的像《斗羅大陸》,中間還要插個綠茶的廣告,以及下來真的是很少很少了,而且更新非常慢,一個禮拜就這麼一集,最爲一名動漫愛好者,真的深受追更的折磨,究其原因,國漫真的很少有人投資的,一位動畫製作專業的人才畢業後往往選擇了遊戲或者公司的宣傳部門,這也造成了人才與投資的短缺,試問這樣帶廣告的短小國漫真的能得到認可?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綜上所述,無論是國產動漫還是動畫電影,我們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希望未來能聽到“做動漫啊,好專業啊”這樣的話,有更多的人能注意到好的IP來投資,而不是許多傻傻的劇情狗血的無厘頭動漫。

播了14年的秦時明月,奈何不了一個胖成球的動物世界?

《圓滾滾的動物世界》也是很短小的一隻但是沒什麼片頭曲片尾曲之類的,很搞笑,小夥伴們可以去看一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