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墜毀爲C919提供新機遇

北約舉行的2018“三叉戟”聯合軍演雖然醜聞不斷,但是在挪威的極端惡劣環境下,仍然有大量的新式武器經受住了惡劣環境的考驗,或者在惡劣地形上展現其獨特價值,這也爲許多國家的武器研製都提供了一定參考。這不,在近日舉行阿布扎比防務展上,就有這麼一款基於“三叉戟”軍演啓示的國產武器引起了小編的關注,雖然相較於遼寧艦、054A護衛艦,新款名爲“30米級雙體登陸艇”的軍艦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驚豔的地方,但僅僅是該艇雙體的設計思路,就值得大書特書。

衆所周知,目前中國海軍的搶灘主力主要由067型小型登陸艇和074A大型登陸艇組成,067型登陸艇數量巨大,但運載能力和航速並不突出,而074A型登陸艇雖然通過部分採用雙體設計換取了航速優勢,並憑藉着龐大的艇體擁有着強悍的運載能力,但由於喫水較深,近海作戰能力並不靈活,尤其是在海峽與複雜水域,800噸級的074A更像是一艘運輸艦,而不是搶灘登陸艇。

放眼國外,美國海軍很早就意識到氣墊登陸艇是比常規設計的登陸艇更爲優秀的選擇,並於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實現了LCAC氣墊登陸艇的全面列裝。英法俄意等國緊隨其後,或採購或自行發展,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型氣墊登陸艇或高速登陸艇,其中比較引人注意的還要當屬法國的LCAT雙體登陸艇。

不同於主流的氣墊設計,法國的LCAT雙體登陸艇選擇了雙體設計,該設計不僅大幅提升了登陸艇本身的移速,還極大的降低了喫水,使登陸艇在近海和灘頭更加靈活,並同時擁有更強的負荷能力。同等體積,同等輕載排水量下,雙體登陸艇可以比常規登陸艇多攜帶一輛主戰坦克或者50名左右的士兵,性能優勢顯而易見。

而我國根據西方經驗發展的30米級雙體登陸艇不僅借鑑了法國LCAT雙體登陸艇的雙體設計,還結合了中國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國情對細節進行了簡化,使其價格更低且易於生產。並且,防務展上的國產雙體登陸艇一如既往的繼承了中國登陸艇的強火力配置選擇,未來在兩側上層建築前沿加裝密集陣、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在登陸作戰也多多益善。

在可預見的未來,30米級雙體登陸艇國產版本很有可能會取代067型登陸艇,並與074A型登陸艇形成高低,遠近搭配,豐富並加強中國的奪島和近海投送能力。此外,071型船塢登陸艦與新型雙體登陸艇也能有很好的配合,該雙體登陸艇的30米級國產版本最終成爲我國搶灘力量的基本投送單位也並非不可能。(浩漢防務)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