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尝试带10岁的儿子看了一场严肃电影——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

之所以说是尝试,是因为之前我带儿子看电影,多数是去那些视觉效果燃爆了的漫威英雄片、科幻片之类的,像《绿皮书》这种完全剧情化的偏严肃题材电影,还从来没涉猎过。我有点信心不足,担心他会闷到睡着。

没想到儿子从始至终都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地哈哈大笑,把一部严肃题材电影生生看成了搞笑片,周围的大人们频频侧目(捂脸)。我跟他聊了聊到底觉得哪里好看,结果还颇有点小触动。

看完《绿皮书》,我的00后儿子反应超出预料

绿皮书“Green Book”是其实是一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美国国内黑人版LP(孤独星球)。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美国社会特别是南方州,种族歧视非常严重,于是一位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专门为黑人编写了一本旅行指南,标注了美国各大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等服务设施。Green即取自作者格林(Green)的名字,又暗喻绿色象征通畅的含义。电影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两位男主角一位是著名的黑人音乐家唐,一位是混迹夜总会的白人老炮儿托尼,被召来当唐的司机。两人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往美国各地进行巡演。因为肤色、阶层、文化修养上的反差,在一路开车南下的过程中,截然不同的两人矛盾不断,引发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行程临近结束,两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见,和对方和解,也和自己和解……故事背景的设定还让电影展现了很多社会层面的纠葛:种族歧视、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等……这也让电影主题有了更宏大深刻的内涵。

这部电影的确不错,把严肃而又宏大的主题,套进公路片的模子,用流畅轻松的方式完整呈现,演员的演技也在线。

儿子在整个观影过程中,笑个不停。我偶尔轻笑一声,完全没get到那么密集的笑点,问他哪些情节觉得好笑,他举了两个例子:

两位男主角吃炸鸡的片段

看完《绿皮书》,我的00后儿子反应超出预料

两位男主对炸鸡这种食物的喜恶泾渭分明,一个两眼放光,一个充满嫌弃,完全是各自阶层品味的体现。

看完《绿皮书》,我的00后儿子反应超出预料

但在托尼的坚持下,“放飞自我”的钢琴家还是勇敢地尝试,捏着炸鸡、翘着手指头,认真啃一块外酥里嫩的炸鸡,吃完后自暴自弃的把鸡骨头扔出了窗外。

看完《绿皮书》,我的00后儿子反应超出预料

我纳闷,这有什么好笑的?

原来,他联想到了自己的经历:他非常喜欢吃肯德基,我们家也经常对能不能在车上吃东西产生争论,特别是炸鸡上的外面那层脆皮会不会把车里弄脏,炸鸡健不健康,吃完的垃圾能不能扔到窗外……

片中两位主角争论的每个点,他和我们之间都争论过。所以当他看到一开始“端”着的黑人音乐家与粗放的蓝领白人司机争论能不能在车里吃炸鸡时,带入感就非常强。

后来,黑人音乐家因为被“引诱”,把之前对炸鸡的抵触心理抛到脑后,儿子感觉特别兴奋,仿佛是他在这场争议中战胜了我们一样。

看完《绿皮书》,我的00后儿子反应超出预料

不过,当我看到“炸鸡梗”都上了微博热搜了,想想可能这种梗就是属于年轻人的吧。

再一个情节就是换钢琴

看完《绿皮书》,我的00后儿子反应超出预料

当请黑人钢琴家去演奏的主办方,因为歧视黑人,没有给他按要求提供斯坦威钢琴演奏。

看完《绿皮书》,我的00后儿子反应超出预料

白人司机于是就用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胖揍那个出言不逊的设备提供者一拳,最后帮黑人钢琴家解决了问题。

这个情节属于推进故事的一个特别简单的矛盾冲突设计套路,但对学钢琴的我儿子来说,他特别能切身体会到黑人钢琴家对斯坦威的执念,对歧视者的愤恨也就特别感同身受,所以最后蓝领司机用拳头解决了矛盾时,这种张力的释放对他来说就更淋漓尽致。这时候他的笑是一种压力释放后的畅快。

他举完这两个例子,我忽然有些感悟:

首先,我们这些被套路惯了的成年人,已经很难感受到细腻情感的触动了。

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看到的恐怕就是一个公路片筐子,装入了反各种歧视(种族歧视、同性恋歧视)的政治正确的戏码,在这种理解下,片子更像一个披着温情面纱的“打怪”游戏——两个伙伴如何结伴,利用各自的优势克服沿路遇到的各种困难,最后达成目标,同时还互相理解交心完成了种族和解、阶层和解——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节奏感。

但对我儿子而言,这个套路中似乎有很多要素都是熟悉的,但故事的推进动力又是陌生的——像用暴力对抗欺侮很常见,可为什么总是看似高高在上的黑人面临歧视,明明社会地位低下的白人却拥有解决冲突的能力呢?——这种半熟悉半陌生的冲击让他既迷惑又兴奋,于是他就会去思考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孩子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感受到其中更多微妙的感染力。

另一个启发就是,该怎么和孩子来谈严肃的社会话题。坦白说,虽然互联网信息泛滥,但由于不再看报,不再看电视新闻,现在的孩子沉迷于短视频和电子游戏,对社会的关注是越来越少了。

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孩子来说,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都属于比较陌生的话题,其他歧视的体验也比较零散,讨论很不充足。这部影片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这部电影的高潮部分——一直都表现得彬彬有礼克制忍耐的黑人钢琴家在大雨中冲出车子,咆哮着自问:“我到底是谁?”所有的戏剧冲突、压力都爆发出来。

如果我上来就说教式地讨论歧视这么沉重的话题,告诉他不同族裔、不同性别取向,甚至还有更多人为制造的各种差异,往往会产生歧视和对抗,这种歧视、对抗甚至会导致悲剧,他可能根本就没兴趣听。

但《绿皮书》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把“歧视”话题带到我们面前,我就可以结合故事细节,和他一起讨论什么是歧视,什么是自我认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现在黑人的生活现状等。

虽然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对人性可能还似懂非懂,难以思考到更深层次,不过我觉得在单一的漫威英雄片题材外,能让孩子超越超级英雄面具化角色的设定,接触到更复杂的人性、更深层的社会矛盾,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这是看电影的一点随想,与大家分享。

大家可能好奇我一个搞金融理财的,怎么还会写这种文章。其实,我之前有写过教育迷思系列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来看看。本人不是教育专家,只是一些心得而已。欢迎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