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萊道君

來源丨萊道區塊鏈(laidaoblockchain)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比特幣頭部挖礦交易所FCoin,已經通過交易所分紅制,累計超過10.6萬個比特幣(數據時間,截止2019年6月11日),按照平臺參與者分紅的80%來計算,剩餘的20%歸平臺,已有約8.48萬個比特幣分給平臺用戶,以目前比特幣單價10000美元的價格計算,約10.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70億。此數字,不僅踐行了FCoin的初心,也承載了FCoin從誕生以來,其挖礦模式的崛起、幻滅和重生的回憶。

挖礦崛起

挖礦模式的崛起要追溯到2018年6月,FCoin空降,主打交易挖礦+分紅模式。此模式,使得FCoin交易量一度佔據全球現貨交易量首位,超過了排名第二到第七的總和,與此同時其平臺幣FT也獲得百倍漲幅,在熊市之下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此迎來了大量交易所紛紛效仿,傳統交易所也瞬時倒戈到挖礦隊伍!

FCoin自我強化過程

FCoin以交易挖礦的模式完成FT的發行,即通過交易用戶可以獲得相適配數量的FT,FCoin手續費在不低於其它傳統交易所,又釋放出有價格的FT,事實上是變相的採取了價格戰,降低了交易成本,這在熊市之下還是相當受歡迎的,FCoin也憑此完成了冷啓動。

緊接着再憑分紅策略,即交易所80%收入,分配給FT的持有者,給FT賦予價值。FT因其前期流通量極少,給持有FT用戶分紅很可觀,交易者嚐到了甜頭,爲獲取更多的分紅,便不斷嘗試增加FT的持倉量。

增加FT的持倉量有兩種方法。其一是成本和風險都相對低的方式:參與交易競賽,單個用戶交易量和總交易量佔比越多,獲得的FT就越多;另一種方式就是直接在二級市場購入FT。

競爭持續放大,量化機構湧入,讓FCoin交易量霸佔全球首位。與此同時,分紅的增多,讓用戶有動機在二級市場購入FT,所以我們看到了FT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上漲了百倍。

FCoin自我強化的交易挖礦模式,無論是從直觀的數據上,還是背後的理論基礎上,都讓友商驚歎,一夜之間挖礦交易所在近萬家交易所總量上佔據半壁江山,FCoin聲名鵲起。

挖礦幻滅

在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中,除了有自我強化過程,還有自我衰退過程,而FCoin由繁榮到衰退的反轉,則來自於其平臺幣FT釋放不合理,短時極度通脹,迅速增加了FT市場的流通量,無法支撐交易量的可持續性增長。那些效仿FCoin挖礦模式的交易所,也隨着FCoin的沉寂,陷入惡性循環,挖礦的交易所變革力量也隨之幻滅。

FCoin自我衰退過程

盛極而衰,FCoin交易量達到了整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天花板,這就意味着交易量的增長有限,即交易所收入受限,給到用戶的80%分紅總量遇到瓶頸。但是,其平臺幣FT繼續釋放,分紅的分母變大,分子不變,爲繁榮到衰退反轉埋下隱患。

與此同時,上漲近百倍的FT增加了用戶獲得分紅所耗費的成本(二級市場購入),再加上FT挖礦釋放量持續增長,二級市場購入FT的用戶承擔了其跌價的損失,當損失大於交易所分紅,二級市場購入FT意願不足,主流偏向轉變正式讓FT陷入下跌通道。

前面提到,參與交易競賽也可以獲取FT,這種方式成本和風險相對較低,充分競爭的前提下,留下了“專業”的量化團隊(羊毛黨),分紅的日益減少和FT價格的跌價,讓他們持幣分紅動機轉變,更有意願享受較穩定收益(挖礦即賣出),加劇了FT的跌幅。

自我衰退過程的出現,使FT價格從最高點跌了99%,真正的交易者在FT跌價上損失慘重,從而負痛離去,羊毛黨因爲也因FT價格超跌,收益不足導致出走。至此,FCoin交易量低迷,陷入沉寂,甚至可以說一片破敗,其後爲避免過度通脹採取銷燬未發行的部分佔總量的50%,FCoin於2018年9月被迫停止挖礦。

挖礦重生

我們從FCoin崛起與幻滅這個過程可以總結到:“交易所”這樣的定位限制了FCoin發展的上限,挖礦模式決定了FCoin繁榮到衰敗週期的長短。但值得肯定的是挖礦(附帶分紅)具有戰略意義,這點沒有爭議,關鍵是在此基礎上,如何去破局。

在FCoin創始人張健閉關三個月後,攜社區大刀闊斧的對FCoin全方位整改,首先在定位上已經不滿足於做交易所,而是做生態,這個生態叫FT公鏈生態,在FT公鏈上可以發行類似以太坊,比特幣這種原生資產,還可以映射現實世界的金融資產使其上鍊等等,解決發展上限,按照創始人張健的說法就是把餅做大。

但是,沒有挖礦就沒有FCoin,無論是顛覆傳統交易所還是打造生態的夢想則變得遙遙無期,前期的所有積累都會付之東流。挖礦停滯大約有半年時間之後,也就是今年的3月份,在社區呼聲下,FCoin決定重啓挖礦,推出可持續挖礦,FCoin直接過渡到2.0時代,可持續挖礦的FT,來自於預先發行的FCoin基金會部分。

如果說FCoin1.0“挖礦”的本質,是將平臺的所有權,逐步贈送給交易者的長期回饋行爲。那麼FCoin2.0“可持續挖礦”,就是將平臺已有的所有權,逐步移交到社區大衆手中。

可持續挖礦執行

定位上的問題得到解決,重啓挖礦之後,社區就要深入研究如何延長自我強化階段,如何避免陷入自我衰退的階段,即研究如何執行可持續性挖礦。

目前關於挖礦最成功案例就是比特幣,比特幣通過挖礦發行,這種模式已經穩定的運行了長達10年。然而,FCoin開始通過交易挖礦方式發行,借鑑的只是皮毛,並未深入。在比特幣的挖礦中,約每10分鐘出一個塊,爲維持10分鐘這個時間,每2016個塊調整難度,一段週期內每個塊的獎勵相同,每210000萬個塊獎勵減半(約4年)。可持續挖礦深度效仿比特幣挖礦過後生成的機制爲:持續時間長達57年,減半週期爲3個月,週期內每天釋放的FT相同。(嚴格按照比特幣類似的通脹水平進行穩定釋放)

生態上的定位,已經由不得FT釋放僅單維給交易貢獻者,而是要給只要對生態運作有貢獻的行爲都要給到適配的激勵。目前僅從交易所維度已經衍生出了10種挖礦:登錄挖礦、OTC挖礦、交易挖礦、掛單挖礦、排序挖礦、理財挖礦、推廣挖礦、鎖倉挖礦、槓桿挖礦。隨着生態的發展,可預見的是FCoin生態將持續開啓多層次更多維度的挖礦類型,爲FT不斷賦加價值,從時間和體量維度上打造新的自我強化階段。與此同時,FCoin基金會部分的分紅將全部用來回購二級市場上的FT並銷燬,隨着生態的擴展,FT將走上極度通縮之路,二級市場的購入情緒將改觀,深化自我強化階段。

當然,審視之前的交易挖礦弊端,社區爲限制純羊毛黨蔘與,可持續挖礦產出的FT鎖倉一年(羊毛黨追求的短頻快),避免FCoin陷入自我衰退階段。雖然目前可持續挖礦升級,但按週期線性解鎖,符合正常通脹。

在漸進的執行可持續挖礦之後,我們通過FCoin交易量(提升數倍)和FT價格(相比低點上漲近20倍),FCoin交易所已進入自我強化的階段,至於未來生態會不會進入自我強化階段,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