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1eDH3H4a7jP\" img_width=\"720\" img_height=\"495\" alt=\"壯麗70年武義新聞事業篇|與城市同行 與時代同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會不會想做一個新聞人,在武義這座江南小城的溫柔哺育下,用清脆的聲音記錄時代變遷,用泛黃的影像見證歷史瞬間?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1949年到2019年,武川河水奔流不息,南部羣山靜默聳立,在變與不變的歲月中,無數武義新聞媒體人執山作筆、點水爲墨,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平臺媒介,給出了他們堅定的回答。於是,大街小巷、鬧市閒庭、深山冷坳、山南地北……你聽,你看,武義的故事一直在低吟淺唱。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漫漫70載,從“報紙、廣播、電視”的“三足鼎立”,到如今融媒體中心聚合“傳統媒體平臺、新媒體平臺、APP發佈平臺”的“一統江山”,武義新聞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散到聚,如同一部壯麗史詩,隨着時代的步伐而不斷更新演變,書寫了70年間的風雨與高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01\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聲傳民意,紙染民情,畫入民心,新聞事業“三足鼎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武義縣融媒體中心成立以前,傳統意義上的武義新聞事業可以說是“三足鼎立”。從武義北邊的螢石礦脈,一路聲傳到最南的牛頭山巔,廣播是武義新聞宣傳的老大哥,起源最早,聲音也最嘹亮;壺山作筆書壯志,熟水爲墨寫春秋,而一張《武義報》,不論山高水深,總能將家鄉武義的歷史現今凝固,截留那一瞬間的風華,凝聚起武義人的精神所寄;融煙雨江南於一畫,取民心所願爲一景,作爲最晚出現、技術含量最高的電視,則將武義父老鄉親那一份份心願傳達,將武義青山秀水那一幅幅美景共享,取得了最生動形象、最深入人心的宣傳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1eDWECIH1PR\" img_width=\"720\" img_height=\"513\" alt=\"壯麗70年武義新聞事業篇|與城市同行 與時代同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記者採訪歸來聽錄音素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播、報紙、電視,作爲傳統媒體“三大平臺”,素來是武義故事最傳統也是最好的講述者。1956年1月,武義辦起了縣委縣政府自己的宣傳喉舌——武義縣農村有線廣播站;1956年4月,中共武義縣委機關報《武義報》試刊,同年9月,《宣平報》試刊;1984年6月,武義電視臺正式成立。自此,儘管歷經風雨波折,在廣播中、在報紙上、在電視裏,時政新聞、天下大事、先進事蹟等各種信息逐漸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讓武義的新聞事業開始了嶄新的里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聲傳此刻響徹四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惠香:“嗨,勤儉嫂,不知怎的,我女兒讀初中後,變得不太聽爹孃的話。爹孃每次講她,她總要反駁。勤儉嫂,你講喏,爹孃該怎麼教育她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勤儉嫂:“哎,惠香。我和你講,不光是你的女兒,所有的子女到一定的年齡都會發生一些變化。聽專家講,孩子進入中學以後,生理上、心理上都會迅速發生變化。你天天在女兒身邊,都會覺得子女不知什麼時候就長了一段,懂的事理也越來越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惠香:“是的,勤儉嫂,女兒真是日長夜大,講出來的話也一日和一日不一樣,道理特別多,大人都講不過她咯。”\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起勤儉嫂這個角色,武義的父老鄉親一定不陌生。“勤儉嫂拉家常”這檔節目,是1979年4月12日開始播出的,節目以農村大嫂拉家常的形式,設計了勤儉嫂和惠香兩個人物,一問一答,一說一和,用武義的方言土話講述老百姓身邊的事,鮮活的事,內容豐富,語言樸實,通俗易懂,富有特色,給聽衆和藹可親的感受。開辦之初,這檔節目主要針對農民,但如今,無論哪個武義人,沒有一個不知道“勤儉嫂”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以播報政治新聞爲主,到改革開放以來“勤儉嫂”等大家喜聞樂見欄目的深入人心,武義廣播事業在時代變遷中實現了巨大轉變。1956年2月至1984年6月23日之前,爲武義縣廣播宣傳時期。“以前大家獲取外面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靠廣播。最早的時候廣播每天只播兩小時,主要內容就是新聞。大概是上世紀70年代以後,廣播播音時間增加到了8個小時。”何淑芝是“勤儉嫂拉家常”欄目創辦後的第一任“勤儉嫂”。據她回憶,從政治思想宣傳到經濟民生宣傳,1979年武義廣播臺爲適應並服務於全國工作重點向“以經濟建設爲中心”這一戰略性的轉移,當年的新聞報道中,經濟報道佔70%,並且從有線廣播的形式、文風、時間安排等方面作了大幅度調整,增辦了《新長征路上》、《勤儉嫂拉家常》等15個文字節目和《婺劇》等幾個文藝節目。\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1eDkCQ1Y6Pm\" img_width=\"720\" img_height=\"432\" alt=\"壯麗70年武義新聞事業篇|與城市同行 與時代同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廣播線務人員在巡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入新世紀,武義廣播電臺進行了全新改版,徵集金點子。”何淑芝介紹說,不僅保留了《勤儉嫂拉家常》、《農家話》、《武義大地》等深受聽衆喜愛的傳統節目,還形成了一批如《快樂成長》、《流行節拍》、《經典回放》等主持人節目。並將延續幾十年的一天3次播音制,改爲全天一次播音制,播出時間從原先每天8小時增加到15小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聲畫反映百姓生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三大媒體中,最晚進入武義百姓家的就屬電視了。“以前電視可是個稀罕的物件。村裏有個電視,大家都會圍過來看。儘管當時的電視信號不是很好,畫面還時不時地出現‘雪花’,甚至有的時候爲了確保電視畫面的穩定,總是要有人對電視的天線擺弄一番。”如今的中老一輩回憶起家裏的第一臺電視,總是感觸頗深。“那時候,最喜歡爬到壺山頂上,去看那個高高聳立的電視信號發射器。那是個很大的‘鍋’,就算在老遠都能看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多武義人的曾經記憶,其實是武義電視事業發展的最好見證。武義自己的電視事業,是從1978年下半年建設位於縣城邊西北部壺山頂的壺山電視差轉檯開始起步的。1979年元旦,壺山電視差轉檯建成投入使用,之後,又在原宣武鄉李山頭建立大萊電視差轉檯,用二次差轉的辦法,增加縣城及近郊農村電視節目套數。1983年,縣廣播事業局制訂全縣米波段差轉檯點佈設規劃,規劃全縣設1—3瓦的電視差轉檯43個。到1993年初,全縣先後建立過廠礦企事業電視差轉檯4座,區、鄉鎮級電視差轉檯12座,村級農村電視差轉檯25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1eDz5F9wmkK\" img_width=\"720\" img_height=\"523\" alt=\"壯麗70年武義新聞事業篇|與城市同行 與時代同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壺山衛星地面站建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武義電視臺是金華地區第一家縣級電視臺,這也是很多武義廣電人的驕傲。後來到了1987年,武義電視臺在壺山頂上建成全縣第一個衛星電視地面收轉站,1988年11月又在柳城建成並開通武義第二座衛星電視地面收轉站,到2003年止,全縣共建起過衛星電視地面收轉站46座,個人衛星電視收轉點45個。”而在接下來的發展歷程中,隨着信息全球化、網絡數字化高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武義電視臺還與華數公司一道,探索發展數字電視各項設備、技術的快速轉變應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開始只能看時政類新聞,後來有了專題性新聞和專題欄目等。記憶比較深刻的有下山脫貧、兩會報道、效益農業、重點工程之類的報道。”家住王宅鎮仁村的村民劉舍良如今仍是武義電視臺的忠實觀衆。他對武義電視臺電視節目的變化深有體會。“最開始每週只有一檔節目,到後來漸漸增加到了二檔、三檔、五檔節目。後來,大概是1996年左右,就有了《瑩鄉廣角》。”進入新世紀以來,武義電視臺每年對整套節目進行改版,推出了《七彩生活》、《武義黨建》、《紅盾連線》、《法庭內外》等欄目,還實行電視製片人制度,使欄目、節目質量不斷提高。而現在,武義電視臺已有《武義新聞》、《武話八門》、《稻花鄉里》、《武義黨建》、《瑩鄉廣角》、《開心對對碰》、《方言情景劇》等諸多欄目,實時爲武義的父老鄉親提供各式各樣的精品節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紙墨輕書美好時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拋開武義報紙事業50年代‘遠古時期’不談,武義最早的報紙是從《武義農科報》開始的。這是一份由縣科委、縣農業局聯合創辦面向全縣農村發行的報紙。”武義融媒體中心報紙編輯部主任張瑩介紹道,“1986年的時候,我父親張忠在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開始主持創辦《武義農科報》,着重報道經濟、科技信息和政策資訊,推廣新品種、傳授新技術、介紹新產品和鄉鎮工業發腰等內容,以地方色彩濃厚、文章知小精悍、語言通俗易懂、版面設計新穎、通訊發行便捷爲特徵。那時候只有包括我父親在內的農業系統幹部5名,主要消息稿件靠各鄉鎮的農技員報送。後來,《武義農科報》改名爲《武義科技報》,很多農民朋友,喜歡把這份報紙一張張珍藏起來,來年照着日頭翻往年的農技信息,當做一份珍貴的農業資料來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着武義工業經濟發展,單純的農業技術類報紙已經無法滿足日益龐大的受衆需求,武義迫需一份涉及全縣工作的縣報。”張瑩介紹說,1992年4月,武義縣委成立《武義報》籌備領導小組。同年7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武義科技報》更名爲《武義報》。“那時候的社址已經從縣府大院移到了縣城壞城南路縣供銷社招待所。我記得最開始的《武義報》是週二刊,每個星期一、四出版,4開4版。後來到了1994年8月,報社租用了武義當時的經濟開發區星光北嶺大廈3樓辦公。1997年1月,報紙改爲週三刊,每星期一、三、五出版。”\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1eECCRdOLjh\" img_width=\"720\" img_height=\"537\" alt=\"壯麗70年武義新聞事業篇|與城市同行 與時代同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6月,建築面積1329.2平方米的報社綜合樓建成並投入使用。那時候報社還添置了新華社電訊稿接收設備、新聞採訪車等,各類硬件設施也日趨定善。那是報紙事業發展的一個小巔峯,大約是98年9月的時候,經過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武義報》更名爲《武義日報》。到了2003年,經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批准,又從原先的週五刊改爲週六刊。但好景不長,後來到了2004年,根據中央治理整頓報刊的精神,《武義日報》於2004年元旦停刊,武義日報社同時撤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個時候許多記者也有過迷茫,不過我們還是先後通過開辦《新武義》、《武義傳媒》等方式繼續履行正常的宣傳報道職責。”2004年4月15日,縣委決定建立武義縣新聞傳媒中心,出版縣委、縣政府工作簡報《今日武義》,4月19日創刊,四開四版、週三刊,後改爲四開八版、週五刊,主要刊登縣委、縣政府工作信息、政策資訊和社會信息,自此,《今日武義》模式一直延續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1日,在各方的努力下,闊別20年的《武義報》浴火重生,邁出了新的征程之路。而不論是《今日武義》,還是《武義報》,它們始終高舉黨的旗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報道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及縣內發生的重要新聞,堅持作好武義城市改革發展的記錄者、見證者和推動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02\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時效爲王,移動優先,用戶至上,融媒平臺“整裝待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早下鄉採訪的時候,不像現在能坐單位的採訪車,我們都是騎着自行車下鄉的,先把自行車掛在客車後面,到地方了再拿下來騎車繼續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照相機也是稀罕物,最早用的是海鷗相機,洗一張照片都特別麻煩。不像現在,數碼相機成爲常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開始報紙排版的時候,我們還是用活字鉛印的,每個字句都要經過道道審覈,失之毫釐,差之千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快速發展的社會,十年宛若隔世。而新聞的變化總離不開社會的變化,新聞的進步也必然影響社會的進步。從歷史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總體關係審視,新聞事業無疑屬於社會肌體的“齒輪和螺絲釘”。新中國成立70年來,社會愈發進步、文明、開放,與此同時,新聞也愈發發達、成熟。在這一“交相輝映”的進程中,媒體融合,成爲了一種必然的趨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播和電視,在技術屬性和傳輸模式上有相通的地方,也是最先開始“做加法”的媒體平臺。上世紀80年代,電視作爲一種新興事物,正如朝陽般冉冉升起。而作爲曾經受衆最廣的廣播,仍有強大的影響力。廣播與電視的融合,可以看做是一種“強強聯合”。1984年3月,縣廣播事業局改爲廣播電視局,行使政府對全縣廣播、電視事業的管理。1994年、1995年,武義先後建立了“武義有線廣播電視臺(籌)”和武義人民廣播電臺,出現了“三臺並列”的局面。爲統一管理,1998年1月將“武義人民廣播電臺”、“武義電視臺”、“武義有線廣播電視臺(籌)”合併,建立武義縣廣播電視臺(通稱“三臺合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廣播與電視走在了一起,而報紙由於在信息資源方面的獨特優勢,它與信息網站聯合在了一起。2004年初,縣新聞傳媒中心爲順應時代發展,擴大宣傳領域,積極主動與浙江在線聯繫,並自籌資金,創辦武義新聞網。武義新聞網於2004年6月始建,同年9月28日正式開通,是縣域唯一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批准的新網站,也是武義縣對外宣傳的重要陣地和平臺。該網由武義縣委宣傳部主件,縣新聞傳媒中心主辦,浙江在線提供技術支持。開通之初,月點擊量300次左右,國際聯剛排名爲45萬名。一年之後,點擊呈升至30萬次以上,國際互聯網排名升至6000多名。武義新聞網的成功,極大激發了新聞傳媒中心向傳媒新領域進軍的熱情。隨後,《手機報》、數字報、掌上武義、e武義等數字媒體相繼出現,成爲武義老百姓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來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1eaoCHgBv96\" img_width=\"720\" img_height=\"480\" alt=\"壯麗70年武義新聞事業篇|與城市同行 與時代同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武義縣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層建設從“平行線”走向“相交線”,而基層早已夯實了融合的根基。廣播電視與報紙等媒體平臺,從原先的平行線到漸漸交互,起源於基層新聞記者的頻繁交互。“最開始我們報社記者和廣電的記者交流,主要是一起乘車採訪、稿件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後來記者間交流就很熟絡了。”張瑩介紹說,“那時候我報紙寫好了稿件,也會往廣播臺送一份,往往都能發表。”新聞資源的共享、交通資源的共享……傳統媒體實現了“相加”的優勢效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媒體的興起,傳統媒體因時而變順勢而爲,紛紛建立各自的網絡平臺,並將其作爲內容二次傳播的窗口。應對形式變化,武義的傳統媒體也紛紛通過微信公衆號推出自己傳統媒體內容產品或者推送獨家採寫的原創作品。自此,“武義發佈”、“武義e報”、“壺山頂”等微信公衆號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緊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步伐,武義的媒體融合也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隊伍建設、傳播渠道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3月12日,正值植樹節之際,武義縣融媒體中心正式揭牌,標誌着武義媒體融合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武義新聞宣傳事業種下了一顆未來具有蒼天大樹潛質的“希望之種”。未來如何,還看今朝。\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919414069171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