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9fc69d1d87e49cfb5ef32cd24aa133c\"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632\" alt=\"「咨询摘录」少年辍学家中游戏度日,父母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摘要:儿子上初一了,现在不去上学了,有2个多星期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劝他,开导他,老师也来家里和他沟通过,但是没有任何效果,他说上学感觉不到任何快乐,现在就在家玩游戏,平时性格比较内向,我们会经常找他聊天和沟通,但是他基本就是听,怎么问他都不说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是在老家奶奶带的,很宠,可以说是宠的无法无天,上幼儿园来父母身边一起居住,但是奶奶也一直陪伴的,他性格从小比较内向,不太会表达自己,这是我们的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据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的说法:我家儿子性格不怎么内向的,挺开朗的,还有点幽默.平时在家的话就不怎么主动找我们说话聊天的,基本就是问他一下就回答一下,而且不会超过3个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小学的时候3年级之前的成绩一般,考的不好我们也不会去骂他只会鼓励他,到了4年级开始成绩上去了,老师也很看重他,让他担任班级的纪律委员,孩子受“重用”还挺开心,他做的也很好,老师说他管的比老师自己都要好,同学们都很听他的话。\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2e08319ed60489bba4bf9a0316a2a47\"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9\" alt=\"「咨询摘录」少年辍学家中游戏度日,父母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现在上初中之后成绩只有在中等,每天都会说累,平时周一到周四是不玩手机的,周五晚上开始到周日就不停的玩游戏,作业有时候要到周日晚上才开始做,现在不去上学了,就在家玩游戏,怎么说都没有用,就是不去,说多了,就把自己关房间里,而且有时候会玩到凌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觉得就是性格有点内向脾气有点倔,上初中开始他的脾气好像有点暴躁,情绪波动很大,最近我给他报了一个亲子的活动,想让他参加,他就是不去,昨晚他爸爸和他说了很久,还是不行,最后玩手机到2点多,我感觉有点报复的感觉,我们现在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好好和他说,说不通.不知道该怎么办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说上学感觉不到任何的快乐,现在在家玩游戏很快乐。这段时间我们一直都是态度很好的对他,甚至于比以前会更关心他,只要不提上学或者敏感的话题,他的情况还好的,昨晚和他说了参加活动的事情,他就情绪不对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d50b132d63c4af1900bac109b47d65a\"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900\" alt=\"「咨询摘录」少年辍学家中游戏度日,父母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咨询小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案例,来访者是一位母亲,由于儿子不肯上学只愿意在家玩电脑游戏而来寻求帮助。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工作者,我们一直会向来访者强调的是心理咨询只能帮助来访者解决其自身的心理问题,而无法直接影响和改变不在场的第三者的认知与行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第三者不存在求助动机,也没有求助意愿,而求助动机是进行心理咨询的基础,毕竟心理咨询最终需要来访者在提升自我心理水平后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这个第三者如果是未成年的儿童,则情况又有些不同。因为整个家庭是一个系统,儿童的性格形成,防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主要抚养人)的教养方式,自身人格特征,亲子关系所塑造的。因而,在孩子身上表现出的问题与症状是整个家庭问题(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与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通过心理咨询,如果自身的认知与行为有所改变,则教养方式就会改变,亲子互动模式也会改变,在整个家庭这个动力系统下,最终孩子也会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孩子问题的改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是父母将自身为完成的心愿施加于孩子身上,对于孩子的学习过度关注,而孩子在潜意识层面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将学习成绩和父母评价与自身的价值感等同起来\u003C\u002Fstrong\u003E。当父母无法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时候,孩子会认为只有我成绩好,父母才会喜爱我,接受我,我才是有价值的,是好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u003Cstrong\u003E当小升初后学业压力陡然变大,孩子学业成绩与小学时相比有巨大落差,\u003C\u002Fstrong\u003E孩子经过几番努力而没有改善,这时孩子的\u003Cstrong\u003E内心是无助的,体会到了完全的无价值感\u003C\u002Fstrong\u003E,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选择了一个他认为最合理的方式,也就是\u003Cstrong\u003E完全的逃避,逃避学校,逃避学习,逃避这个给他带来挫败感和无价值感的情境,同时也通过反向认同的方式向父母表达了愤怒与攻击。\u003C\u002Fstrong\u003E而玩游戏却可以给到孩子所缺失的这种掌控感和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当孩子面临巨大压力和挫折时,恰恰是最需要父母与家人理解与支持的时候,父母的抱持与接纳会给到孩子渡过难关的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c97ac579e734d4ba751080c381517f1\"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673\" alt=\"「咨询摘录」少年辍学家中游戏度日,父母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二是孩子虽然已经十几岁了,但是从来没有和父母建立起信任,依赖的链接和亲子关系。孩子从小就是奶奶抚养,上幼儿园后虽然与父母同住,但奶奶仍是主要的养育者和照料者,\u003Cstrong\u003E直到四年级才主要由妈妈来照顾,孩子在心理发育的很多重要阶段父母都是缺失的,\u003C\u002Fstrong\u003E对于父母,孩子的心中既有亲密的渴望,又有被抛弃的愤怒,这种矛盾-反抗性的依恋关系使孩子内心对于父母的情感非常复杂,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在学业成绩大幅下滑的压力下,这种情绪便迅猛的爆发出来,表现的方式就是违抗,冷漠,拒绝沟通,去做父母不喜欢的事,以发泄对父母多年没有高质量陪伴的不满和愤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孩子的内心对于父母仍然是非常在意的,他希望父母可以接纳他的一切,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他希望父母可以在他遇到挫折时和他在一起支持他鼓励他;他希望父母可以给他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对于这个案例,关键在于父母改变自己自己的教养方式,重新建立与孩子的亲密,信赖的亲子关系,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在孩子早期时候如果你是把孩子全全外包出去的,那么等你重新接管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孩子,此时,您需要倾注的精力与爱是呈次方上升,而且效果往往不如期待那般明显,但是,只要你愿意坚持,并且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愿意与孩子共同成长,并且勇敢地走在孩子的前面,做孩子强而有力的引导者,惊喜会在远处与你们相遇。过程切勿操之过急。恢复上学,健康快乐是终极目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里还是想和家长们叮咛一句:养育孩子父母责无旁贷,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优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父母帮助构建一套有力的内在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来源:儿童心理成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本家庭教育案例辅导师Eric,服务咨询预约【微信号:lhyxinli】\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979115662382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