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昨日,在唱工委主任委員宋柯、評委會主席徐毅、“101”評審團、174家會員單位代表及各大媒體、專業樂評人的共同見證下,第三屆唱工委音樂獎(下稱CMA2019)頒獎典禮於北京舉行,36個獎項逐一揭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371818b4ffd4bcfb739457e55ea0244\"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第三屆唱工委音樂獎昨日落幕,新聲與獎格並行堅守音樂標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em\u003E圖說:唱工委音樂獎(下稱CMA2019)頒獎典禮昨天舉行 官方圖\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三年“新生” 堅持公信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經歷了兩屆的打磨與成長,今年CMA報送作品總數已達1535部之多,報送系統也全面升級,會員單位從第一屆的33家增至如今的174家,其中既有全球三大國際唱片公司,也有各地區華語音樂市場上的主流、獨立廠牌以及個人會員。而在獎項的分類上,第三屆較以往劃分得更爲細緻,例如電子類獎項分成電子專輯及電子錶演兩大類,鼓勵不同風格和類型的音樂人在各自的軌道上深耕。尤其在組委會的大力推動下,古典音樂、電子遊戲配樂、影視配樂等“冷門獎項”作品的報送數量也有小幅躍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是“新生”獎項,但“專業”纔是CMA的追求,早在創立之初,“樂壇沒必要再多一個分豬肉的獎項。”這句話,就在行業內外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如今走到第三年,CMA依舊秉持着最初的方向,樹獎格對這個獎項來說,似乎纔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正如宋柯在採訪中說,“前期,對於CMA最重要的還是腳踏實地,把獎格立穩,CMA不會爲了流量這些去改變自己的初衷,比如設立一個最受歡迎獎或是媒體流量獎這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2ef09f977234895819d93036561a056\"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第三屆唱工委音樂獎昨日落幕,新聲與獎格並行堅守音樂標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em\u003E圖說:唱工委音樂獎(下稱CMA2019)頒獎典禮昨天舉行 官方圖\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新賞”樂壇 凸顯新標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今年CMA的舞臺表演依舊是一大亮點,不論是開場就點燃氣氛的九連真人,還是壓軸再獻經典演繹的張薔與馬賽克樂隊,都讓每一位觀衆爲之吶喊。剛從《樂隊的夏天》節目走出的人氣王,刺蝟樂隊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更是引發全場尖叫。縱觀表演陣容的最大特色即是“新聲”,契合本屆“新賞“主題,成當晚最佳看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次CMA頒獎典禮中,樂隊新聲的勢力不僅體現在舞臺表演上,在主流獎項上最初的入圍便有新人強勢“突圍”,與蔡依林、林憶蓮、李宗盛等樂壇常青樹共逐獎項。新人黑馬的湧現,也面向全行業表達了CMA“推新”的決心與行動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論述標準 推動國際接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CMA獨有的“工會獎+學院獎”評獎模式,對音樂來說是一次創新,更是一次變革。而今年在的評獎流程在以往的基礎上又有革新。本屆CMA的101位業界人士在評獎之外,還要完成由評委會首席顧問李宗盛持續推動的行業標準論述的工作。這也是CMA首次嘗試從藝術與技術的角度出發,爲全行業探索共建更爲清晰而準確的行業標準。徐毅表示:“未來,CMA將對於每一個獎項公示合規標準及評獎標準,給出論和述。由此,讓每一家報各參評的會員,真正瞭解這些獎項的評審要點,從而在精準投票的基礎上,爲CMA的最終評審提供更具行業自身導向的提名名單。”評審團代表金培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需要一個獎來賦予行業的意義,面對越來越多樣性的產業,還是需要打穩根基,堅持建立標準,音樂人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提升,才能做的更好”,賈敏恕也發聲稱,“CMA,就像每年一次的行業內探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9f9d7ad93fa4e7cbec6a8189a5feff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第三屆唱工委音樂獎昨日落幕,新聲與獎格並行堅守音樂標準\"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em\u003E圖說:唱工委音樂獎(下稱CMA2019)頒獎典禮昨天舉行 官方圖\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昨晚還有一大看點就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TME)獲得了本屆主席特別獎。在數字音樂及付費模式日漸成熟的當下,華語音樂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不斷加快,TME平臺的數字專輯發行模式愈發受到市場的關注與認可。在過去一年中,TME不斷拓展技術能量,調動更多科技元素,讓“數字專輯”擁有更多可能——從鹿晗、張藝興的動態專輯封面,到被視作“國禮”的中國首張民族音樂數字專輯黑膠版《尋韻·山水澗》,都代表着全新的探索與開拓。去年年底TME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完成敲鐘上市,成爲“中國音樂第一股”,也是屬於中國音樂產業的一個高光時刻。對此,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也在領獎時表示:“如果沒有中國音樂行業的每一位同仁、朋友們的努力,沒有政府政策給與的大力支持,積極推動正版化和健康的行業環境,我們也沒有辦法走到今天。所以我覺得拿到這個獎,不僅僅是騰訊音樂自己一點點的成就,更多是屬於大家的。”據悉,今年TME與CMA也達成合作“強強聯手”,專業的音樂平臺與專業的評審平臺將實現全行業、全領域、全渠道的雙向共贏,相信將爲行業來帶來更多可能。(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834248180864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