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久了方欣觉得马驰的父母的行为有些过火,但想到和马驰结婚后两个人搬到了新家,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善。让马驰和父母换位思考,方欣的父母与方欣有这样的“亲密”举动,他们会怎么想。

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有着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父母从小看着孩子长大,牙牙学语到成家立业,无论孩子成长到什么程度,在父母的眼里他或她永远都是孩子,那个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但是一些父女母子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与道德有一定的冲突,冲突的原因便是“太爱孩子”。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人们相处时所需要给对方带来的安全感和空间感。父母和孩子之间需不需要保持距离?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在有了玩伴的时候就已经需要自己的空间,进入青春期后希望自己的空间中没有父母,而大多数的父母却“胡搅蛮缠”地强行进入到孩子的私密空间中,美其名曰“孩子小,怕吃亏”。这样的父母在中国,不是少数。

还记得小图子去亲戚家串门的时候,大过年的其乐融融。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姑姑在手机上刷到了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母亲与父亲亲嘴,父亲给母亲100元钱,孩子与父亲母亲亲嘴,父母分别给孩子100块钱。姑姑的儿子已经22岁了,这个游戏做起来很尴尬,于是姑姑的儿子便找借口回房间,姑姑非常生气,便到房间与儿子争吵,最后姑姑落泪,嘴上还说着儿子嫌弃她老等难听的话。这就是现在许多父母的思维观念,可谓是“可怕”。

可能有的人觉得这样很正常,毕竟都是亲生的,亲下嘴怎么了,甚至还有人觉得思想龌龊的人才会觉得有问题。在国外,这样的做法会被任何人制止,邻居,亲戚甚至警察,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这样“强迫”的行为已经涉及到法律了。

马驰和方欣是从校服到婚纱的一对夫妻,可是因为观念的事情,两个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马驰是来自西北小县城的男孩,父母从小看到大,把他当作掌上明珠。就连几个小时动车路程的大学也要亲自送来学校,包办好一切的生活用品才离开。每逢两个人有空便会坐车来到儿子学校,给儿子带点母亲做的特产。

马驰和方欣度过了3年的大学生活,在这期间马驰的父母也对方欣嘘寒问暖,也对方欣很满意。两家人决定在毕业后就举办婚礼,步入婚姻的殿堂。时间久了方欣觉得马驰的父母的行为有些过火,但想到和马驰结婚后两个人搬到了新家,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没想到婚后的生活让方欣十分后悔这么早就结婚。马驰的父母还是经常来他们家看马驰,经常性一住就是半个月。而且在住他们的新家的时候,马驰的母亲会主动帮马驰洗衣服,甚至还会洗内裤。方欣也找婆婆说过,婆婆却以马驰洗不干净的理由回绝。

让方欣不能忍受的是,在一天方欣下班回到家,看到的是马驰刚从浴室出来没穿衣服,更让她受不了的是,婆婆在旁边就和没事人一样,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方欣实在是不能忍受,便提出了离婚。

方欣和马驰以及马驰的父母存在着观念上偏差,这个偏差严重影响到马驰和方欣的婚姻生活。其实,马驰和方欣的问题就在于马驰与父母之间不懂得“避嫌”。儿子已经长大了,而且成为人夫了,母亲与儿子之间还如此“亲密”,不光是儿媳妇,就连外人可能看着都会很“膈应”。

儿子在父母面前不穿衣服,在小的时候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这样的行为会被贴上一些不好的标签。这样的行为已经超越我们所理解的亲情,与”性”无关。让马驰和父母换位思考,方欣的父母与方欣有这样的“亲密”举动,他们会怎么想?

小图子在这里有句话想说: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无论父母想要给孩子再多的爱,总要懂得“避嫌”,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考虑。并不是非要亲密的肢体接触或很亲密的行为才可以表达爱意,这或许适用于夫妻,但绝对不适用于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