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尷尬”姓氏,女性難以啓齒,竟有多人選擇偷偷改姓

文/梁老師看歷史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這兩句百家姓相信大家張口就來,但從古至今流傳的百家姓又有多少人能熟練的說出來?相信大多數人都不能完整的背下來,但大家畢竟都有多年學習的基礎和對社會的接觸,多多少少都會遇到聞所未聞的姓氏。那麼,通常姓氏的來源都有不同的意義,最初姓氏的意義在於區分,區分什麼呢?領土和領土之間的區分。

當進入戰國時期的時候,姓氏的意義就不在於區分領土上了,它們開始滲入國家,用它作爲國土的稱號,番號。在那時,如果有人在朝某官,其家中長老覺得風光無限,也可能舉家換其姓氏。進入唐代時期,由於皇帝勤政愛民使得百姓們國泰民安,這時也會有人改姓,但最多的還是被皇帝賜姓,皇上爲什麼賜姓呢?有官員對百姓或者國家做出絕大貢獻的大人就會被賜姓,至使現在以李姓居多。

還有一些姓氏就像現在的傳承方式,父親姓什麼孩子就得跟着姓什麼,當然這種傳承方式也是從古流今下來的。那麼百家姓真的有一百個姓氏嗎?其實不然,百家姓演變到現在早已不止一百個姓氏了。說到最“難以啓齒”的姓氏大家能想到古代裏面常說的“刁民”裏的“刁”嗎?如果身爲父母起不好名字,孩子應該會因此鬧出許多笑話的吧。

動物有時也會被我們拿來當做姓氏,比如熊氏,我們看電視,有個美女明星也是熊氏,更有許多名人是這個姓氏,熊安生——北朝經學家,熊朋來——元朝文學家,熊文燦——兵部尚書等等,娶妻生子、年過半百後覺得無所謂,但是家中小孩可能會因此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疏遠,而因此產生自卑的心理。

說到姓氏,睾這個姓氏真是不常見,可以說是罕見了。不僅罕見,就連寫也是讓人臉紅不已啊,女生更是對這個姓氏難以啓齒。許多人偶然遇到這個姓氏就會東想西想的,尤其是正值青春時期的女孩子,在學過一些相關知識後可能會更羞於自己的姓氏。向陌生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可能不是太好的來表達自己,因此多數人會選擇改姓。

雖然罕見的姓氏不多,但我們要用正確的內心瞭解對方的姓氏,因爲每一個姓氏都有一個它們獨自的歷史故事,散發它們獨自的魅力,而我們也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對待別人的姓氏,也不要因此給對方帶來自卑或者麻煩。經過小編的講解,大家都有了解了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