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昨天,記者走進菏澤市鉅野縣章縫鎮巨南民立學校,這裏住着無人照看的學生,他們一起上課、玩耍、喫飯、睡覺,對他們來說,暑假生活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只是偶爾看到有同學被家人接走時,更多了一份對父母的想念。\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54bd5864a134c62a0fb3d2ed75e564f\"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30\"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與其回家看電視玩手機,他們更願意和小夥伴們留在學校一起上課、玩耍。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1672ac834f44077b8fcce76a454596e\"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45\"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ca9cc4f5ebe4ce694f2cee919ddd760\"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32\"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b620c5f96454f8c975ea2d0bf2f8583\"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30\"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fd0ac4bcfb842d5b98f71ede3964715\"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30\"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5aa79e3ab144dccb8feb25babf77802\"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30\"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菏澤市鉅野縣章縫鎮巨南民立學校是該縣唯一一所留守兒童之家,這裏住着40多名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無人照看的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54bd5864a134c62a0fb3d2ed75e564f\"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30\"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與其回家看電視玩手機,他們更願意和小夥伴們留在學校一起上課、玩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f6400eaaf85412ba24b6a44e79b7406\" img_width=\"495\" img_height=\"329\"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放學的時候,沒人接的孩子便結伴回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昨天,記者走進菏澤市鉅野縣章縫鎮巨南民立學校,這裏住着無人照看的學生,他們一起上課、玩耍、喫飯、睡覺,對他們來說,暑假生活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只是偶爾看到有同學被家人接走時,更多了一份對父母的想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暑假過半,對很多城市孩子來說,上輔導班、參加夏令營、跟父母外出旅遊……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累並快樂着。可對於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能跟隨祖輩們待在農村生活的孩子來說,兩個月的暑假,他們更願意留在學校上課、玩耍,和同學在一起。回家,則只能窩在牀上玩手機、看電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年暑假,留守兒童都是本報持續關注的新聞熱點。我們不但關注跟隨父母進城務工過暑假的“小候鳥”,更把焦點放在那些留守在老家、無人照顧的留守兒童身上。昨天,記者走進菏澤市鉅野縣章縫鎮巨南民立學校,作爲全縣唯一一所留守兒童之家,這裏住着40多名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無人照看的學生。對他們來說,暑假生活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只是偶爾看到有同學被家人接走時,神情裏會多一份對父母的想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在家沒意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城市裏的孩子盼望着放暑假不同,農村的孩子對假期的渴望並不強烈。在統一正式放假後,很多孩子第二天又揹着書包回到學校,希望能繼續在學校生活、學習。“我爸爸去北京打工了,媽媽在服裝廠上班,家裏只有奶奶,沒人和我玩。”7歲的晴晴(化名)撅着小嘴對記者說。“在家沒意思,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奶奶要種地,就我一個人待著。”11歲的瑩瑩(化名)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校長周長辰告訴記者,每年放暑假前,都有很多家長給他打電話,希望假期能讓孩子繼續留在學校,最早是四五個,後來變成十多個,現在發展到四十多個。“最早人少時,我們安排一個老師輪值,現在人多了,每天要有三四個老師值班,還會有一些大學生志願者來支教。這些孩子在學校寫作業、預習複習功課,喫住也都在學校。”周長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不想回家,想一直留在學校”“學校的飯比家裏的好喫”“在學校能上體育課、美術課、英語課,每個我都喜歡”……孩子們圍着記者,爭相給記者說着“留校”的假期生活,燦爛的笑容始終掛在臉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我想養條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養條狗,回家的時候它可以陪我玩兒。”再等到開學,13歲的小賀(化名)就要上六年級了,因爲學校就建在他所在的村莊,相比較於其他路途較遠的學生來說,他每天可以自由選擇留在學校喫飯,還是回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賀的父母幾年前離異,父親和親戚一起,在外地工地打工,家裏只剩他和60多歲的爺爺奶奶。因爲還要操持田裏的農活,爺爺奶奶每天除了給他做飯喫,幾乎沒有太多時間陪他聊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昨天中午放學後,小賀和往常一樣沿着學校西側的馬路回家,四五分鐘的路程上,他表現得十分活潑開朗。在得知記者來自濟南後,不斷詢問着關於濟南的事情,“趵突泉真的像課本上說的那麼美嗎”“濟南有什麼好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賀剛回到家前的巷子口,他的爺爺奶奶便準時從東邊的田地裏回家,這是多年來彼此之間形成的默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家後,小賀第一時間跑到自己的房間拿起手機玩遊戲。小賀的房間裏有一張堆滿了衣服、被子的雙人牀,地上散落着一些零食包裝袋,牀邊一張掉漆嚴重的桌子上擺放着一個20英寸的彩電和一個盛着剩飯的碗,小賀趴在牀上玩手機遊戲是他在家唯一的娛樂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別光趴在那兒玩遊戲。”奶奶收拾着桌子上的碗說着。“哎呀,別管我。”小賀卻頭也不抬地不耐煩答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別出去打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溝通方便,小賀的爸爸給他買了智能手機,平時他也是通過這個手機和父親聯繫,“一般開視頻或者打電話的時候,都是我爺爺奶奶在和爸爸說事兒,我就只是和他說說我想要什麼衣服、零食。”小賀坐在板凳上,搓着手說道,他的爸爸一年只回家兩三次,他每次打電話他都會告訴爸爸“我想你了”,“我希望他能在我身邊陪着我,別出去打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父母的想念,幾乎是所有學生在被問及在家的感受時脫口而出的,準三年級的小瑞(化名)尤爲特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歲的小瑞身材瘦小,內向寡言,在他剛出生的時候,父親便外出打工了,後來父母又因故離異,他到現在已經徹底失去了母親的聯繫方式。當被問及有關於母親的事情時,小瑞只是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教室天花板一角垂落着的蜘蛛網一個勁搖頭,“我已經好幾個月沒見過她了。”小瑞說,父母離婚後,他幾乎沒有給母親打過電話,爲數不多的幾次見面還是母親在放學前到學校找他的,如果母親不來,他便見不到母親的身影,甚至連聲音都很難聽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比較於其他父母離異的學生,小展(化名)幸福得多,他的父母雖然也是在兩地打工,但是他也會時不時地被母親接到上海玩幾天,但是,說起上一次去上海和母親團聚,也是兩年前的事了,“過兩天,媽媽還可能會回來接我去上海。”小展說着,臉上的喜悅油然而生,兩邊的學生也紛紛向他投去羨慕的眼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想出去走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農忙時,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住校,“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了,地裏的莊稼只能交給老人照料。”校長周長辰介紹,本來既要照顧莊稼又要照顧孩子的老人已經夠喫力,到了農忙時實在無力照看孩子,即使離學校再近,也會把孩子送到學校寄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種祖孫兩代人生活的情況,在學校學生中並不少見,對於這種現象,雖然只在學校當了不到一個月的支教老師,煙臺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谷傳陽卻也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班裏比較調皮的,大多數是和爸媽不在身邊的。”谷傳陽告訴記者,因爲爺爺奶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加上“隔輩親”的因素,他們對於孩子一般比較寵愛,甚至有些溺愛,導致這些孩子往往比父母在身邊的孩子要更加叛逆,“我覺得他們應該多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和其他地區的同齡人多交往,這種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往往會對於他們行爲的矯正有意想不到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他們會通過手機看全國各地的短視頻,但是他們自身卻很少有機會真正走出去看看,我非常怕他們這樣下去會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裏,往後也很難走出去了。”周長辰說,他非常想帶着孩子出去走走,開拓一下眼界,見識一下更大的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只願不再“飄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4年,周維憲發現,村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外出打工,孩子無人照顧,特別是教育跟不上,很容易出現社會問題。“很多孩子跟着老人生活,老人不識字,對孩子幾乎是放養,不少孩子到了八九歲都還沒上學。”爲了讓這些孩子能上學,有人管,周維憲自籌資金,在鎮上蓋起了二層小樓,創辦了巨南民立學校,2005年,學校正式對外招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15年過去了,73歲的周維憲早已退居二線,把校長的位子讓給了孫子周長辰。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巨南民立學校,和平日看到的學校不同,這裏地面凹凸不平、破舊的小樓牆皮已經脫落,教室裏課桌椅年久失修,宿舍裏的木頭牀有些更是用磚頭墊起牀腿。周長辰告訴記者,學校現有在校生200餘人,教職工20多個,因爲是民辦學校,收取的學生費用幾乎都用於教師工資的發放,因此,也沒有多餘的錢來維修校舍和添置新桌椅。“父母外出打工的,只要條件允許,都把孩子帶走,稍差一點的,也會去縣城買房上學,留在我們這裏的,家庭條件都不算太好,所以學費也不能收的太高。雖說政府每年有一些補貼,但也只是保證學生的伙食、校車等費用,如果要翻新校舍,光刷牆就得近十萬元,我們負擔不起。”周長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爺爺周維憲創辦學校至今,15年裏,這所學校好幾次都差點停辦了。“縣城裏的學校招生接近2000人,收費還高,我們這裏地方偏,師資也不如縣城,所以能走的都走了。”周長辰說。有好幾次他都不想辦了,但爺爺還是很堅持,因爲當初他辦學校就是爲了能讓這些父母在外的孩子能有個上學的地方,能有個‘家’,有人管,所以如今再難我也要堅持。”周長辰指着掛在學校門口,寫着“留守兒童之家”的牌匾對記者說。“我們學校是全縣唯一一個留守兒童之家,是政府發給我們的,這是榮譽,也是責任,爲了孩子,我也不能讓這個家‘散’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4c23a151ba94c538196196bc0ef85c7\" img_width=\"500\" img_height=\"719\" alt=\"回家更孤獨:菏澤市鉅野縣留守兒童們的留校假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山東商報記者:文\u002F記者 張雯雯 侯寶之 圖\u002F記者 王曉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914325211223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