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獲得高音共鳴的方法和體會這個問題我想從三方面來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我是怎樣唱高音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先以《北京頌歌》的結束部分爲例:這一句的“啊”要唱到G調的高音3。這個高音是b2上的延長音,並且根據感情的需要必須\u003Cspan\u003E漸強\u003C\u002Fspan\u003E起來。這一類高音我是這樣唱的:軟齶和小舌同時上提形成一種興奮的趨勢,大舌根往回收,產生舌頭縮短了的感覺。這樣口咽腔上齶部分就形成了一個降落傘狀,同時下巴自然地打開,造成口咽腔的空間更有集中感。經過這樣一個瞬間的調整以後,聲波由咽腔經硬騰反射到頭腔裏,與此同時,只要在深呼吸的基礎上用一點氣,就能在這個高位置的腔體裏獲得高音的充分共鳴。如果再加大氣息,那麼這個高音的音量就得到加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c7a4cbe0-37da-4cd9-968e-2c8cc4a73a4b\"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4\" alt=\"李雙江老師教你如何唱高音(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口腔和咽腔與頭腔混合起來,用有深度、有支點的氣息貫通,使聲音更加集中地進行混合振動,便能產生一束有集中感、有威力、有穿透力的音波。這種音色明亮又有光彩和金屬感的聲音,就是可以被控制和自由運用的聲音。這就是我唱高音的要領和體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二)怎樣才能獲得有良好共鳴的聲音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的體會概括起來就是九個字:“高位置,深呼吸,巧協調”。做到這九個字就能產生有共鳴的聲音。我所說的“高位置”是指頭腔共鳴;“深呼吸”是指有支點的、深部位的呼吸,這是唱出有威力的高音的先決條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了獲得高位置,也就是頭腔共鳴,我先談談對共鳴的認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什麼叫共鳴?打個比方,司號員如果只吹號嘴,也能發出聲音,但是這個聲音是乾巴的、沒有力量的。如果加上號身,就可以吹出圓潤的、有剛有柔的、有力度變化的、很有光彩並能傳得很遠的聲音,這個號身就是軍號的共鳴腔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號嘴在氣的作用下發出聲音,聲音在銅管腔體裏產生了共振,就可以形成有共鳴的聲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同樣道理,人聲的共鳴是氣流通過聲門振動聲帶發出基音,隨後得到咽腔、口腔、鼻腔、頭腔、胸腔等各共鳴腔體的共振,這樣的聲音應該是可以被歌者控制的,又是可以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而進行調整的。要獲得好的共鳴效果,瞭解一下人體各腔體的基本作用和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口腔和咽喉腔是人體重要的共鳴腔體,統稱口咽腔。它的腔體形狀、大小是可以變化的,但是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夠調節共鳴。通過口咽腔的作用可以上連頭腔,下連胸腔,形成混合共鳴,所以口咽腔是混合共鳴的聯絡站。\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20652f100424998af95c3b9ce7296af\"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李雙江老師教你如何唱高音(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頭腔包括額竇、蝶竇和鼻腔。頭腔和胸腔,它們的腔體是固定的、不變的,它們不能起調節共鳴的作用,但是可以被口咽腔的動作和氣息的流動引起振動,達到共鳴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以男高音爲例。一般說來發低音時,使用胸腔共鳴是主要的,這樣聲音寬厚有力。發中音時應以正確的口咽腔共鳴爲主,這樣聲音明亮清晰。發高音時,應以頭腔共鳴爲主,這樣高音就會明亮而豐滿,也就是常說的有光彩的金屬感。以上分別談到了三個部分的共鳴腔體和高、中、低音的相互關係。在演唱中,每首歌曲幾乎都包含着高音、中音和低音。因此我在實踐中感到,頭腔、口咽腔、胸腔這三部分的共鳴腔體,從來就沒有分開過。我認爲要科學地把這三個部分的共鳴腔體有機地、合理地結合在一起,使我們發出高、中、低的每一個音都有這三個共鳴腔體不同比例的振動,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共鳴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所以發高、中、低音的時候,只是三個腔體的振動比例不同,而聲音的音色,基本上應該是統一的。只有這種混合共鳴的聲音,才能達到無論是高、中、低的哪一個音,都是圓潤的、有光彩的、優美和富有樂感的。就頭腔、口咽腔、胸腔來說,我認爲首先獲得正確的口咽腔共鳴是主要的。因爲口咽腔包括喉頭、上下膊、牙齒,尤其是雙脣、舌、小舌、軟膊、咽壁等等,這都是很靈敏的組織。口咽腔又是吐字的重要部位,演唱中的語言和感情的表達,全靠口咽腔在極迅速的瞬息變化中來完成。口咽腔在把字吐清楚和準確地表達語氣、詞意的同時,還起着共鳴和調節共鳴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要上連頭腔、下連胸腔,這樣,才能唱出具有藝術魅力的歌聲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如果說,大腦是指揮我們唱歌的“司令部”,那麼有力的氣息就是歌唱的“後勤部”,而口咽腔的作用就如同“前沿陣地”那樣重要了。在這個陣地上,舌、脣、齒、小舌、軟膊、硬齶、咽壁等諸“戰鬥員”相互配合好,對我們的歌唱就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時,只有調節、運用好口咽腔共鳴,才能更好地帶動頭腔和胸腔的共鳴。因此,我認爲:只有依靠科學的方法,充分發揮口咽腔的功能和它調節共鳴的作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平衡的混合共鳴。\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c20ef97a-a040-4d85-b919-6a5f7b2c6804\"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9\" alt=\"李雙江老師教你如何唱高音(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三)我是怎樣獲得頭腔共鳴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是通過哼鳴的練習,先獲得混合共鳴,並進一步獲得高音共鳴(即頭腔共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認爲通過哼鳴的練習,可以獲得良好的混合共鳴。以男高音爲例,應該在中音區的g1音到高音區的d2音之間,多做大三度哼鳴的練習:\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練習哼鳴的時候,基本上是笑肌微提,上下聘各有上提和下放的感覺,雙脣和上下齒自然地似閉似不閉,舌頭放平。當聲帶發出的基音通過咽腔沿舌面向前移動時,軟膊和小舌有輕輕向上提的感覺,基音在口咽腔和鼻咽裏同時產生共鳴,連同眉心處都有振動的感覺。我認爲這種輕柔、和諧的振動過程,就是哼鳴練習的基本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我感到做哼鳴練習的時候,氣息一定要保持深呼吸的狀態,就是讓氣息由上腹部部位均勻向上流動,在上腹部有明顯的支點感覺。正確的哼鳴給內耳聽覺帶來一種豐滿的、有光彩的聲音感,氣息從鼻子裏出來,但不是鼻音。正確的哼鳴應該是整個口咽腔和鼻腔共振後產生的一種和諧的聲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2、3三個音都像從同一個地方飛出來似的。在低音區練習哼鳴的時候,應伴有明顯的胸腔共鳴的聲音,到音高一些的時候,胸腔共鳴就不明顯了。以上是我練習哼鳴的體會和感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把哼鳴練習好,是很重要的。從實踐中我感到通過哼鳴練習,使我比較容易地獲得了混合共鳴,而且對高音的訓練幫助很大。哼鳴是一種不太強烈的練習,做這種練習既能使歌唱者比較容易體會到聲音共鳴的感覺,又能使歌唱者本人容易聽辨到自己的發音,不斷地進行調整,而且不會輕易使聲帶和咽部、喉部的肌肉過分疲勞。做這種練習還可以增強嚥部,喉部肌肉的韌性。因此,這是最容易得到正確混合共鳴的一種練習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096c8288-f8f0-452f-9598-c7960318821a\"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32\" alt=\"李雙江老師教你如何唱高音(上)\"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高音區進行哼鳴練習的時候,也就是唱到E調的高音i以上的時候,自然而垂直地打開嘴巴發母音“a”,就會比較容易發出一個富有共鳴的高音區的“a”;任何一個母音都可以用來做這樣的練習。當練習到一定的程度,有了把握的時候,就可以不用“m”音來帶了:要練好高音,我認爲應該先耐心地、反覆地練習好中音區,使中音區的聲音能強能弱,能漸強漸弱。在中音區的聲音基本上都能獲得比較豐滿的共鳴情況下,再進入高音區的練習,是有益的。在這裏我想強調一下練習好中音區的聲音是非常必要的,因爲他是唱好高音或者低音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練習哼鳴要有一個從摸索到掌握、從不熟練到熟練,並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這樣一個過程,是要付出較長時間的細緻勞動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度一下“說話式唱法app”進行系統的學習\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1999156641843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