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部隊是十分堅決英勇的,退出南昌向廣東進發的途中,雖然反革命軍隊在沿途阻攔,天氣炎熱,物質供給十分困難,而起義軍隊的鬥爭情緒是始終高漲的,而且羣衆紀律極其嚴明,部隊經常是餓飯行軍,也沒有隨便喫老百姓的糧食,在羣衆中,稱這支軍隊爲‘仁義之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xvGF1lAvxUA\"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76\" alt=\"南昌起義92週年:人民軍隊爲什麼無往不勝?\"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南昌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時雨攝 資料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爲什麼出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周恩來爺爺,這是朱德爺爺。”“這是戰士們用過的扁擔……那時候沒有自來水,要自己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建軍節前夕,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陳列大樓展廳裏,一位家長正帶着孩子漫步參觀,不時回答小傢伙提出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樓北面,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高高矗立,讓來來往往的遊客紛紛注目、感慨、追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頭一聲槍響,如閃電驚雷,拉開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此,人民軍隊以英雄城爲起點,一路披荊斬棘,不怕犧牲,浴血奮戰,艱苦奮鬥,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在黨領導的22年武裝革命鬥爭中,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爲黨和人民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望滾滾風煙,人民軍隊爲什麼能夠無往不勝?是什麼賦予了這支軍隊不懈的戰鬥精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追溯92年崢嶸歲月,答案震聾發聵,撼動心靈。\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xvGT71B8UDp\"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78\" alt=\"南昌起義92週年:人民軍隊爲什麼無往不勝?\" inline=\"0\"\u003E\u003Cp\u003E8月1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火炬傳遞在南昌八一廣場舉行(時雨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雄城,第一槍!英雄城,第一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月1日,南昌八一廣場,市民的熱情被點燃了,興奮的歡呼隨處可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火炬首站傳遞活動,正在這裏舉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世界軍運會,選擇南昌作爲火種採集地和火炬傳遞首站,意味深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2年前的這一天,英雄城的戰火,昭告了人民軍隊光榮誕生。如今的這一天,以英雄城爲首站,中國在向全球彰顯強國強軍偉大成就,宣介和平發展理念主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昨日的戰火與今日的聖火相互輝映,寓意非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軍隊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已經成爲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民軍隊發展之路,沿途軍歌嘹亮,一往無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翻檢黨史,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明確提出:“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革命軍隊”一詞,字字重若千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這一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於南昌起義,奠基於三灣改編,定型於古田會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昌起義由醞釀、決策、組織到發動,都在中共黨員組成的前敵委員會指揮下進行,這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八一館副研究館員劉小花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部隊南下遭遇挫折時,黨組織定海神針的作用尤爲凸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河壩戰役後,朱德、陳毅率領起義軍一部在贛粵山區艱苦轉戰,缺少供給,沒有援兵。極端困境下,脫離革命隊伍者越來越多,進至江西省安遠縣天心圩,部隊減員極爲嚴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革命力量怎樣才能存續?毋庸置疑,必須依靠黨,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著名的“贛南三整”拉開帷幕,部隊重新登記黨、團員,成立黨支部,把黨員分派到各個營連之中,加強了黨在軍隊的基層組織,保證了黨對軍隊的政治領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益於黨的凝聚力,軍心開始穩定,士氣開始高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個月後,這支歷經大浪淘沙的武裝力量,走上了井岡山,實現了偉大的會師,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一道,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滄海橫流,方看挽狂瀾於既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2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支又一支英雄部隊、一個又一個英雄集體屹立起來,如山嶽巍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洋界上炮聲隆,紅軍第31團第1營2個連,打退湘軍多次猛烈進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湘江血戰後衛師,爲了確保中央紅軍主力順利渡江,紅五軍團第34師堅決斷後,指戰員幾乎全部壯烈犧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狼牙山五壯士,英勇阻擊日寇瘋狂攻勢。最終,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他們義無反顧跳下高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北野戰軍4縱第12師第34團,誓死堅守塔山,爲遼瀋戰役解放錦州立下汗馬功勞,被譽“塔山英雄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祖國不會忘記,軍魂永遠傳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站在92年的時間節點,回首,光輝的歷程鐵一般地證明,黨的領導,是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強大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戰鬥力的根本保證。展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時代的大局下,人民軍隊正沿着黨指引的新徵程,向着中國夢、強軍夢發起新的偉大進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點就是初心,方向就是使命!黨的領導決定起點,指明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xvGdBn3wMpe\"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87\" alt=\"南昌起義92週年:人民軍隊爲什麼無往不勝?\"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八一館收藏的賀龍黨員登記表(複製件)(廖思翀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部各軍,富於革命精神。此次南昌起義,原爲救國救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7年9月,總指揮賀龍以個人名義發佈了一篇佈告,開宗明義地講清楚了南昌起義的根本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救國救民”,短短四個字,有力地回答了人民軍隊“爲誰當兵、爲誰打仗”的根本性問題。這一根本性問題關係着革命的自覺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9月,經中央軍委批准,增加林俊德、張超爲全軍掛像英模,與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等8位英模並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生爲國鑄核盾,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後3天,仍然爭分奪秒地整理科研資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9歲的張超,我軍優秀的艦載機飛行員,在一次飛行事故中爲挽救戰機不幸受傷犧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國家,爲了人民,他們用生命助推着強軍夢的實現,踐行着新時代的初心和使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珍藏着一批與賀龍元帥有關的文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部分是青花鬥彩葡萄帶蓋茶杯、木胎漆器描金山水紋帶座梅瓶、康熙年間製成的青花瓷筆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部分則僅僅是一張黨員登記表(複製件)。在“動產、不動產、現金各多少”一欄裏,賀龍填寫“什麼都沒有了。”在社會關係調查一欄裏,又寫道“以前的社會關係,參加革命後都不來往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一邊是財產,這一邊是信仰。那一邊雖然價值不菲卻輕於鴻毛,這一邊雖然是一張薄紙卻重如泰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義成功不久,賀龍隨部隊南下。臨走之前,他將所有的生活用品,諸如茶具、筆洗等,全部贈送他人,徹底與錦衣玉食的舊軍閥生活告別,成爲人民軍隊中堅定的一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共產黨員忠於黨,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是方誌敏誕辰120週年。在敵人的牢獄中,他揮筆寫下那些光芒萬丈的文字:《可愛的中國》《清貧》。面對誘降,他毫不動搖,最終英勇就義,實現了自己“努力到死,奮鬥到死”的誓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開國少將甘祖昌,解甲歸田29年,建了3座水庫、25公里長的渠道、4座水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樑。“老阿姨”龔全珍數十年如一日,投身鄉村教育事業,離休後依舊傾囊捐資助學、扶貧濟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江西高安百歲老兵陳訓楊,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復員後興修水利,建設家鄉。付出了大半生,卻不願爲自己索取一絲一毫的利益。他說,一名好黨員必須“一心跟黨走,要喫得起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是本着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樹立“跟黨走”的堅強信念,人民軍隊才能保持高昂的精氣神,勃發強勁的戰鬥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昌起義中,賀龍的第20軍是主力,但在攻打敵軍總指揮部時,戰況一時膠着。緊急時刻,他與劉伯承走出總部,冒着槍林彈雨指揮作戰,振奮了軍心,鼓舞了戰士,一舉拔掉了“釘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0月11日,在雲南壩子雷場,27歲的杜富國捨身一擋,保全了戰友,自己卻失去了雙眼和雙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汶川地震,15名空降兵從4999米高度“盲降”,捨生忘死開闢出“空中生命走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3年,23歲的歐陽海爲避免列車事故,用盡全力推走鐵軌上受驚的戰馬,不幸被捲入車輪,傷重犧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勇的人民戰士,他們在危急之時做出壯烈之舉,精神力量來自何方?問問那一顆顆火熱的初心,你將收到解答。\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xvGn8IuKR64\"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87\" alt=\"南昌起義92週年:人民軍隊爲什麼無往不勝?\"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在八一館序廳,遊客參觀《石破天驚》雕塑(廖思翀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人民羣衆是南昌起義軍最堅強的後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7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羣衆數萬人集會,慶祝起義勝利和革命委員會成立。廣大青年踊躍報名參軍,僅學生就達600餘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義軍很快就要南下,擴編人員的軍服怎麼辦?南昌縫紉工人們自發聚在一起,夜以繼日做軍服。當地酷暑難耐,部隊的飲水問題怎麼解決?工友們搬出四口大水缸,盛滿了芳香四溢的茶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月3日至5日,起義部隊分批撤出南昌。官兵們身上穿好的,水壺裏裝滿的,都是人民羣衆的深情厚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選擇是英明的。他們知道,什麼樣的軍隊是爲自己而戰,值得全心全意去擁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江西瑞金,至今流傳着“八子參軍”的感人佳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央紅軍長征出發之時,蘇區羣衆拆了門板、牀板在於都河上搭浮橋,揹着一雙雙剛剛打好的草鞋送親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毅元帥曾經飽含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羣衆用小車推出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1年出生的好軍嫂韓素雲,任勞任怨,一人挑起家庭重擔,支持丈夫獻身國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已逾古稀的石志光,42年如一日,免費放映紅色電影,堅持爲部隊捐款、購買書籍、訂閱報刊、購買慰問品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1年8月7日的《新華日報》,刊登了一篇南昌起義回憶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部隊是十分堅決英勇的,退出南昌向廣東進發的途中,雖然反革命軍隊在沿途阻攔,天氣炎熱,物質供給十分困難,而起義軍隊的鬥爭情緒是始終高漲的,而且羣衆紀律極其嚴明,部隊經常是餓飯行軍,也沒有隨便喫老百姓的糧食,在羣衆中,稱這支軍隊爲‘仁義之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有軍愛民,纔有民擁軍。堅如磐石的軍民關係,永遠是人民軍隊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的傳家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uxvGyDIqCUU\" img_width=\"580\" img_height=\"387\" alt=\"南昌起義92週年:人民軍隊爲什麼無往不勝?\"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建軍節前夕,長輩帶着孩子參觀八一館(廖思翀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時值大暑節氣,英雄城十分炎熱,但即便在中午1點左右,仍有參觀者頂着烈日,前來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暢2006年進八一館工作,主要承擔講解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天爲兩到三批參觀者解說,起碼有600人的規模。除此之外,還要隨時準備對接新增的團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說一做就是13年,她並未覺得枯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一次解說,都是和觀衆的一次心靈碰撞,他們對革命歷史知識的渴求,讓我感動。特別在講解完畢之後,觀衆們自發爲我鼓掌,我常常熱淚盈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暢還告訴了我們一個動人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年,一位九十多歲的老紅軍來館參觀,由她接待。她慢慢推着輪椅,一邊彎下身子,在老人耳邊細細地講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一館一樓是南昌起義歷史展覽,老紅軍聽得很認真,不時注視着劉暢的雙眼。當講到三河壩戰役時,說起起義軍官兵英勇犧牲,江水爲之染紅的悲壯場景,老人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劉暢也爲之哽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樓則是起義之後人民軍隊的發展史,當井岡山時期、長征時期的圖文史料展示在眼前時,老紅軍完全沉浸在回憶之中,一遍遍地說:“我記得啊,我記得!”“那個時候很艱苦啊,我們沒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時之間,解說員和觀衆的角色發生了轉換。老紅軍一路說,一路落淚;劉暢一路聽,一路落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老一少,真情流露着結束了這次觀展,紅色的初心,也完成了一次滾燙的傳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暢說:“我面對的雖然是不變的歷史,但收穫的是常新的共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一館出口處,有一塊電子留言板。不少遊客參觀完畢,會在上面留下即時感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筆者親眼目睹,陝西省的一位工作20年的老紀檢人劉鵬飛,寫下了“爲人民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不願接受採訪的大學生,寫下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市坪山區馬巒小學四年級學生江果霖小朋友,用稚嫩的筆跡,認認真真地寫下了八個大字:“不忘初心、一路向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心頭一熱,立刻走上前去,徵得她父母同意後,問了幾個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江果霖小朋友很害羞,回答的聲音幾乎聽不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當我問道,怎樣解釋“不忘初心、一路向前”時,她提高了嗓音:“不忘初心就是富強國家,一路向前就是不畏艱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強國家,不就是救國救民的延伸嗎?不畏艱險,不就是對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精神的繼承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前,新時代的少年正在茁壯成長!\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7335867798375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