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回覆【文章】查看我的文章精選

(一)

這兩天我自北京西安兩地往返,爲了應對9月的業務高峯期,線下交付團隊在西安做了集中培訓。

在交付中心的集訓會上,宣傳標語裏提到一個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砥礪這個詞我們常會看到,但很多人卻不知背後含義。

砥礪是什麼?磨難、困難。

我們需要直面困難,並且迎難而上,把艱難險阻當成自己的磨刀石,讓自己變的更好。

2019年,從新年伊始就出現諸多不確定的事物,而如今時間已過半,大環境依然沒有好轉,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大多數人眼裏的困難,對於另一羣人而言則充滿着機會。

作爲金融專業出身的我,在大學開始內心裏就植入一個概念,收益與風險共存,但最近我卻聽到一句話“低風險創業”。

收益確實與風險共存,對於個體而言,收益越大風險越大,但面對同一事物,個體和個體之間的風險度卻不相同。

比如你做某一件事,成功概率爲50%,但有人的成功概率爲80%,一旦成功,你們將獲得同等的收益。

這也是低風險創業,一次的由來,對於一羣人極爲冒風險的創業,對於另一羣人,則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而我們不斷提升認知,打磨自己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提升這個相對的成功概率。

(二)

我不鼓勵團隊成員加班,當然加班做額外、超出的工作則是例外,我反對的是完成既定工作都需要靠加班的成員。

這不是勤奮、努力,不過是工作能力有問題的表現。

學會學習、學會工作,這都是基礎技能,但無奈我們很多人卻不具備。

如讀了大學四年,還喊着迷茫;工作幾年,渾渾噩噩。

今天我在學生特訓營活動上,再次提到掛在嘴邊的一個觀點,“萬物背後必有道理”,我們所有的努力一定是建立於想搞清楚背後的道理是什麼、原理是什麼。

我自己是三本大學畢業的,而我的妻子畢業於重點大學。

對比我平均每天花上2個小時學習各種內容,我經常會感嘆,妻子平時在家裏、週末幾乎從未去主動學習、加班工作的她,在公司裏卻能一路升職加薪,真的是跟我形成鮮明對比。

而這種差異的出現,核心就是我妻子對事物背後規律提煉的能力相當強,能夠很聰明的找到用最小時間成本去解決問題的途徑。

這種能力其實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習得的。

(三)

學會提問、主動思考,建立思維模型,並且通過刻意練習來踐行,這樣一整套的認知升級方法,適合幾乎所有人去學習。

認知升級,對於當下的人而言,其實已經跟“終身學習”一樣,爲被動的選擇,因爲只有升級認知,才能夠擁抱當下這個不確定性的時代。

很多時候我會焦慮和不安,這種焦慮來自於責任,作爲父親、丈夫、兒子,在不同角色裏,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但未來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我很單純的希望盡己所能,通過自身能力,讓部分事情變的確定。

我想很多人跟我的想法一樣,讓孩子能夠無憂慮的健康成長,讓父母能夠安享晚年生活,讓妻子這個陪伴自己最久的人,能夠一直幸福快樂。

這些願景反向逼迫着我們,需要前行,並且前行的速度再快一些。

希望所有向上生長者,升級自己的行動模式,不要停留於重複性的努力,避免到頭來只是感動了自己。

8月加油!第900篇原創文。

(8月1日 晚 北京)

第900篇原創文章

當你讀完本文的時候,你還可以

1.傳播出去,分享給身邊的人

2.不去理會它,就像你從未看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