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浪數碼訊 8月2日下午消息,上週英國媒體《衛報》(Guardian)的一篇報道稱,蘋果公司的智能助手Siri會將包含用戶隱私的錄音發送至承包商,用於進行人工分析以改進產品,衛報認爲這可能存在隱私漏洞。外媒此前的報道中援引承包商內部人士的說法稱,蘋果並未明確告知用戶被錄音和分析的情況,這些錄音行爲也沒有排除用戶無意中觸發Siri的情況,因此可能聽到用戶並不希望被記錄的對話,包括自己的姓名、位置、聯繫方式等信息。

新浪數碼 曉光

新浪數碼訊 8月2日下午消息,上週英國媒體《衛報》(Guardian)的一篇報道稱,蘋果公司的智能助手Siri會將包含用戶隱私的錄音發送至承包商,用於進行人工分析以改進產品,衛報認爲這可能存在隱私漏洞。爲了回應這種擔憂,蘋果公司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暫停了分析行爲。並將對分析過程進行評估,以確定Siri是否正確地聽到了查詢,還是被錯誤地調用。

此外,Siri還將在未來發布軟件更新,讓Siri用戶選擇是否參與評分過程。

蘋果在給外媒TechCrunch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於提供卓越的Siri體驗的同時並致力保護用戶的隱私。在我們進行徹底審查的同時已暫停全球的Siri評估計劃。 此外,用戶將可在未來軟件更新時,可以選擇是否參與該評估計劃。”

外媒此前的報道中援引承包商內部人士的說法稱,蘋果並未明確告知用戶被錄音和分析的情況,這些錄音行爲也沒有排除用戶無意中觸發Siri的情況,因此可能聽到用戶並不希望被記錄的對話,包括自己的姓名、位置、聯繫方式等信息。

但其實蘋果在衛報那篇報道之後很快就進行了回應,要點包括:1)用戶被錄音的比例不到Siri日活的1%,而且大多數錄音內容僅持續幾秒鐘;2)將錄音發給國際承包商進行人工分析的目的,是改善服務質量。用戶請求與用戶的賬號信息沒有關聯,錄音會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分析,所有審覈人員都有義務遵守蘋果嚴格的保密要求。

今天蘋果發給TechCrunch的聲明則是更進一步的動作,目的顯然是先暫停分析行爲讓用戶徹底放心;之後複查流程;最後改進產品,讓用戶自己選擇是不是允許蘋果分析自己的數據。

實際上,讓用戶協助改善語音助手也是業內常用的行爲。除Siri之外,亞馬遜的Alexa、谷歌的Google Home等服務都採用了人工評估打分的方式提升產品表現,也曾經引發外界對隱私泄露的擔憂。

當然,人們對蘋果的要求會更高,因爲他們是世界範圍內排名第一,也因爲他們將自己定位爲最注重隱私的公司,因此承擔着更重的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