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近日塔斯社報道,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下屬的蘇霍伊飛機公司已經開始量產76架俄空天軍蘇-57戰鬥機大單,首批飛機將在今年年底開始交付。其實這只是一條蹭熱點的新聞,因爲根據俄國防部去年簽訂合同,今年交付的只不過是兩架預生產型蘇-57而已,這兩架飛機早蘇-57原型機還在後期試飛階段,就已經躺在共青城廠的生產線上緩慢組裝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c2cbf016080423d8eb5d5a28efeeb8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7\" alt=\"蘇-57開始進入量產型階段,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戰鬥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管怎樣,今年俄國防部76架蘇-57大單標誌着該項目經過多年蹉跎後最終成熟,當然普京總統親自砍價把單機成本壓低2000萬美元也功不可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57是T-50隱身多用途戰鬥機的官方編號,根據PAK-FA(前線空軍未來戰鬥機)項目最初的規劃,這是一種能夠進行超音速巡航的戰鬥機,具有較大作戰半徑、較低的雷達截面積、超機動性和短距離起降落能力的第5代戰鬥機,該機在執行空優作戰的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到目前爲止,蘇霍伊已經制造了11架原型機,其中10架是飛行原型機,1架被用於地面測試,所有原型機都各不相同,承擔不同測試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764e6930f584b06961b57d0d4e5f0af\"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33\" alt=\"蘇-57開始進入量產型階段,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戰鬥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與第四代俄製戰鬥機相比,蘇-57的雷達截面積大幅降低,尤其是前向,該機使用的複合材料和雷達吸波材料的重量佔比高達25%。但長期以來T-50原型機外露的鉚釘、不加修飾的彈艙門、直通式進氣口和發動機艙設計讓人們質疑該機的隱身能力。雖然隨着T-50原型機的演進,該機隱身細節設計逐步優化,但仍能看出蘇-57在總體設計上爲了高機動性和機腹大型武器艙,在隱身設計上做出重大妥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57延續了俄製戰鬥機能在簡易跑道上起降的傳統,具有堅固的起落架、前輪擋泥板、進氣口格柵、能有效防止發動機吸入異物。\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a968099b5dc4dd59052dee5d2ac9d22\"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alt=\"蘇-57開始進入量產型階段,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戰鬥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蘇-57早期生產型將安裝土星AL-41F-1發動機,也就是蘇-35戰鬥機“產品117S”發動機的改進型。不過這臺發動機只是臨時解決方案,後期型將換裝“產品30”發動機,具有更大推力和燃油效率,將使蘇-57的最高速度超過2馬赫,並具有1.3馬赫的超級巡航能力,該發動機據說還會配備3D推力矢量噴管。“產品30”在2017年開始試飛,預計將於2025年完成定型,該發動機還將補齊蘇-57進氣系統的隱身短板,在發動機風扇之前會安裝雷達屏障,就像“超級大黃蜂”一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57的主要航空電子系統是Sh121多功能綜合無線電電子系統(MIRES)和101KS“環礁”光電系統。Sh121由N036“松鼠”(Byelka)雷達和L402“喜馬拉雅”電子對抗系統組成。N036“松鼠”雷達具有五塊有源相控陣天線,三個X波段和兩個L波段。其中X波段是主陣列,被安裝在機鼻和前機身兩側,雷達覆蓋範圍達前扇區270度,大幅增強的該機在迎頭空戰中的離軸瞄準性能。兩個L波段天線安裝在機翼前緣,用於敵我識別和電子戰。L402“喜馬拉雅”的有源相控陣天線安裝在發動機之間尾椎內,可使用該整列以及N036雷達的陣列實施電子對抗。\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54d2530d21247aa91f80139c6612a48\"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15\" alt=\"蘇-57開始進入量產型階段,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戰鬥機?\"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01KS“環礁”光電系統由五個子系統組成。第一個是101KS-V——安裝在座艙前方的紅外搜索和跟蹤(IRST)轉塔,用於探測、識別和跟蹤空中目標。第二個是安裝在機背和前機身下方的101KS-O定向紅外對抗(DIRCM)轉塔,發射調製激光干擾來襲導彈的紅外引導頭,蘇-57是第一種裝備該設備的戰鬥機。第三個是101KS-U紫外導彈逼近告警傳感器(MAWS),可與DIRCM轉塔配合使用,蘇-57機身安裝了四個傳感器以實現全覆蓋。第四個是101KS-P高分辨率熱像儀,用於低空和夜間飛行。系統的兩個傳感器安裝在翼根近距空空導彈艙前端。最後一個101KS-N導航和瞄準吊艙,掛載於進氣口下方,用於對地任務的目標識別和瞄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57在設計理念上與F-22有很大不同。根據2014年出版的最新俄羅斯軍事學說,俄前線空軍的主要任務是防空和爲地面部隊提供戰術級對地支援支援,蘇-57並不像F-22那樣需要在有先進綜合防控系統威脅下的敵對空域爭奪制空權。所以蘇-57並不是一種全向隱身的戰鬥機,其隱身設計主要針對前向,該機可以被視爲一種反隱形戰鬥機,在遭遇F-22時先依靠多陣面雷達和光電系統從遠距離發起超視距攻擊,然後依靠機動性優勢在近距格鬥中獲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阿姆斯壯\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802184244270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