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駐馬店廣電融媒體消息\u003C\u002Fstrong\u003E:人民若有記憶,記得親,記得痛,國家若有記憶,識來路,知歸途。在建軍節來臨之際,在我們來到了汝南縣,這裏是身經百戰的抗戰老兵趙式儀的家鄉,在這裏,我們聆聽他講述了過去的一段崢嶸歲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式儀,男,1924年8月出生,1941年10月參加工作,山東莘縣人。1942年從山東觀城縣加入冀魯豫邊區遊擊大隊觀城縣大隊,歷任戰士、通訊員、警衛員、班長、副指導員、指導員等職。參加過山東朝南戰役。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隨軍進入東北,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隨後參加了湘西、廣西的解放戰鬥。1950年,隨軍抗美援朝,參加了著名的“仁川登陸”和“上甘嶺”戰役。回國後,又參加了西南剿匪及解放西藏等戰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式儀老人今年已經96歲了,除了聽力和記憶力有所下降以外身體其他方面還好。身穿軍裝的老人胸前掛滿了軍功章,在與記者的交談中,老人指着胸前最上方的兩枚軍功章,老人很是自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人家是1941年參加革命的,當時他是參加觀城縣抗日遊擊大隊,觀城縣,就是現在山東省聊城地區的莘縣,由於他在管城縣抗日遊擊大隊表現突出,敢打敢幹,被調到省抗日遊擊大隊,這期間,他參加了朝南戰役。講起打這場戰役的原因,老人有些激動:“日本鬼子和僞軍天天到村裏去搶老百姓,我們當時總想要給他們一點教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的趙式儀老人,還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對日僞軍的無恥行徑,他異常憤怒。在他和另兩位同志的建議下,抗日遊擊大隊在日僞軍必經的一條路上設下埋伏,圍殲了日本鬼子19名,僞軍30多名,狠狠打擊了日僞軍囂張氣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4年,趙式儀被選派到延安學習。在延安,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延安學習期滿後,他回到部隊,擔任了游擊隊隊長,繼續與日僞軍作戰。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他所在的部隊開赴東北,被收編入解放軍四野39軍。在解放軍四野39軍,趙式儀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湘西、廣西的戰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0年10月,趙式儀隨39軍首批入朝作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初到朝鮮時,趙式儀在39軍副軍長身邊工作。當時的他強烈要求下連隊和戰士們一起戰鬥。於是,他被安排到116師的一個連擔任指導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抗美援朝艱苦的戰鬥中,趙式儀最難忘最驕傲的,是他參加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在這次戰役敵我雙方相持階段,他帶領戰士兩次端掉美軍據點,沉重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大大提振了我軍的士氣。爲此,趙式儀榮立了一等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到記者前來採訪,老人像個小孩兒似的把他獲得的軍功章一枚枚拿給記者看,解放東北紀念章(1948年)、解放華中南紀念章(1950年)、華北解放紀念章(1950年)、朝鮮戰爭紀念章、解放西藏紀念章(1952年8月1日)、解放獎章(1956年)、獨立自由獎章(1956年)。這一枚枚的軍功章,不僅僅是老人赫赫戰功的榮譽,更是他一次次生死經歷的見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式儀老人的槍林彈雨經歷,深深觸動着家人,特別是二女婿董小寶對趙老更是崇敬有加,並作了一首詩表達對趙老的無限敬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岳父年輕真是忙,拼命殺敵保家鄉,朝南戰役挫倭寇,機智勇敢有膽量,1943調延安,積極努力入了黨,遼瀋平津倆戰役,岳父身體受重傷,傷情未愈聽指揮,全副武裝跨過江,援朝戰爭太艱苦,忍飢受凍上戰場,仁川登陸上甘嶺,兩個戰役大傷亡,岳父作戰太勇敢,不幸身體又受傷,回國治療傷未愈,急忙奔赴湘西方,湘西剿匪安民心,黨的號召平西藏,1956聽指揮,脫下軍裝回地方,今生今世我立志,願把岳父當榜樣,勤奮努力多學習,爭做一個好兒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詩句平實、質樸,卻涵蓋了老人一生戎馬生涯、南征北戰的經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2年,趙式儀從朝鮮回國。1954年,他帶領部隊在湖南懷化、芷江一帶剿匪。1956年轉業到汝南縣工作。在汝南,他擔任過汝南縣和孝鎮武裝部部長、縣民政局副局長,還曾在縣總工會、酒廠、商業局工作過,後來擔任汝南縣教體局副局長直至離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十年的風雨,已成爲歷史,當年的那段腥風血雨的往事也隨時光的流逝漸漸遠去。現在老人四世同堂,兒女繞膝,家人們每每與他一起聊天、陪他唱歌。而老人最喜歡的還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首歌,他已經唱了一輩子,這次,他唱得格外深情,格外專注。他很大聲地唱着,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唱着唱着,一滴老淚順着他蒼老的面頰流了下來…… (通訊員 曾雷 耀輝)\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839007423206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