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7月底滌絲產銷來了一波小高潮,31日產銷130%左右,30日產銷200%多,但整個月來看產銷還是不盡人意,尤其是從終端需求上來說行情弱弱弱,目前可以說是最差淡季。

同樣是紡織淡季,去年“淡季不淡”,今年卻“淡季更淡”,其實它們之間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

同樣紡織淡季,去年和今年爲什麼相差這麼多?

相同點

中美貿易前景不明朗,導致訂單難以下達!

去年開始,中美關係一直處於波動階段,前景撲朔迷離,影響了我國紡織品對美出口份額,不少美單開始秉持觀望態度,單子下達謹慎,關稅如何相互消化問題也難以解決,越來越多的訂單流向東南亞市場,都是妨礙國內紡織業發展的問題。

同樣紡織淡季,去年和今年爲什麼相差這麼多?

不同點

PTA影響紡織市場行情向左或向右!

不管是今年還是去年,織造市場的行情都受到了PTA的影響,但不同的是,去年4月開始,PTA開始持續上衝,帶動織造市場行情開始向好。到了7月,市場行情爆發的表象開始顯現。

而今年,PTA暴漲暴跌,陰晴不定,下游織造廠家在淡季更加不敢囤貨,市場信心更加缺乏。

同樣紡織淡季,去年和今年爲什麼相差這麼多?

滌綸長絲價格影響買家購買慾望!

去年,在PTA的強勢帶動下,滌綸長絲價格開始猛漲,織造廠家還是不斷賣貨囤貨進行生產。

今年6月底7月初,滌綸長絲跟隨PTA暴漲形勢漲了一波價,但織造廠家並不買賬,滌綸長絲產銷持續低迷,原料商只好再降價。雖然月底產銷有所回升,但綜合以往數據來看,月底產銷回升是慣例。

今年坯布庫存刷新2年來高位!

去年,環保政策收緊,限產、限停、限電等措施實行之後,江浙地區織機開機率平均在80%附近,但由於市場行情較好,坯布庫存只有25天左右。雖然今年,環保力度並沒有去年那麼大,但市場需求較差,目前坯布庫存卻上升至42天左右,已經刷新2年來的高位!

同樣紡織淡季,去年和今年爲什麼相差這麼多?

需求不旺、產能過剩是主因!

其實,7、8月份本身就是傳統淡季,但是由於去年淡季行情較好,因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造成今年淡季更淡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爲過多的產能過剩。

去年環保政策扎口開始收緊,不少紡織企業開始轉移到蘇北、安徽等地,但由於剛開始生產,產能並沒有一下子釋放出來。

可到了今年,外圍產能一下子凸顯出來,產能大爆發!市場行情跟不上產能爆發的速度,被產能“拖了後腿”,行情一下子難爬上去,於是不斷傳來減產、停產、放假等消息。

雖然目前來看紡織行情不如人意,“金九銀十”到來的概率貌似不大,但是淡季也是“優勝劣汰”的轉折點,如何熬過黎明前的黑暗就顯得尤爲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