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一\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羣衆的心聲,反映中國農村扶貧,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現狀,盡力爲我國的扶貧事業留下一份帶着溫度的、來自一線的扶貧報告,是我創作《鄉村國是》的初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4年底到2017年5月,在國務院扶貧辦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揹着簡單的換洗衣服、筆記本電腦和相機,獨自行走於六盤山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武陵山區、秦巴山區等脫貧攻堅主戰場,走過湖南、雲南、甘肅、寧夏、新疆、貴州、西藏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9個縣(區、縣級市)的202個村莊,實地採訪了脫貧的老鄉和當地扶貧工作者,帶回了200多個小時的採訪錄音,整理了100多萬字的採訪素材。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ed231e4a1b648158cf7e77bc2d8551f\" img_width=\"556\" img_height=\"800\" alt=\"《鄉村國是》的寫作過程:心聲·心願\"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鄉村國是》,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簡介:紀紅建,湖南望城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青年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兒童小說《家住武陵源》,長篇報告文學《鄉村國是》《啞巴紅軍》等。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一\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羣衆的心聲,反映中國農村扶貧,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現狀,盡力爲我國的扶貧事業留下一份帶着溫度的、來自一線的扶貧報告,是我創作《鄉村國是》的初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4年底到2017年5月,在國務院扶貧辦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揹着簡單的換洗衣服、筆記本電腦和相機,獨自行走於六盤山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武陵山區、秦巴山區等脫貧攻堅主戰場,走過湖南、雲南、甘肅、寧夏、新疆、貴州、西藏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9個縣(區、縣級市)的202個村莊,實地採訪了脫貧的老鄉和當地扶貧工作者,帶回了200多個小時的採訪錄音,整理了100多萬字的採訪素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個過程中,有無盡的感動與感嘆,特別是當地羣衆自然流露的感激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貧困地區確實難,但再難,都挺了過來,都已經成爲過去時了,或者已經漸漸成爲過去時。看着浩浩蕩蕩的脫貧隊伍,我看到了喜悅與溫暖,更看到了一種豪邁與自信。\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二\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在重慶黔江區濯水鎮採訪時,我遇到了72歲的老人徐明德,他經歷過災難與貧困,曾當過村長,喜愛看書,並依然關注着時政。他跟我說得最多的就是山區的今非昔比,採訪結束時,他緊緊地拉着我的手,動情地說:“我們濯水人之所以能夠脫貧,能夠把經濟發展起來,一是靠‘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實幹精神。二是靠國家好的扶貧政策。我們再喫苦,如果沒有國家好的政策,一樣脫不了貧、致不了富。黨和政府一心爲百姓好,堅持走羣衆路線,始終不會錯。我們最感激的還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點着頭。隨後,徐明德老人一臉愁雲地對我說:“雖然我們感激黨和政府,但不知道怎麼表達,不知道如何讓他們知道。你是作家,會寫,能不能把我的這個想法寫到書裏,讓領導們看到,知道我們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我繼續點着頭。我知道,我必須通過這部作品向更多的人傳遞這一份質樸的心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深深記得吉首市扶貧辦茶葉辦彭明安同志把我送到吉首長途汽車站時,向我囑託說:“‘脫貧攻堅’是個很大很大的題材,要寫好不容易,我真佩服你有勇氣來寫這個大題材。但我相信你能寫好。你一定要多把筆墨放在基層的扶貧幹部和貧困羣衆身上,多寫他們的故事,多反映他們的心聲。現在扶貧不是表格式的了,扶貧人都帶着感情來思考謀劃,帶着溫度來深入推進。扶貧,說到底,扶的是感情。你要是把羣衆的心聲表達出來,這是個功德無量的大好事。”長途汽車徐徐啓動,彭明安還一邊向我揮着手,一邊大聲對我說:“書出來後一定要記得送本給我哦!”我重重地點着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啊,只要真實地把羣衆的心聲呈現出來,這部作品就會充滿感動和力量。於是我決定把這部作品的話語權交給貧困羣衆,把儘量多的筆墨留給貧困羣衆。因爲他們純真、樸實,他們有一種摧不垮的高大與偉岸。\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三\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除了想盡快反映老百姓的心聲,我還急切地想把自己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傾訴給親愛的讀者,這是我的心願。然而,當我面對着一份份沉甸甸的資料,真正下筆開始創作時,我感受到了另一種艱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脫貧攻堅主戰場場面之大,涉及面之廣,史無前例,令人震撼。參與範圍之廣,同樣令人驚歎。一路征程,一路凱歌,扶貧幹部和脫貧羣衆歷盡艱辛、艱苦卓絕,收穫喜悅,收穫歡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如此壯闊的場景,如此重大的命題,我該寫什麼?怎麼寫?思來想去,我決定站在平民的視角,本着“詳近略遠”的原則,將本書聚焦在人性、精神和情懷上,既重點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脫貧攻堅場景,也注意歷史的延伸,既敘寫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也呈現中國扶貧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於是便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通過貧困鄉村這個小窗口反映黨和國家的扶貧戰略。扶貧工作一直是關乎黨和國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大事,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此做出戰略性創新部署,提出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我希望質感、鮮活且有個性地體現國家的扶貧戰略,這樣做就必須以平民的視角,用接地氣的故事和敘述,把“主流”敘事轉化爲作家個性化的敘事,儘量讓作品有感染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通過“精神”二字理順全文脈絡。採訪之前我謀篇佈局時,對於到底用一條什麼樣的線索貫穿全文,心裏還飄忽不定,一直沒底,也無法定奪。根本原因,還是認識和理解不深入,沒有抓住脫貧攻堅工作的精神,或者說靈魂。精神二字的含義,很寬,也很廣。最先要說的是貧困山區羣衆那種自強不息、堅毅頑強的意志與精神。事實上,貧困並不是我們這個時期特有的產物,貧困一直伴隨着人類的發展,人類也一直在同貧困進行着頑強的鬥爭。在麻懷村,在十八灣村,在隴雅村,在漢堯屯……我已經深刻感受到了羣衆精神的力量。當然,各級扶貧幹部的無私奉獻精神,更是需要弘揚和宣傳。他們無私無畏,爲了脫貧事業拋灑着汗水和青春,甚至有人爲此獻出了生命。把精神提煉出來了,我也就從千頭萬緒的採訪資料中走出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圍繞“艱難”二字展開敘事。貧困是人類的頑疾,要完全擺脫貧困談何容易。中國過去30多年的脫貧之路,有巨大的收穫,但是由於中國幅員遼闊且各地現實的差異,反貧困仍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反貧困過程中存在着大量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長期存在的,有些是最新出現的。經過各方努力,雖然中國大部分地方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有了較大的改善,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我想,只有寫出脫貧攻堅的“難點”“痛點”,才能觸及心靈的深處,作品纔會有溫度和生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讓這部作品可以留下思索的空間。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的道路,成爲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少的國家。成就無疑是巨大的。但在看到成就的同時,我告誡自己要儘量用發展和審視的眼光看問題,堅守自己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立場、獨立的思想。如果不這樣,各地脫貧攻堅工作就會顯得千篇一律,也就沒有了獨特的故事、個性化的人物,只會有故事的雷同、內容的複製,那樣留下的不是思索的空間,而是無聲的嘆息。故事就在那裏,只有挖掘程度的深與淺之分,但思索是自己的,是獨有的。作品存在的價值在哪兒?就在於思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還想告訴讀者,脫貧之路的艱鉅性是長期的。即使到2020年,我國農村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克難的脫貧精神依然不能丟。\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四\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心願歸心願,但創作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不從心。面對浩瀚的歷史,廣袤的大地,特別是無私奉獻的扶貧隊伍,勤勞、頑強的貧困羣衆,矮小的我必須仰視,也只有仰視,且淚溼衣襟。面對這一切,我的筆端是如此的無力而幼稚。這時我才真正體味到,共和國脫貧歷史進程中湧現出的諸多優秀扶貧作品其創作之艱難、價值之珍貴。我曾經苦悶過,也曾經糾結與猶豫過,甚至曾經萌生過打退堂鼓的念頭,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諸多良師益友的鼓勵與支持。最終,我鼓足勇氣把這個作品寫了下來,緊緊圍繞着貧困鄉村,圍繞着貧困鄉村裏的人和事,圍繞着人心和人性,圍繞着精神和靈魂。我也在內心不斷安慰自己、告誡自己,雖然我很矮小,也無才華,更沒有寬廣的思維,但我的行走是真實而忠誠的。這點,我十分肯定。於是在創作過程中,我把自己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真實地記錄了下來。真實、真誠,還有心靈的表達,以及些許思考,足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於我而言,這次創作是一次考驗,也是我的一次新生。作爲一個報告文學作家,我從未想過個人得失,但做一個忠實的默默無聞的行走者、記錄者、思考者、報告者,這一點,在我心中從未動搖過。(紀紅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9138549458586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