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疆全面推進奶業高質量發展

核心閱讀: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發佈,爲全國奶業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而奶業是新疆傳統優勢產業,自《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發佈後,新疆奶業逐步進入了由數量擴張向整體優化升級、提高產業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轉變的關鍵階段,並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疆經濟報訊(記者熱依達 宋雅文報道)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發佈,爲全國奶業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而分佈在天山南北的廣大牧場爲新疆奶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近年來,新疆緊抓農業部提出的“奶業振興計劃”有利時機,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不斷提高生鮮乳質量,如今的新疆奶業已經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擴大規模養殖打造黃金奶源

近日,在昌吉市阿什裏鄉新峯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近百頭西門塔爾奶牛在圈舍內悠閒地散步、喫草;乾淨整潔的擠奶大廳裏,工人們按照流程依次採集牛奶。大廳安裝的魚骨式擠奶機一次可供96頭奶牛同時產奶,一頭奶牛日單產鮮奶最高可達31公斤。

2009年成立的新峯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387戶、奶牛2150頭。如今,合作社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年產鮮奶突破9000噸,其中6000多噸供給蒙牛昌吉分廠,其餘作爲散裝奶銷售和乳製品開發。

據瞭解,像新峯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這樣規模化養殖的企業、合作社,在新疆還有很多。2017年,在“全國規模養殖場信息服務雲平臺”上,新疆登記備案的奶牛存欄規模50頭以上的養殖場共有295家,其中,存欄300頭以上的有109家,10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25家,全區奶牛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28.3%。

自治區奶業辦公室主任齊新林介紹,近幾年,新疆奶業轉型升級加快,奶牛養殖規模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區域佈局也在不斷優化,全區牛的良種率達70.5%,規模奶牛場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奶源基地是奶業振興發展的基礎,下一步我們將加快由傳統養殖向現代養殖的轉型,提高養殖質量,提升養殖效益,通過加快對‘散、小’養殖場(戶)的整合,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科學飼養和管理水平,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保障。”齊新林說。

強化安全監管保障乳品安全

乳品質量是保證奶業發展的生命線。近幾年,自治區不斷加強監督檢查,強化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

目前,自治區已初步建立了區、地、縣、鄉四級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檢測網絡,建成區、地級質量檢測中心3個,地、縣級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檢測站81個,鄉級監管站及檢測點100多個,實現了全區所有生鮮乳收購站,運輸車監管全覆蓋,國家公佈的違禁添加物檢測全覆蓋。

建立追溯制,讓乳製品有源可循一直是新疆西域春乳業有限公司的宗旨,該公司率先採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奶源質量全程追溯監管信息平臺體系。這個奶源監管系統利用無線網絡、傳感器、智能手持數據處理器,從牧場到運輸車到西域春乳品質量檢測中心及生產車間,做到一罐一車報告的全過程監管,其檢測數據自動上傳到西域春原料奶備案系統,做到乳品生產可全程追溯,從而提高了質量管理水平,確保了奶源和乳品質量。

“西域春堅持純天然、無污染,在養殖、加工、流通等全過程中真正做到乳品質量安全有源可循,這樣才能使品牌知名度叫響,走得更遠。”新疆西域春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光輝說。

自治區也將繼續推進生鮮乳追溯體系建設,加強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各重點環節監管監測,從奶站、運輸車的開辦主體、資質審覈、條件審覈、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監管,督促奶牛養殖場、生鮮乳收購站、學生飲用奶奶源基地與企業依法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同時,加快奶業信息化建設,加大牧場物聯網技術、智能化技術設施設備的應用,提升奶業生產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培育知名品牌提升產品聲譽

西域春、天潤、花園、麥趣爾、新農、西牧、瑞源……如今,叫得響的涉乳企業越來越多。

據瞭解,全區目前上市乳品企業達到4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2家。2017年,全區乳製品產量達到58萬噸,產品系列不斷豐富,共有40餘個品牌的160餘種產品,年銷售額近60億元。

新疆天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乳業)成立於2002年,一直把品牌建設作爲企業發展的關鍵。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天潤乳業已擁有“天潤”“佳麗”及“蓋瑞”等品牌,公司將“天潤”作爲核心品牌;將“蓋瑞”“佳麗”等作爲副品牌,實施品牌差異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積澱,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獲得較好的口碑,形成一批穩定忠實的客戶。

“企業打造品牌,質量是重中之重。”天潤乳業副總經理蘆明明說,內地消費者普遍認爲新疆環境好,奶源好,所以對新疆牛奶會格外關注,對產品的質量安全等方面更爲關切,因此新疆乳企要立足,更要把確保產品質量放在首位。

“今後,乳品企業要加強品牌建設,穩定疆內市場,開拓疆外市場,發揮資源環境優勢,打好地理標誌牌。積極打造外向型奶業,研發新特產品,培育名優品牌,全面提升新疆乳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齊新林說。

朗青畜牧多元融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新疆經濟報訊(記者宋雅文 熱依達報道)乾淨平整的柏油路、纖長嫩綠的青草地,以及高低錯落的樹木……在昌吉市濱湖鎮,新疆朗青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青畜牧)的觀光牧場,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養殖業的刻板印象,這裏處處體現着“綠色”“科技”的印記。

6月28日,在朗青畜牧的擠奶大廳裏記者看到,奶牛們悠閒地站在現代化擠奶裝置面前,牛奶通過全自動擠奶機汩汩流入密封罐內,經過殺菌處理後,新鮮的牛奶會收集到製冷罐內,再進行製冷處理。

“我們一次可以同時給32頭牛擠奶,一天達到300多頭牛,日產量在10噸左右,剛擠下的牛奶會立即進入製冷缸製冷到4攝氏度以下保存。”朗青畜牧副總經理仲海蛟告訴記者,朗青畜牧成立於2002年,奶牛存欄量已由最初的80頭髮展到了1100頭,目前已研發了34個品系產品,年產量3600噸,產值達1400萬元。

對於一個乳企來說,乳品質量是生命線,朗青畜牧一直把乳品質量作爲企業發展的核心,作爲自治區級奶牛標準化示範企業,公司也是自治區級學生奶奶源基地。

“爲了保證牛奶品質,公司從源頭抓起,所有的飼料均爲優質苜蓿,這樣飼養的牛既提高牛奶產量,又相應提高了牛奶的蛋白含量。”仲海蛟說。

如今的朗青畜牧不再僅僅從事奶牛、肉牛的養殖,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該公司已經由傳統養殖企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養殖企業發展,進而轉型升級成爲集標準化養殖、生產、乳製品加工、農村休閒旅遊、科普教育爲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型企業。

“2016年,我們公司首次把牛奶的生產加工過程,作爲一種觀光資源與第三產業結合起來,打造出休閒觀光牧場,吸引城市居民瞭解奶牛歷史與文化、品種與飼養、營養與健康、農業種植等科普知識,滿足人們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需求和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仲海蛟介紹。

目前,朗青畜牧建立了奶牛科技館、奶牛公園、果蔬採摘園等完善的各項三產服務設施,並向公衆開放,通過科普展示、萌寵互動、DIY製作、牛奶品嚐、親子採摘等活動。不僅增強了企業的品牌影響力,還拉動乳製品30%的銷售額,促進了第二、三產業的協同發展。

“如今,朗青畜牧已經接待遊客4萬多人次,未來我們還要建立一座世界一流的轉盤式的擠奶廳,吸引更多遊客來這裏遊玩、觀光、學習知識,爲區域奶業振興起到積極的宣傳、推動作用。”仲海蛟說。

新疆特色奶業前景光明

新疆經濟報訊(記者王興瑞報道)記者從自治區奶業辦公室瞭解到,新疆馬、驢、駱駝資源豐富,存欄數分別爲94.8萬匹、46.8萬頭和19.4萬峯,均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圍繞這些畜種發展的特色奶業不斷亮相市場,成爲奶業新寵。

6月28日,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旺源生物)董事長助理劉姍姍說,目前,該公司的駝奶產品產值已經達到兩億元,每年向當地牧民收購駝奶3000噸。

阿勒泰地區的牧民有養殖駱駝的傳統,隨着產業化開發步伐加快,以前只作爲農牧民自用的駝奶走向了廣闊市場。“產業發展帶動牧民養駝積極性不斷提升的同時,市場對駝奶產品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劉姍姍說,8年前,旺源生物每年收購的駝奶產品不過100多噸,隨着公司對駝奶的需求增大,不少牧民紛紛擴大養駝規模,奶源因而得到了保障。同時,市場培育也一點點跟進。剛開始,全國除了少數牧區,大部分城市的消費者對駝奶產品十分陌生,在公司不斷地開拓和宣傳下,現在,旺源生物的20種駝奶產品已經銷售到了全國絕大部分省區市。

“我們開設了660多家專賣店,還在各大商超開設了800多個專櫃。”劉姍姍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駝奶產品市場潛力廣闊,公司正在建設駝奶化妝品車間,利用駝奶中提取出來的乳清蛋白,製作面膜、護膚品等,將來投入生產後,產值有望超過現有的駝奶產品。

近年來,在“中國毛驢之鄉”嶽普湖縣,驢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驢奶產品因此不斷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位於該縣的新疆玉崑崙天然食品工程有限公司就致力於驢奶製品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公司的驢奶產品年產值達2000萬元。”該公司董事長張明說,驢奶產品前景很好,但因爲產業化開發相對較晚,因此市場還需要逐步培養。

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因爲新疆巴里坤花麒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帶動,當地農民依靠驢奶增收明顯。按照目前市場價格和驢奶的產量,一頭母驢一年可爲養殖戶帶來1萬元的收入。記者瞭解到,目前,驢奶已被開發出各類驢奶粉、驢奶飲料、滅菌鮮驢奶等多種產品。新疆很多驢奶加工企業已開始構建穩定的生產基地,進行科學有序的規模化養殖。

不僅如此,新疆在大力發展馬產業的過程中,馬奶也吸引了不少企業的目光,並逐步推出了酸馬奶、馬奶酒等產品。此外,一些企業還加入到羊奶產業化開發中,以期在龐大的奶業市場中分一杯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