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來源: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黎雲 黎香朝 吳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潛艇被稱爲“大洋殺手”,潛艇上的聲納被稱爲潛艇的耳目。聲納兵,則是在恰當的時間點給艇長送上最重要信息的人。潛艇出得去、藏得好是基礎,打得贏是關鍵,而聲納是這一切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張磊,就是這樣一名聲納兵。堅守聲納戰位23年,張磊先後參與某型潛艇實射戰雷、戰備巡航、系列演習等30多項重大任務,多次立功受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天生就是幹聲納的料。”23年前,潛艇學院教員這樣評價張磊。什麼樣的人才是天生幹聲納的料?就是能聽到很多人聽不到的聲音。張磊就具備這樣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第一次聽音考覈,當其他人還在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的時候,張磊已判別出了考覈的10個噪聲目標。但張磊不滿足,繼續苦練聽力。耳機長時間塞在耳朵中,張磊的雙耳發炎流膿,他換上大耳機接着聽,聽壞了3臺錄音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考覈時,數百個噪音目標,張磊平均數秒判讀一個,無一差錯,耗時遠遠低於訓練大綱規定的判讀時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憑着“秒殺”的絕活,張磊連年獲得基地聽音比武第一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有人認爲聲納兵的工作枯燥乏味,但張磊卻不這麼認爲。“我們以爲大海就是海水海浪,其實海底是很熱鬧的。”張磊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張磊對聲音的敏感已經化到骨子裏。每次喫飯,他都會早早回到班裏,眯縫着眼睛,聽着宿舍門前的腳步聲,一個一個甄別過往的戰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多年來,張磊參與實射了100多枚次水中武器,沒有一次誤判或丟失目標,被基地官兵譽爲“潛艇順風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次,在一場“背靠背”潛艦對抗演練中,演練現場突然多出了一艘觀摩艦,這讓所有人員都一籌莫展:艦型相同、主機相同、轉速相同、槳葉相同……一切都相同,這讓潛艇聲納兵怎麼斷定哪個是要攻擊的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戰鬥已經打響,一旦判斷失誤這場對抗就將以失敗告終。該鎖定哪個?到底該攻擊哪個?在場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張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張磊冷靜地戴上聽音耳機,鷹隼般的雙眼緊緊盯着聲納顯示屏,指尖不停地在腿上敲擊着信號。疊加雜亂的數十種“信號”聲,就像一個巨大的信號迷宮。在外人眼中這些無規律的“信號”如同刺耳的噪音,但此時的張磊卻像在聽一首優美的樂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從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信號中抽絲剝繭,張磊“揪”出了有用“信號”,迅速鎖定了目標,他興奮地說:“就是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魚雷呼嘯而出,精確命中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場漂亮仗背後,是張磊20多年孜孜不倦、不懈努力的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那年秋天,基地聲納專業比武不期而至。比賽要求參賽隊員在160個噪聲目標中,以最快速度判出噪聲目標的艦型、主機類型、轉速。經過6輪的較量,最後剩下張磊與曾睡上下鋪的劉尊綱難分伯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挑選比武範圍外的噪聲目標,加試一輪。”聽音室內,參加比武的50多名選手圍攏過來,目光都聚焦在這最後的較量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工作人員按下錄音機播放鍵,現場一片寂靜,氣氛幾乎凝固。數十秒後,兩人幾乎同時脫口而出,張磊一轉不差地答出了主機類型和轉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許多人眼中,這一轉並不影響大局,大家都認爲只要能夠精確判斷出艦型目標,實戰中就沒有問題。但在張磊眼中,戰場上的“一轉”之差,恰恰就是勝負的關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日積月累的訓練和一次次重大任務的錘鍊,讓張磊成了基地乃至海軍、全軍的“聲納專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次任務中,張磊突然發現揚聲器中多出許多雜亂的“噼啪、噼啪”聲,這一現象引起他的高度警覺。但隨艇專家檢測後認爲,聲音是淺海聲場環境影響所致,不屬於設備故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面對權威意見,張磊主動找到專家探討,共同分析,最後一直諮詢到上級業務部門。後來,經廠家排查發現,是一條電纜內芯鬆脫自激造成的設備故障。排除故障後,專家們對這名“兵專家”豎起了大拇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5年,張磊轉崗爲聲納專業教練員,他把多年來積攢的筆記心得,結合上千天的出海經驗,連續製作了40多套多媒體教程……他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傾囊相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戰場上只有精準的判斷,沒有差不多。”張磊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大洋深處,因爲張磊和戰友們的存在,使潛艇擁有了一雙打得贏的“順風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486973871887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