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採寫:崔璨 杜豔 陳熊海 張瑋 徐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統籌:任笑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處原副處長範華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生命詮釋檢察信息化的“工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檢察機關自主研發的30多個應用系統,凝聚了範華富的全部心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坪山區“雙精準”扶貧陸河縣6個相對貧困村後,王明喜又兼任精準扶貧工作組成員,積極協調、統籌精準扶貧工作,截至2018年底,坪山區幫扶陸河縣6個貧困村已使用幫扶資金2478萬元,共開展扶貧項目99個,脫貧488戶、1809人。

"\u003Cp\u003E在全省上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嶄新面貌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爲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展示新時代廣東公務員隊伍精神風貌,激勵廣大公務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省委和省政府決定,授予68名同志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授予40個單位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其中深圳有6個人3個集體獲榮譽稱號。深圳受表彰的公務員中,有在工作中努力創新的業務能手,有奮鬥在治水和扶貧一線的尖兵……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僕爲人民的本色,展示了特區公務員的時代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採寫:崔璨 杜豔 陳熊海 張瑋 徐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統籌:任笑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處原副處長範華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生命詮釋檢察信息化的“工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檢察機關自主研發的30多個應用系統,凝聚了範華富的全部心血。2017年11月30日17時,一顆孜孜以求“科技強檢”的心臟停止了跳動,被稱爲“範鐵錘”的範華富在52歲第一天,突發疾病去世。遺體告別儀式上,很多人專程從北京、成都、西藏、日本趕來,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廣東省檢察院案件管理和技術部門都專程派代表前來弔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6年出生的範華富1984年考入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軟件系,1992年進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去世前任檢察技術處副處長。“他是檢察機關中,對檢察業務與信息技術融合最熟悉、最瞭解的專家”,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副巡視員、技術處原處長萇偉力這樣評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範華富參與的衆多檢察信息化項目中,最爲人稱道的莫過於他與技術團隊用心打磨的匠心之作——案管2.0系統。2012年4月,最高檢派出技術、案管和十條業務線共30人的調研考察組對該系統進行爲期一週的考察調研,此時,該系統已在深圳檢察機關兩級院運行了8年,流轉了20多萬案件。9月,最高檢決定以深圳市檢察院“案件管理系統”爲基礎,研發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範華富成爲項目組技術核心成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年當中,他奔波於深圳、成都、北京等地,幾乎每個月出差兩三次,一頭紮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的開發、部署和培訓工作之中。該軟件作爲全國四級檢察機關使用的信息系統,實現了案件信息從基層院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互聯互通,對全國四級檢察機關所有執法辦案活動動態監督,極大提高了檢察工作現代化水平。2015年,範華富因此榮立最高人民檢察院頒發的個人一等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市水務局水污染治理處主任科員黃晉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甘做黨和人民需要的“螺絲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共產黨員和公務員,我們應該甘做黨和人民的‘螺絲釘’。”這是黃晉波在發言時提到最多的一句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剛調任水務局時,適逢深圳全面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提出要在3—4年內補齊幾十年城市快速發展的歷史欠賬,任務之重可想而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短短2年時間,他走了無數條深圳大大小小的黑臭河流,參與籌備了50餘次市級治水攻堅工作例會,撰寫的60多篇水污染治理工作報告多次得到市領導批示,爲推動深圳水環境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起到了積極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年來,黃晉波從未休過一次完整假期。長時間伏案寫作,讓他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頑症,但他仍堅持奮戰在工作崗位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全市水環境整治取得突破性進展:146個水體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河流水質全面好轉,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穩定消除黑臭;深圳河河口斷面水質達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鹽田區鹽田街道辦事處副調研員戴浩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急村中所急,讓貧困戶減少2\u002F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鹽田區的對口幫扶村,蒲田村地處偏僻,村落零散,山高坡陡,是鹽田區精準扶貧對口省定貧困村中交通最不便、條件最艱苦、工作最難開展的貧困村。戴浩洋卻在此紮根兩年,將曾經地多人少、基礎設施非常落後的貧困村改造成現如今道路互通、產業定位準確、貧困戶減少三分之二的嶄新面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戴浩洋自2003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辦事處工作。2016年,戴浩洋擔任鹽田街道辦事處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並主動申請赴河源市東源縣曾田鎮蒲田村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在扶貧期間,戴浩洋安安分分做新來的“村中人”,急一切村中所急之事——聽取村委會幹部情況介紹,查閱大量資料,走村入戶與貧困戶交流,瞭解當地的生活習俗和村民經濟來源,認真傾聽貧困戶心中的困擾和期許。同時,戴浩洋在扶貧期間還主動推動實施“修路興村”工程,並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定高山鄉村生態旅遊爲蒲田村產業脫貧主要方向,鼓勵村民積極支持和參與旅遊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他的努力推動下,精準扶貧取得較好成績,兩年來共申請和利用扶貧資金427萬元,開展23個扶貧項目,推動22戶貧困戶77名貧困人員順利脫貧,實現了5個“100%”:村內自然村互通道路100%硬底化、村內居住人員100%使用上乾淨安全自來水、符合條件貧困人員100%納入社會保障、100%可開發貧困戶有了生產發展主導產業、鄉村保潔覆蓋率達到1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坪山區坑梓街道辦事處勞動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明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扶貧招商“跑斷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一名黨員,一名扶貧幹部,我就有責任、有義務做好扶貧工作,讓他們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從2014年9月來到陸河開展扶貧工作時,王明喜就不斷提醒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進駐汕尾市陸河縣開展幫扶工作後,他就面臨艱苦的工作環境,坪山、陸河產業共建園區更是一片“荒山野嶺加墳墓”的局面。爲了儘快取得突破,王明喜經常放棄週末休息不回深圳,而是留在陸河繼續工作;也經常利用休息日到企業上門招商,主動對接投資企業,招商足跡遍佈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東莞等地。在坪山、陸河兩地共同努力下,成功引進比亞迪等大型企業,共建園區也從最開始的零產值到2018年實現產值破百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坪山區“雙精準”扶貧陸河縣6個相對貧困村後,王明喜又兼任精準扶貧工作組成員,積極協調、統籌精準扶貧工作,截至2018年底,坪山區幫扶陸河縣6個貧困村已使用幫扶資金2478萬元,共開展扶貧項目99個,脫貧488戶、1809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爲自己能夠加入到這份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的扶貧工作當中感到驕傲和自豪,在以後的工作當中,我也會繼續秉持這份信念,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這是王明喜的莊嚴承諾,也是他工作的座右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圳市總工會職工服務部主任科員周海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被譽爲“行走的工會指導手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起周海彬,同事們稱他爲“工會好大腦”,基層工會工作者說他是“行走的工會指導手冊”,他卻認爲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一枚工會工作的“螺絲釘”。工作14年,他先後指導過深圳數十家大型企業職工直選建立工會,參與處理了多起應急事件,並在推進智慧工會中提出創新性設計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0年,周海彬發現,一些企業工會民主建會沒有真正落實,有的工會主席甚至是由資方指定,難以代表職工利益,導致工會脫離職工羣衆。“處在勞資矛盾多發期的深圳亟需解決這個問題。”隨後,周海彬開始思考如何建立職工可信賴的“職工之家”,提出了“民主選舉、規範運作、向職工負責”的建會建議,參與推動工會組建由強調數量到強調質量轉變,使規範化民主建會成爲一種常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初企業管理層不配合,職工認爲麻煩、複雜,還有不少誤解和質疑。但經過我們反覆溝通,勞資雙方都明白了推動規範化民主建會的原因和意義。”周海彬說。此後,富士康、沃爾瑪、日立金融、鹽田國際等數十家重點企業完成了規範化民主建會。而2012年至今,深圳進行規範化民主選舉的工會超過3萬家(次),培育了示範工會500餘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深圳工會開始建立信息化系統,推行工會會員服務卡。周海彬憑着多年來對工會工作的理解,創新性地提出“菜單式”培訓系統建設方案、會員實名認證方案及建設與“星級職工之家”掛鉤的會員服務體系等方案,受到廣泛認可。2017年11月,深圳市工會會員服務卡正式發行,成爲廣東省第一張實名制工會會員服務卡。\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668629303956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