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王權傾倒,各地豪強軍閥羣雄逐鹿,夢想着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三國曆史上大大小小几十個軍閥中,只有一人在三國初期手握統一大勢,結果卻淪爲了千年的笑柄,此人即是袁紹。

三國時期最大的臭棋簍子!網友評價:換自己都比他做得好!

袁家在漢朝末年權勢熏天,四世中有五人官拜三公,進入東漢最高權力圈子,風光至極。袁紹本人在青年時期亦有豪傑風采,在國家傾頹的大勢之下,袁紹在豪族士人圈子裏是出了名的“英雄”,好養盡命的死士,也與當時很多思想激進的文人狂士稱兄道弟,其中就有之後號令天下的“奸雄”曹操。

三國時期最大的臭棋簍子!網友評價:換自己都比他做得好!

最後大敗袁紹的曹操

宦官與外戚亂政,讓袁紹登上了政治舞臺,有了兵權。董卓以“匡扶漢室”爲由被宮中小人自西北調回長安,又劫持皇帝殘暴無道,袁紹舉起了反董聯軍的旗幟,全國諸侯起兵反董無人不打袁家旗幟。待機會成熟,又將當時全國最富饒的幽州冀州(今河北與河南北部)收入囊中,風頭正勁,袁紹生平最燦爛的時刻莫過於此,全國百姓也都對這位袁氏英雄敬佩有加,一觀天下,有誰可以爭鋒?

三國時期最大的臭棋簍子!網友評價:換自己都比他做得好!

袁紹佔據當時最豐饒的土地,風頭一時無兩

可此後的袁紹接連犯錯,把自己的大優局面徹底葬送:

首先,沒有認識到當時軍閥眼裏的“燙手山芋”——漢獻帝劉協的作用,將其隨意地驅走。讓當時自己的“小弟”曹操撿了個大便宜,從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與名義上的主動。

三國時期最大的臭棋簍子!網友評價:換自己都比他做得好!

漢獻帝劉協

其次,對手中的良將謀士使用不當,被曹操評價爲“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而能與郭嘉一併高下的沮授;剛正不阿,屢出奇策助袁紹平公孫瓚的田豐;滿腹經綸如仙人般智慧,隨後在曹操手下大顯光芒的許攸,都沒有得到重用。號稱“河北四庭柱”的良將,也在袁紹手下無法發力:顏良、文丑武力冠絕一時卻遇上了刀長馬快,絕活拖刀計的關公,抱憾離世;智將張郃與猛將高覽(後死於趙雲之手)也在戰爭中不得已投奔曹操,無法盡用人才,是袁紹的最大弊病。

三國時期最大的臭棋簍子!網友評價:換自己都比他做得好!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

最後,袁紹連自己的兒子都無法管理。官渡敗於曹操的袁家,在袁紹死後一分爲三,河北基業被三個庸才兒子葬送的一乾二淨,實在是可惜。

正如曹操對袁紹的評價:“吾知紹之爲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爲吾奉也。”袁紹爲人確實正氣豪爽,但以帝王的標準來看,實在差的太多,這也就是爲什麼天時地利加身的他仍會在三國亂世中一敗塗地的原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