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山东人把杂粮面用水和成糊状,在鏊上摊薄薄一层,烙成饼,叫“煎饼”。但韩城人用同样的工艺做出来的薄饼,却不叫煎饼而称“zhā子”。

为什么称“zhā子”?一种食品的诞生,总得有一个能用文字书写的名字。但多年来,却一直找不出个恰当的汉字来表述。近来通过对韩城美食的研究,我慢慢悟出了一些饭菜的命名规律。即有的是以制做过程命名,如馇饭;有的以其成品形状命名,如油层馍;有的以制做器具命名,如甑糕;有的以制做原料命名,如米儿面等等。那么本文要说的“zhā子”究竟以什么命名呢?经过反复琢磨,突然茅塞顿开,它竟是以食用过程命名。因为它制做成熟后,由于呈圆形,薄而又大,要往餐桌上端,必须折叠起来,才能放入盘子之中;吃的时候,也必须折起来吃,所以,我们的前人便给它起了名字,就叫“折(zhé)子”。但为什么现在念成了“zhā子”?一是“zhe”的发音不如“zha”方便,时间一长,以讹传讹,就读转音了。二是汉语从古到今,从书写到口音,都存在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从念“zhé”到“zhā”,正是这一演变的反映。“折”后的“子”字是个语气助词,并不表示什么意义。在汉语中,用一个字去表述一件事物,发音比较突兀,后面加上一个轻声“子”,在读音上是个缓冲,说起来好说,听起来也好听。以此原因,汉语名词多以“子”为助词,如牧民用的“鞭子”,农民用的“碾子”,工人用的“凿子”,商人用的“铺子”,金融用的“银子”,学生用的“本子”,以至我们的许多饭食名称,也是以“子”为助词,如合子、包子、粽子、卷子等等。

在考证了“折子”的名称后,再说说它的制做与吃法。

“折子”的做法与“煎饼”虽大致相同,但仍有自己的特点,它使用小麦面做面浆,因为小麦面含蛋白质多,做成的成品薄、筋,吃起来也韧性十足。其次,在和面浆时,要掺入剁碎的花椒叶或韭菜,闻起来、吃起来均香味浓郁。再加点食盐,一可增加其筋度,二可调动味觉的感受。

制做的时候,将鏊在火上烧热,擦上食油,然后舀一勺面浆倒入鏊中心,双手持鏊耳,转圈倾斜,让面浆向四周流散。以此原因,农村人把制做折子不叫做折子,而称“摊折子”或“泛折子”。尤其是用“泛”字,非常贴切而形象。

“折子”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两个环节。一是“泛”,它不像其他地方的人做煎饼,把面浆倒在鏊子上,用一个小刮板往四周刮,而是全凭手腕功夫,双手持鏊耳,迅速转动并调节倾斜角度,使面浆快速泛开,慢了面浆就会凝固。所以,高水平的厨师泛出来的折子薄而均匀,饼型规整,易熟,口感也好。

二是火力的控制,火不能太大,否则会将饼面烧焦;但火也不能太小,太小了难以熟透。

吃的时候有两种吃法。一是蘸着蘸料吃。农村传统的蘸料多为热油泼蒜泥(当然也离不开辣椒面),用醋稀释后每人盛一小碟。第二种吃法是就凉菜吃。过去的凉菜,多为凉拌豆芽、凉调淖菠菜或莙荙。当然也有人出洋相,我便为其中之一。小时候由于爱吃面条,母亲偶尔做一顿折子,不太想吃,但又不能不吃,于是,便让母亲将其切成宽面条状,调上调料当面条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