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山東人把雜糧面用水和成糊狀,在鏊上攤薄薄一層,烙成餅,叫“煎餅”。但韓城人用同樣的工藝做出來的薄餅,卻不叫煎餅而稱“zhā子”。

爲什麼稱“zhā子”?一種食品的誕生,總得有一個能用文字書寫的名字。但多年來,卻一直找不出個恰當的漢字來表述。近來通過對韓城美食的研究,我慢慢悟出了一些飯菜的命名規律。即有的是以製做過程命名,如餷飯;有的以其成品形狀命名,如油層饃;有的以製做器具命名,如甑糕;有的以製做原料命名,如米兒面等等。那麼本文要說的“zhā子”究竟以什麼命名呢?經過反覆琢磨,突然茅塞頓開,它竟是以食用過程命名。因爲它製做成熟後,由於呈圓形,薄而又大,要往餐桌上端,必須摺疊起來,才能放入盤子之中;喫的時候,也必須折起來喫,所以,我們的前人便給它起了名字,就叫“折(zhé)子”。但爲什麼現在唸成了“zhā子”?一是“zhe”的發音不如“zha”方便,時間一長,以訛傳訛,就讀轉音了。二是漢語從古到今,從書寫到口音,都存在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從念“zhé”到“zhā”,正是這一演變的反映。“折”後的“子”字是個語氣助詞,並不表示什麼意義。在漢語中,用一個字去表述一件事物,發音比較突兀,後面加上一個輕聲“子”,在讀音上是個緩衝,說起來好說,聽起來也好聽。以此原因,漢語名詞多以“子”爲助詞,如牧民用的“鞭子”,農民用的“碾子”,工人用的“鑿子”,商人用的“鋪子”,金融用的“銀子”,學生用的“本子”,以至我們的許多飯食名稱,也是以“子”爲助詞,如合子、包子、糉子、卷子等等。

在考證了“摺子”的名稱後,再說說它的製做與喫法。

“摺子”的做法與“煎餅”雖大致相同,但仍有自己的特點,它使用小麥面做麪漿,因爲小麥面含蛋白質多,做成的成品薄、筋,喫起來也韌性十足。其次,在和麪漿時,要摻入剁碎的花椒葉或韭菜,聞起來、喫起來均香味濃郁。再加點食鹽,一可增加其筋度,二可調動味覺的感受。

製做的時候,將鏊在火上燒熱,擦上食油,然後舀一勺麪漿倒入鏊中心,雙手持鏊耳,轉圈傾斜,讓麪漿向四周流散。以此原因,農村人把製做摺子不叫做摺子,而稱“攤摺子”或“泛摺子”。尤其是用“泛”字,非常貼切而形象。

“摺子”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於兩個環節。一是“泛”,它不像其他地方的人做煎餅,把麪漿倒在鏊子上,用一個小刮板往四周刮,而是全憑手腕功夫,雙手持鏊耳,迅速轉動並調節傾斜角度,使麪漿快速泛開,慢了麪漿就會凝固。所以,高水平的廚師泛出來的摺子薄而均勻,餅型規整,易熟,口感也好。

二是火力的控制,火不能太大,否則會將餅面燒焦;但火也不能太小,太小了難以熟透。

喫的時候有兩種喫法。一是蘸着蘸料喫。農村傳統的蘸料多爲熱油潑蒜泥(當然也離不開辣椒麪),用醋稀釋後每人盛一小碟。第二種喫法是就涼菜喫。過去的涼菜,多爲涼拌豆芽、涼調淖菠菜或莙薘。當然也有人出洋相,我便爲其中之一。小時候由於愛喫麪條,母親偶爾做一頓摺子,不太想喫,但又不能不喫,於是,便讓母親將其切成寬麪條狀,調上調料當面條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