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听村子里的人说过,孙村长对一些事情有另外的建议,不想,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就被王支书的老婆给了几耳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虽然,村子里有三个人管,可是,看明白了的人都知道,其实,孙村长和土文书不过是王支书的附属品。

"\u003Cp\u003E小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很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一个丫字形,人就分布在这丫字形的三条沟儿里。上边的两条沟儿,在出口的地方,有个偌大的坪坝,两条沟儿下来的水,就在这个地方交汇了。从这个坪坝下去,两边的山渐渐的向一块靠来,沟儿里除了流淌的河水外,几乎没有什么坪坝或者土地,所以没有什么人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人家,主要居住在这个偌大的坪坝里,和坪坝上去的那两条沟儿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山,并不峻高,很是柔和,绵延相连,拥抱着小村和小村里的人家。山上,长满了各种的树木,以松树,青?6?1树,桦树,栗子树多。春天的时节,山上蕴藏着绿意的时候,到处都盛开了花儿,以野桃花为多,有洁白的,粉红的,让山野里充满了生机。夏天,群山就在绿色中,秋天,山是彩色的了,山野里,有许多的野果子成熟了。冬天,山上的树木落了叶子,虽然萧条,可是,落雪了后,群山就呈现出各种形状,精致特别的美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河水并不大,是小河,但是,河水很清澈,河里有鱼儿,以麻鱼和泥鳅为多,味道很是鲜美。河水,时儿在乱石滩间,时儿在青草夹持下流淌。有时平缓,有时湍急,在湍急的地方,就有很大的水潭,潭里的鱼儿更多,潭水泛着泡沫,夏天里,这些水潭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小河边,有些地方,生长了茂密的野柳,柳下有草坪。有些地方,生长着密密的芦苇,像绿墙一样,依着小河,使得小河的水越发的清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小河边,有公路,路是坑洼的泥巴路。有田地,土地并不肥沃,是沙石地,但是,却长玉米,黄豆,洋芋,而且长的特别的好,产量很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群山怀抱着小村,小河滋润着两岸的田地,田地里的庄稼,养育了小村一代代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小村里,在两条河交汇的坪坝处,居住着密集的人家,形成了一个院落。在坪坝上去的两条沟儿里,人家居住的比较分散,都选择了好的地方,根据地势修建了房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里人家的房屋,几乎都是土墙黑瓦的房子。门前有院落,院落旁边有果树,给人的是田园的气息,觉得小村的人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居住的环境都富有韵味,生活的一定也像诗一样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面积很大,但是,大多数都被群山占据。所以,小村的土地并不广阔。在并不广阔的土地,养育着小村的二三百口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里的人的历史无法考证,大多都不是这个小村的 长处居民,大多都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从各个地方逃难来到这个地方,然后,搭建了简陋的房屋,开辟了土地,就在这里生根,发芽,然后开花,就一代代的延续,到了现在。所以,小村的历史上,似乎也就没有出过什么达官贵人,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只是到了后来,出了几个吃皇粮的,但是,都混的不怎样显赫,有搞经济工作的,有在供销社工作的,有教书的。但是,都在乡镇的一级混,都没有什么大的名堂。虽然出了几个当兵的,但是,在部队混了几年后,也没有混出什么大的名堂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小村的人,几乎就是农民,靠土地吃饭,靠环抱着小村的山吃饭。他们延续了祖辈的憨厚,淳朴的性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优美的环境,如此美丽的小村,如此生活着的小村人。读了一些书,有些文化的人,也许就会在心里想,这不是人们渴求的世外桃源吗?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那种最理想的生活状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许,这环境有陶渊明笔下的那种意境,可是,人事,却让人感觉到,这与陶渊明笔下渴求的意境根本没有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小村,是有小村的一些官员管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官员,在小村人的嘴里,出现最多的是王支书,孙村长,土文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个人当中,孙村子年龄最大,土文书年龄最小,都是中年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个人当中,王支书的经历比较复杂一些,在村子里,的确是个能人。做过生意,开过车,也就是什么能挣钱就做什么。王支书能干,媳妇也能干漂亮,不但是王支书的贤内助,有的时候,还能给王支书出谋划策去做一些事情,显示出女人的能干和精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村长,是个憨厚人,如过不是村长,的确和村子里其他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也具有村子里农民身上所有善良,和蔼,淳朴,本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土文书,人年轻些,去镇子上读到了初中毕业,肚子里算是有点儿文化,而且,在村里来说,在他这个年龄的人,就算他文化水平最高,而王支书和孙村长的文化都不怎样高,村里的工作,不仅仅要靠脑筋,动动嘴,很多的时候还需要能写写画画的人,出个什么告示,开个什么证明,给上边报个什么材料,填个统计表的,都需要有文化的人,而这工作非他莫属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遗憾的是,因为村子里偏远,贫穷,土文书的家庭条件也一般,人到了三十了,也没有找到媳妇。先前也曾经找了个,开始好好的,可是,说变就变没有跟他,而是嫁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了。从这以后,就没有听说土文书找过媳妇,一晃年龄大了,更找不到了。于是,在三个村官里,他是个光杆司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没有当支书前,曾经搞过村里的工作,后来,见村上的工作没有什么搞头,听说外边能挣钱,就去外边挣钱了,去挣了几年前就回来了。回来后,也的确是挣了些钱,也许感到,人仅仅有钱还是不行的,于是,又准备开始搞村里的工作。有他的经济实力,有他在村子里的人际实力,凭借他曾经搞过村里的工作,对这工作的熟悉的实力,王支书轻而易举的就把在任的支书在换届的时候给干掉了,当上了村子的支书,成了村子里的领路人,父母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村长当村长没有什么悬念。他本就是村长,那被王支书干掉的支书想支书当不成了,想竞争村长,无奈村民没有投他的票,而是依旧投了孙村长的票。也许,村长里人骨子里的善良,纯朴,本分,老实,孙村长都具备,觉得被王支书干掉的支书,与人们内心的里的希望还有差距,就依旧选择了孙村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这么上任后,他们也就在这美丽的像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开始了他们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的行政机关,从上到下依次是中央,省级,市级,县级,镇级,村级。就像相声里戏谑的话,村级干部,还就是六级干部呢!但是,在这众多的级别的干部里,也就是村级干部不实行定时上下班,不坐班。就像那当初的正规军之外的游击队一样,哪有情况,就像那 出动,随时有情况,随时出动。他们随时上班,也随时下班,而且,想上班就上班,想下班就下班。而且,什么时候都可以上班下班,哪怕是半夜三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级机构办事,也不像其他那几级机构办事的方式方法,要什么程序,规则。在没有上边派人来监督的情况下,村级官员就是程序,就是规则。有时,就是上边排了人来,被村级干部几杯酒,或者女色的诱惑下,那些程序规则是可以改变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村级机构的事情,也不像其他那几级机构,都有大的一些事情,或者正经一些的事情,村级机构,尤其像小村这样小的几乎就不值一提,没有多少人口的村子里,哪有什么大事,或者正经一些的事情,村子里空荡荡的,满是白花花的阳光,或者连天的阴雨,风雪,只有鸡在鸣叫,狗在游荡,群山耸立,村子里寂寞的能听到时间流淌的声音。村子里,有人打架吵嘴的纠纷是事情,有的时候,谁把谁的女人搞了,或者谁的女人偷了谁也是事情,都需要村官来处理。但是,就连这样的事情往往都很少发生,就是发生了,村官也是和稀泥,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得好处,处理不下来的,就把派出所弄来。遇到这样的事情,派出所一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边罚个几百,然后再做了断,判断谁是谁非。于是,村民都精明了,尽量不去招惹事情,如果事情来了,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把事情闹大了,谁都不得好,只是钱吃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村子里的人,也都安分守己的过日子,种地,种地之外打牌喝酒,找些自己的小娱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村官呢!拔掉了笼罩在身上的村官的那点儿光坏,和普通的村民其实没有什么两样。虽然是村官,还不是要生活在村子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村子里没有事情了的时候,王支书就忙着挣钱了。大概越是有钱的人,对金钱越充满了渴望,想挣更多的钱,满足内心里许多的希冀,办许多想办的事情。孙村长,就与别的村民没有什么两样,就忙着种地了。孙村长是个闲不住的人,是个勤快人,在这点儿上,与村子里的传统相符,在孙村长的身上,寄托了小村人内心里的向往和温暖,觉得人就应该这样,勤快,本分,就应该勤劳,踏实。土文书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忙着到处找人打牌,或者喝酒。家里虽然也有地,有他的父母种,有时要用钱,就像父母要。在牌桌子上,土文书仿佛找到了家,一脸的沉稳,深情镇定,无论赢输,都能坐到心不慌,而且一脸的微笑。实在没有人玩的时候,土文书才玩一些小牌,权当是打发时间,土文书最喜欢的就是打大牌,这能带给他极大的刺激,满足。土文书的手气有好的时候,赢到手的是红花花的票子。可是,大多的时候手气都不怎样行,于是,就把向父母要的钱输了,外边还欠了许多人的帐。但是,因为没有媳妇孩子,肩膀上没有负担,输了的土文书,没有那份安神叹气,或者阴郁悲伤的样子,依旧开开心心,轻轻松松的过日子,让人反倒羡慕他活得轻松洒脱看的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里的人,曾经的日子是特别苦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村子里很美,有群山环抱,有小河缠绕。可是,却没有广阔的田地,仅仅靠小河两岸的沙石地种出来的玉米,黄豆,洋芋生活,那是吃不饱人的。于是,小村的人为了一家人能吃一口饱饭,就在山上开荒,种玉米,黄豆,麦子。种地用的是板锄,地里烧出的灰很大,一天的地挖下来,个个的脸都成了鬼脸一样,如果不听说话的声音,就让人认不出谁是谁了。庄稼种下后,还要顶着烈日锄几便的草,在庄稼快成熟的季节,害怕野兽糟蹋,还要在地边搭了人字形的草棚,夜夜去棚子里吆喝守候,直到庄稼成熟,受到了家里才放了心。为了吃一口饱饭,村子里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辛劳,流了多少的汗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头上还要承受各种的税赋,有时乡上的人来要,有时乡上的和村上的人一块来要。村民都忙着种地,吃一口饱饭,哪有时间去挣钱。就是家里的鸡下蛋,或者别的能卖钱的东西卖的那点儿钱,也就顾了油盐钱了,哪有钱交这些税赋。于是,惹恼了乡上的人,村里的官员,他们要么就捉鸡,逮猪,就像鬼子进村一样把没有钱交税赋人家的里能值钱的东西弄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的是,时间过的好快,一晃许多年过去了。那些苦叫的日子渐渐成了回忆里的心悸。现在,不用交那些税赋了。山上的地不让种了,退耕还林,吃粮有国家给,只需要在平地里种一些粮食蔬菜。而且,还时时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前些年的村官,让村民惧怕,也让村民憎恨。因为都是政策逼迫的,要完成那硬性的任务,谁也没有办法。村民不好做,村官也不好当。那么,现在不收税赋了,有的尽是给村民造福的事情,村官一定好当,一定让村民称赞,让人们打心里感激。按说现在的村官是好当了,但是,能否得到村民的称赞,感激,那还不一定。那与村官的心有关,也与村民日益增长的意识有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税赋不交了,国家的许多政策正在反哺农民,让受尽了辛苦的他们,能过上幸福,起码也像人的生活。于是,时常就有各种优惠的政策,或者实惠的事情下来。像给些粮食,救济衣服,或者一些优惠的政策下来。不过,到了村子里后,这些事情都有王支书管着,如何的办,给谁,不给谁他说了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听村子里的人说过,孙村长对一些事情有另外的建议,不想,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就被王支书的老婆给了几耳光。从此后,孙村长不再过问这些事情。因为他知道,王支书有钱,也有势,虽然他知道,自己是被村民选出来的,就应该给他们办些事情,可是,他明白,他不是王支书的对手。而土文书呢!虽然没有老婆,虽然年轻,可是,人圆滑,也许像孙村长一样明白他不是王支书的对手,所以,打开始,对王支书做的什么事情,他都不过问。王支书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做出一副很顺从的样子。落下的是不被村民骂,或者王支书给他的一些好处,有一些好处,是一些实在的东西,有些好处,是在有好的政策时给他家里倾斜,或者,给他一些权力,让掌管村里的大印,有村民来办事了,能收些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虽然,村子里有三个人管,可是,看明白了的人都知道,其实,孙村长和土文书不过是王支书的附属品。村子里,其实是有王支书一个人管着,什么都有他说了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的确也是神通广大。跑了些地方,见了许多的世面,接触了各色的人,所以,在社会上混,就像鱼得了水一样,游刃有余。在这点上,虽然是被村民选出来的,代表了村民愿望的孙村长和土文书,的确什么都不是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隔三差五的会去镇子上,拜见镇子上的领导,也去别的一些单位,尤其是派出所。而镇子上的领导下来了,派出所的来了,王支书无论多么的忙,无论在做什么,都要赶回来迎接,然后弄菜招呼。在喝酒之间增添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而有什么事情,在频频举杯,言谈说笑间就提了。这样,王支书和上边的各个部门的关系处理的特别的好,那些部门就放手让王支书做事,纵然有些事情做的让村民有意见,只要不出大乱子,想王支书利用手中的权利,给自己弄一些好处,给跟紧他的人弄一些好处,上边的领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王支书也是个像他女人一样精明,圆滑,老于世故的人。做有些事情,在事前没有人直觉,在事后有人知道,他们也总能轻描淡写的过去,或者把把责任推给找他们的人,说他们说迟了,或者什么什么样的原因,让找的人无话可说,只有在心里骂娘,或者背后骂人的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也是个知道轻重缓急的人,对那些芝麻一样小的利益,他向来是不看眼睛里,尤其是大家眼睛都能看到的东西,他是一点儿也不沾,但是,他会把这些好处,用在向他的,能为他做些事情的人身上,让这些人日后在用起来,就像狗一样听话。王支书能看上眼的,是一些大的好处,大的利益,长远的好处,长远的利益。不过,获得这些利益或者好处,他也能做到润物无声,让别人神不知鬼不觉,水到渠成一样。毕竟在村级干部里混了一些时间,毕竟在社会上混了这么些年,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人王支书没有见过呢!在获得这些大的利益长远的利益时,王支书能做到稳而不乱,他不会去做冒险的,犯法的事情,孰轻孰重他是知道,在获取这些利益的事情,王支书会把他平时结交的关系网发挥到最大化,于是,最后,也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根有据,让别人无可挑拨的获得利益的最大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尽管这样做,是要侵犯一些人的利益,损害一些人的利益,让人恨,让人骂。但是,王支书知道,那些人就是恨也罢骂也罢,是奈何不了他的。并不是他的关系网有多么强大,而是他所办的这些事情,理由了他的关系网,把这些事情办的合理合法。王支书深知,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得去牺牲别人的利益,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要利益到手了,挨些骂遭些恨都无所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村子里的人就分成了几类,一类是像狗一样跟着王支书的人,有了什么好处了,王支书也不会忘记了他们,像上边有了什么东西来了,能多给分一些,有了好的政策来了,就只给他们报,而这些人也就像吃了主人饭的狗一样,很是依顺着主人,像王支书家里有活干的,帮忙去做。王支书喜欢做大事情,经常能揽些大的活做,这些人就被招去干活,虽然工钱给的不怎么,却想着这王支书对自己的关照,也挺卖力。一类是恨王支书,骂王支书的人,他们不想像狗一样的活着,那么没有骨气的依顺着王支书, 却一方面想要公平,平等,想获取自己的利益。但是,王支书虽然沉默,却在依行动告诉他们,不依顺他,这是没有门的事情,只要他还在这个村里当支书,他就会管着村里的事情,就不会给这些人想要的好处。还有一类,是既不依顺王支书,也不恨和骂王支书的人。这些人要么是老好人,要么是痴聋哑傻。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好处,也不知道什么坏出。每天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亮了起床,起床了吃饭。能做什么了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就那么懵懵懂懂的吃几顿饭,熬到天黑了又睡觉。对这些人,要看王支书的心情了,高兴了的时候,会主动找到这些人,给送些粮食,救济的衣服。不高兴的时候,只要这些人还有吃有喝的,就不会去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王支书并不是一味能忍的人,任由别人恨或者公认开骂挑衅的人。遇到这些人,王支书就会说,小心哪一天,要修理,修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王支书毕竟是支书,是村子里的父母官,是有身份的人。而且,也深懂社会的人,他不会动手去修理的,这样不但影响他的形象,他的身份,而且,他也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添麻烦,惹祸上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有修理人的办法。他会通过很间接的办法,让被收拾的人神不知鬼不觉间被收拾,而且,还认为自己的确是错了,倒霉了,一点儿也不会怀疑到王支书身上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此,王支书平时就养成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达到了对村子里的人事都能了然于心的能力,谁有什么长,谁有什么短,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的心。如果谁对他不满,有公然的叫骂,作对的,惹得王支书不高兴了,那么,这个人的麻烦就会来了。王支书也许表面会做出笑,一副坦荡的无所谓的样子,内心里却在找这人的短处,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样,一打一个准,要把想收拾的人一下给收拾好,给修理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要在在村里推行一项政策,其实,村民大都不原意的,因为,按照王支书说的做,是要花钱的。但是,王支书说非要做不可。面对王支书的强硬,大多的村民也只有认的份了,有一个年轻一些的村民就说了些话,而且说了王支书要大力推行这件事情的原意,是因为每户王支书能从中落到一定的好处。真的是一语道破天机了,王支书听到后,心里很是恼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里也就在想这个年轻人的事情,找他的短处了。王支书是个机灵人,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年轻人有摩托,但是,却手续不全。于是,在不久后,这个年轻人兴致很高的去镇子上办事情,一到镇子上,就被派出所的碰了个正着,就以手续不全,说上边委托了派出所管镇子内的摩托车的事情,就把这个年轻人的摩托车扣了。最后,年轻人费了很大的周折,花了几百块才把摩托车弄出来。这个年轻人只纳闷一点,他没有手续多少年了,都没有遇到人查,而且,像他一样没有手续的人多了,都没有给查住,为什么偏偏就是他了。年轻人只是认为久走夜路必有鬼,偏偏这次就让逮住了,无论如何是想不到其中的内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村子里,年轻人就沉在被派出所给逮住花了许多钱的痛苦中,再没有心情去管王支书推行的事情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在心里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修理的人,不仅此一例,王支书不高兴的时候很多,村子里有几个老婆的嘴巴很厉害,大概经常说王支书怎么怎么的,让王支书听到了,奇怪的就是,从这以后,村子里无论有什么好处,绝对就没有这几家的了。有几家子,大概对王支书跟的不紧,还说了一些什么话让王支书很不高兴吧!于是,就把他们很重要的什么证给压在了家里好久,让他们想办的事情没有办成。有一个年轻的夫妇,有点儿什么东西王支书领了回来,许久没有给他们,他们打了电话问了一下,这下让王支书很不高兴,结果,是让王支书给修理的够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书修理人的情景,总让小村的人想起了黑社会的时候,或者旧社会的情景,以及电影电视上看的情景的现实版,那些老大酒足饭饱后,一边用牙签剔着牙,一边恶狠狠的说,敢给老子斗,老子让你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村长虽然是村民心中可以做主的人,被王支书控制,随着土文书的想作为却难以作为,随着王支书对村里大全的独揽,对村里让他不高兴的人的修理,村子里渐渐的就平静了许多,想说话的人少了,就是说,也是几个人悄悄的说。许多的人也就依顺了他,帮着给做些事情,或者被招去做事,因为他们心里明白,不这样做,随时可以被修理,就是不修理,许多的好处永远都得不到。最快乐的,也许就是那些吃饱了玩,玩够了睡的不懂世事的人,或者一些痴聋哑傻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利益,好处,什么也不想要,与谁也不去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子很美,村子的人很善良,纯朴。村子里的人住的是土墙黑瓦的房屋,房屋前后有树木掩映,门前有场院。家里养着狗,够是当地的土狗,有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杂色的。有鸡在场院旁觅食,或者跳上了树木喔喔的叫。有小孩子在小河里嬉戏,或者在路旁玩石子泥巴,他们在田地里劳作,田地间的小路上,有人来玩走动。四面的群山绵延着,拥抱着小村,小村里有狗叫,鸡鸣,小孩子欢快的笑声。给人的是特别悠然宁静的感觉,好像走进了梦中的世外桃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当熟悉了村子后,就知道,村子的环境,也许是梦想中的世外桃源,但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人心不古,就知道,这不是梦中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里的人,应该是和睦相处,是平等的,和周围的环境一样融洽。而在这个村子里,让人感到了残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许,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有阶级的地方,就有压迫与被压迫。在这个时代里,也许就没有真正的世外桃源,真正的世外桃源,只在人们的心中,在人们的向往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小村大多的时候,都是平静的,王支书在忙着挣钱,孙村长和大多的村民一样在辛勤的种地,土文书,忙着打牌。村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村部的大门,就被铁锁紧紧的锁着。\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710020831155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