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聽村子裏的人說過,孫村長對一些事情有另外的建議,不想,在一次喝酒的時候,就被王支書的老婆給了幾耳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雖然,村子裏有三個人管,可是,看明白了的人都知道,其實,孫村長和土文書不過是王支書的附屬品。

"\u003Cp\u003E小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很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一個丫字形,人就分佈在這丫字形的三條溝兒裏。上邊的兩條溝兒,在出口的地方,有個偌大的坪壩,兩條溝兒下來的水,就在這個地方交匯了。從這個坪壩下去,兩邊的山漸漸的向一塊靠來,溝兒裏除了流淌的河水外,幾乎沒有什麼坪壩或者土地,所以沒有什麼人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人家,主要居住在這個偌大的坪壩裏,和坪壩上去的那兩條溝兒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山,並不峻高,很是柔和,綿延相連,擁抱着小村和小村裏的人家。山上,長滿了各種的樹木,以松樹,青?6?1樹,樺樹,栗子樹多。春天的時節,山上蘊藏着綠意的時候,到處都盛開了花兒,以野桃花爲多,有潔白的,粉紅的,讓山野裏充滿了生機。夏天,羣山就在綠色中,秋天,山是彩色的了,山野裏,有許多的野果子成熟了。冬天,山上的樹木落了葉子,雖然蕭條,可是,落雪了後,羣山就呈現出各種形狀,精緻特別的美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河水並不大,是小河,但是,河水很清澈,河裏有魚兒,以麻魚和泥鰍爲多,味道很是鮮美。河水,時兒在亂石灘間,時兒在青草夾持下流淌。有時平緩,有時湍急,在湍急的地方,就有很大的水潭,潭裏的魚兒更多,潭水泛着泡沫,夏天裏,這些水潭就是孩子們的樂園。小河邊,有些地方,生長了茂密的野柳,柳下有草坪。有些地方,生長着密密的蘆葦,像綠牆一樣,依着小河,使得小河的水越發的清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小河邊,有公路,路是坑窪的泥巴路。有田地,土地並不肥沃,是沙石地,但是,卻長玉米,黃豆,洋芋,而且長的特別的好,產量很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羣山懷抱着小村,小河滋潤着兩岸的田地,田地裏的莊稼,養育了小村一代代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小村裏,在兩條河交匯的坪壩處,居住着密集的人家,形成了一個院落。在坪壩上去的兩條溝兒裏,人家居住的比較分散,都選擇了好的地方,根據地勢修建了房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裏人家的房屋,幾乎都是土牆黑瓦的房子。門前有院落,院落旁邊有果樹,給人的是田園的氣息,覺得小村的人在這樣美麗的環境裏生活,居住的環境都富有韻味,生活的一定也像詩一樣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面積很大,但是,大多數都被羣山佔據。所以,小村的土地並不廣闊。在並不廣闊的土地,養育着小村的二三百口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裏的人的歷史無法考證,大多都不是這個小村的 長處居民,大多都是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從各個地方逃難來到這個地方,然後,搭建了簡陋的房屋,開闢了土地,就在這裏生根,發芽,然後開花,就一代代的延續,到了現在。所以,小村的歷史上,似乎也就沒有出過什麼達官貴人,都是靠種地爲生的農民。只是到了後來,出了幾個喫皇糧的,但是,都混的不怎樣顯赫,有搞經濟工作的,有在供銷社工作的,有教書的。但是,都在鄉鎮的一級混,都沒有什麼大的名堂。雖然出了幾個當兵的,但是,在部隊混了幾年後,也沒有混出什麼大的名堂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小村的人,幾乎就是農民,靠土地喫飯,靠環抱着小村的山喫飯。他們延續了祖輩的憨厚,淳樸的性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優美的環境,如此美麗的小村,如此生活着的小村人。讀了一些書,有些文化的人,也許就會在心裏想,這不是人們渴求的世外桃源嗎?就是陶淵明筆下的那種最理想的生活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許,這環境有陶淵明筆下的那種意境,可是,人事,卻讓人感覺到,這與陶淵明筆下渴求的意境根本沒有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小村,是有小村的一些官員管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的官員,在小村人的嘴裏,出現最多的是王支書,孫村長,土文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個人當中,孫村子年齡最大,土文書年齡最小,都是中年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個人當中,王支書的經歷比較複雜一些,在村子裏,的確是個能人。做過生意,開過車,也就是什麼能掙錢就做什麼。王支書能幹,媳婦也能幹漂亮,不但是王支書的賢內助,有的時候,還能給王支書出謀劃策去做一些事情,顯示出女人的能幹和精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孫村長,是個憨厚人,如過不是村長,的確和村子裏其他的農民沒有什麼兩樣,也具有村子裏農民身上所有善良,和藹,淳樸,本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土文書,人年輕些,去鎮子上讀到了初中畢業,肚子裏算是有點兒文化,而且,在村裏來說,在他這個年齡的人,就算他文化水平最高,而王支書和孫村長的文化都不怎樣高,村裏的工作,不僅僅要靠腦筋,動動嘴,很多的時候還需要能寫寫畫畫的人,出個什麼告示,開個什麼證明,給上邊報個什麼材料,填個統計表的,都需要有文化的人,而這工作非他莫屬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遺憾的是,因爲村子裏偏遠,貧窮,土文書的家庭條件也一般,人到了三十了,也沒有找到媳婦。先前也曾經找了個,開始好好的,可是,說變就變沒有跟他,而是嫁到了很遠的地方去了。從這以後,就沒有聽說土文書找過媳婦,一晃年齡大了,更找不到了。於是,在三個村官裏,他是個光桿司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沒有當支書前,曾經搞過村裏的工作,後來,見村上的工作沒有什麼搞頭,聽說外邊能掙錢,就去外邊掙錢了,去掙了幾年前就回來了。回來後,也的確是掙了些錢,也許感到,人僅僅有錢還是不行的,於是,又準備開始搞村裏的工作。有他的經濟實力,有他在村子裏的人際實力,憑藉他曾經搞過村裏的工作,對這工作的熟悉的實力,王支書輕而易舉的就把在任的支書在換屆的時候給幹掉了,當上了村子的支書,成了村子裏的領路人,父母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孫村長當村長沒有什麼懸念。他本就是村長,那被王支書幹掉的支書想支書當不成了,想競爭村長,無奈村民沒有投他的票,而是依舊投了孫村長的票。也許,村長里人骨子裏的善良,純樸,本分,老實,孫村長都具備,覺得被王支書幹掉的支書,與人們內心的裏的希望還有差距,就依舊選擇了孫村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這麼上任後,他們也就在這美麗的像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開始了他們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的行政機關,從上到下依次是中央,省級,市級,縣級,鎮級,村級。就像相聲裏戲謔的話,村級幹部,還就是六級幹部呢!但是,在這衆多的級別的幹部裏,也就是村級幹部不實行定時上下班,不坐班。就像那當初的正規軍之外的游擊隊一樣,哪有情況,就像那 出動,隨時有情況,隨時出動。他們隨時上班,也隨時下班,而且,想上班就上班,想下班就下班。而且,什麼時候都可以上班下班,哪怕是半夜三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級機構辦事,也不像其他那幾級機構辦事的方式方法,要什麼程序,規則。在沒有上邊派人來監督的情況下,村級官員就是程序,就是規則。有時,就是上邊排了人來,被村級幹部幾杯酒,或者女色的誘惑下,那些程序規則是可以改變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村級機構的事情,也不像其他那幾級機構,都有大的一些事情,或者正經一些的事情,村級機構,尤其像小村這樣小的幾乎就不值一提,沒有多少人口的村子裏,哪有什麼大事,或者正經一些的事情,村子裏空蕩蕩的,滿是白花花的陽光,或者連天的陰雨,風雪,只有雞在鳴叫,狗在遊蕩,羣山聳立,村子裏寂寞的能聽到時間流淌的聲音。村子裏,有人打架吵嘴的糾紛是事情,有的時候,誰把誰的女人搞了,或者誰的女人偷了誰也是事情,都需要村官來處理。但是,就連這樣的事情往往都很少發生,就是發生了,村官也是和稀泥,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得好處,處理不下來的,就把派出所弄來。遇到這樣的事情,派出所一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邊罰個幾百,然後再做了斷,判斷誰是誰非。於是,村民都精明瞭,儘量不去招惹事情,如果事情來了,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把事情鬧大了,誰都不得好,只是錢喫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村子裏的人,也都安分守己的過日子,種地,種地之外打牌喝酒,找些自己的小娛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村官呢!拔掉了籠罩在身上的村官的那點兒光壞,和普通的村民其實沒有什麼兩樣。雖然是村官,還不是要生活在村子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村子裏沒有事情了的時候,王支書就忙着掙錢了。大概越是有錢的人,對金錢越充滿了渴望,想掙更多的錢,滿足內心裏許多的希冀,辦許多想辦的事情。孫村長,就與別的村民沒有什麼兩樣,就忙着種地了。孫村長是個閒不住的人,是個勤快人,在這點兒上,與村子裏的傳統相符,在孫村長的身上,寄託了小村人內心裏的嚮往和溫暖,覺得人就應該這樣,勤快,本分,就應該勤勞,踏實。土文書沒有事情的時候,就忙着到處找人打牌,或者喝酒。家裏雖然也有地,有他的父母種,有時要用錢,就像父母要。在牌桌子上,土文書彷彿找到了家,一臉的沉穩,深情鎮定,無論贏輸,都能坐到心不慌,而且一臉的微笑。實在沒有人玩的時候,土文書才玩一些小牌,權當是打發時間,土文書最喜歡的就是打大牌,這能帶給他極大的刺激,滿足。土文書的手氣有好的時候,贏到手的是紅花花的票子。可是,大多的時候手氣都不怎樣行,於是,就把向父母要的錢輸了,外邊還欠了許多人的帳。但是,因爲沒有媳婦孩子,肩膀上沒有負擔,輸了的土文書,沒有那份安神嘆氣,或者陰鬱悲傷的樣子,依舊開開心心,輕輕鬆鬆的過日子,讓人反倒羨慕他活得輕鬆灑脫看的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村裏的人,曾經的日子是特別苦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村子裏很美,有羣山環抱,有小河纏繞。可是,卻沒有廣闊的田地,僅僅靠小河兩岸的沙石地種出來的玉米,黃豆,洋芋生活,那是喫不飽人的。於是,小村的人爲了一家人能喫一口飽飯,就在山上開荒,種玉米,黃豆,麥子。種地用的是板鋤,地裏燒出的灰很大,一天的地挖下來,個個的臉都成了鬼臉一樣,如果不聽說話的聲音,就讓人認不出誰是誰了。莊稼種下後,還要頂着烈日鋤幾便的草,在莊稼快成熟的季節,害怕野獸糟蹋,還要在地邊搭了人字形的草棚,夜夜去棚子裏吆喝守候,直到莊稼成熟,受到了家裏才放了心。爲了喫一口飽飯,村子裏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辛勞,流了多少的汗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頭上還要承受各種的稅賦,有時鄉上的人來要,有時鄉上的和村上的人一塊來要。村民都忙着種地,喫一口飽飯,哪有時間去掙錢。就是家裏的雞下蛋,或者別的能賣錢的東西賣的那點兒錢,也就顧了油鹽錢了,哪有錢交這些稅賦。於是,惹惱了鄉上的人,村裏的官員,他們要麼就捉雞,逮豬,就像鬼子進村一樣把沒有錢交稅賦人家的裏能值錢的東西弄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的是,時間過的好快,一晃許多年過去了。那些苦叫的日子漸漸成了回憶裏的心悸。現在,不用交那些稅賦了。山上的地不讓種了,退耕還林,喫糧有國家給,只需要在平地裏種一些糧食蔬菜。而且,還時時有一些優惠的政策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前些年的村官,讓村民懼怕,也讓村民憎恨。因爲都是政策逼迫的,要完成那硬性的任務,誰也沒有辦法。村民不好做,村官也不好當。那麼,現在不收稅賦了,有的盡是給村民造福的事情,村官一定好當,一定讓村民稱讚,讓人們打心裏感激。按說現在的村官是好當了,但是,能否得到村民的稱讚,感激,那還不一定。那與村官的心有關,也與村民日益增長的意識有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稅賦不交了,國家的許多政策正在反哺農民,讓受盡了辛苦的他們,能過上幸福,起碼也像人的生活。於是,時常就有各種優惠的政策,或者實惠的事情下來。像給些糧食,救濟衣服,或者一些優惠的政策下來。不過,到了村子裏後,這些事情都有王支書管着,如何的辦,給誰,不給誰他說了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聽村子裏的人說過,孫村長對一些事情有另外的建議,不想,在一次喝酒的時候,就被王支書的老婆給了幾耳光。從此後,孫村長不再過問這些事情。因爲他知道,王支書有錢,也有勢,雖然他知道,自己是被村民選出來的,就應該給他們辦些事情,可是,他明白,他不是王支書的對手。而土文書呢!雖然沒有老婆,雖然年輕,可是,人圓滑,也許像孫村長一樣明白他不是王支書的對手,所以,打開始,對王支書做的什麼事情,他都不過問。王支書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做出一副很順從的樣子。落下的是不被村民罵,或者王支書給他的一些好處,有一些好處,是一些實在的東西,有些好處,是在有好的政策時給他家裏傾斜,或者,給他一些權力,讓掌管村裏的大印,有村民來辦事了,能收些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雖然,村子裏有三個人管,可是,看明白了的人都知道,其實,孫村長和土文書不過是王支書的附屬品。村子裏,其實是有王支書一個人管着,什麼都有他說了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的確也是神通廣大。跑了些地方,見了許多的世面,接觸了各色的人,所以,在社會上混,就像魚得了水一樣,遊刃有餘。在這點上,雖然是被村民選出來的,代表了村民願望的孫村長和土文書,的確什麼都不是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隔三差五的會去鎮子上,拜見鎮子上的領導,也去別的一些單位,尤其是派出所。而鎮子上的領導下來了,派出所的來了,王支書無論多麼的忙,無論在做什麼,都要趕回來迎接,然後弄菜招呼。在喝酒之間增添了彼此之間的感情,而有什麼事情,在頻頻舉杯,言談說笑間就提了。這樣,王支書和上邊的各個部門的關係處理的特別的好,那些部門就放手讓王支書做事,縱然有些事情做的讓村民有意見,只要不出大亂子,想王支書利用手中的權利,給自己弄一些好處,給跟緊他的人弄一些好處,上邊的領導,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睛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王支書也是個像他女人一樣精明,圓滑,老於世故的人。做有些事情,在事前沒有人直覺,在事後有人知道,他們也總能輕描淡寫的過去,或者把把責任推給找他們的人,說他們說遲了,或者什麼什麼樣的原因,讓找的人無話可說,只有在心裏罵娘,或者背後罵人的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也是個知道輕重緩急的人,對那些芝麻一樣小的利益,他向來是不看眼睛裏,尤其是大家眼睛都能看到的東西,他是一點兒也不沾,但是,他會把這些好處,用在向他的,能爲他做些事情的人身上,讓這些人日後在用起來,就像狗一樣聽話。王支書能看上眼的,是一些大的好處,大的利益,長遠的好處,長遠的利益。不過,獲得這些利益或者好處,他也能做到潤物無聲,讓別人神不知鬼不覺,水到渠成一樣。畢竟在村級幹部裏混了一些時間,畢竟在社會上混了這麼些年,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人王支書沒有見過呢!在獲得這些大的利益長遠的利益時,王支書能做到穩而不亂,他不會去做冒險的,犯法的事情,孰輕孰重他是知道,在獲取這些利益的事情,王支書會把他平時結交的關係網發揮到最大化,於是,最後,也能在合理的範圍內,有根有據,讓別人無可挑撥的獲得利益的最大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儘管這樣做,是要侵犯一些人的利益,損害一些人的利益,讓人恨,讓人罵。但是,王支書知道,那些人就是恨也罷罵也罷,是奈何不了他的。並不是他的關係網有多麼強大,而是他所辦的這些事情,理由了他的關係網,把這些事情辦的合理合法。王支書深知,人有時爲了自己的利益,就得去犧牲別人的利益,而爲了自己的利益,只要利益到手了,挨些罵遭些恨都無所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於是,村子裏的人就分成了幾類,一類是像狗一樣跟着王支書的人,有了什麼好處了,王支書也不會忘記了他們,像上邊有了什麼東西來了,能多給分一些,有了好的政策來了,就只給他們報,而這些人也就像喫了主人飯的狗一樣,很是依順着主人,像王支書家裏有活幹的,幫忙去做。王支書喜歡做大事情,經常能攬些大的活做,這些人就被招去幹活,雖然工錢給的不怎麼,卻想着這王支書對自己的關照,也挺賣力。一類是恨王支書,罵王支書的人,他們不想像狗一樣的活着,那麼沒有骨氣的依順着王支書, 卻一方面想要公平,平等,想獲取自己的利益。但是,王支書雖然沉默,卻在依行動告訴他們,不依順他,這是沒有門的事情,只要他還在這個村裏當支書,他就會管着村裏的事情,就不會給這些人想要的好處。還有一類,是既不依順王支書,也不恨和罵王支書的人。這些人要麼是老好人,要麼是癡聾啞傻。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好處,也不知道什麼壞出。每天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就是天亮了起牀,起牀了喫飯。能做什麼了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了,就那麼懵懵懂懂的喫幾頓飯,熬到天黑了又睡覺。對這些人,要看王支書的心情了,高興了的時候,會主動找到這些人,給送些糧食,救濟的衣服。不高興的時候,只要這些人還有喫有喝的,就不會去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王支書並不是一味能忍的人,任由別人恨或者公認開罵挑釁的人。遇到這些人,王支書就會說,小心哪一天,要修理,修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王支書畢竟是支書,是村子裏的父母官,是有身份的人。而且,也深懂社會的人,他不會動手去修理的,這樣不但影響他的形象,他的身份,而且,他也知道這樣做會給自己添麻煩,惹禍上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有修理人的辦法。他會通過很間接的辦法,讓被收拾的人神不知鬼不覺間被收拾,而且,還認爲自己的確是錯了,倒黴了,一點兒也不會懷疑到王支書身上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此,王支書平時就養成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達到了對村子裏的人事都能瞭然於心的能力,誰有什麼長,誰有什麼短,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的心。如果誰對他不滿,有公然的叫罵,作對的,惹得王支書不高興了,那麼,這個人的麻煩就會來了。王支書也許表面會做出笑,一副坦蕩的無所謂的樣子,內心裏卻在找這人的短處,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樣,一打一個準,要把想收拾的人一下給收拾好,給修理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要在在村裏推行一項政策,其實,村民大都不原意的,因爲,按照王支書說的做,是要花錢的。但是,王支書說非要做不可。面對王支書的強硬,大多的村民也只有認的份了,有一個年輕一些的村民就說了些話,而且說了王支書要大力推行這件事情的原意,是因爲每戶王支書能從中落到一定的好處。真的是一語道破天機了,王支書聽到後,心裏很是惱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裏也就在想這個年輕人的事情,找他的短處了。王支書是個機靈人,很快就找到了,這個年輕人有摩托,但是,卻手續不全。於是,在不久後,這個年輕人興致很高的去鎮子上辦事情,一到鎮子上,就被派出所的碰了個正着,就以手續不全,說上邊委託了派出所管鎮子內的摩托車的事情,就把這個年輕人的摩托車扣了。最後,年輕人費了很大的周折,花了幾百塊才把摩托車弄出來。這個年輕人只納悶一點,他沒有手續多少年了,都沒有遇到人查,而且,像他一樣沒有手續的人多了,都沒有給查住,爲什麼偏偏就是他了。年輕人只是認爲久走夜路必有鬼,偏偏這次就讓逮住了,無論如何是想不到其中的內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村子裏,年輕人就沉在被派出所給逮住花了許多錢的痛苦中,再沒有心情去管王支書推行的事情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在心裏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修理的人,不僅此一例,王支書不高興的時候很多,村子裏有幾個老婆的嘴巴很厲害,大概經常說王支書怎麼怎麼的,讓王支書聽到了,奇怪的就是,從這以後,村子裏無論有什麼好處,絕對就沒有這幾家的了。有幾家子,大概對王支書跟的不緊,還說了一些什麼話讓王支書很不高興吧!於是,就把他們很重要的什麼證給壓在了家裏好久,讓他們想辦的事情沒有辦成。有一個年輕的夫婦,有點兒什麼東西王支書領了回來,許久沒有給他們,他們打了電話問了一下,這下讓王支書很不高興,結果,是讓王支書給修理的夠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支書修理人的情景,總讓小村的人想起了黑社會的時候,或者舊社會的情景,以及電影電視上看的情景的現實版,那些老大酒足飯飽後,一邊用牙籤剔着牙,一邊惡狠狠的說,敢給老子鬥,老子讓你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孫村長雖然是村民心中可以做主的人,被王支書控制,隨着土文書的想作爲卻難以作爲,隨着王支書對村裏大全的獨攬,對村裏讓他不高興的人的修理,村子裏漸漸的就平靜了許多,想說話的人少了,就是說,也是幾個人悄悄的說。許多的人也就依順了他,幫着給做些事情,或者被招去做事,因爲他們心裏明白,不這樣做,隨時可以被修理,就是不修理,許多的好處永遠都得不到。最快樂的,也許就是那些喫飽了玩,玩夠了睡的不懂世事的人,或者一些癡聾啞傻的人,也不知道什麼利益,好處,什麼也不想要,與誰也不去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子很美,村子的人很善良,純樸。村子裏的人住的是土牆黑瓦的房屋,房屋前後有樹木掩映,門前有場院。家裏養着狗,夠是當地的土狗,有黃色的,白色的,黑色的,雜色的。有雞在場院旁覓食,或者跳上了樹木喔喔的叫。有小孩子在小河裏嬉戲,或者在路旁玩石子泥巴,他們在田地裏勞作,田地間的小路上,有人來玩走動。四面的羣山綿延着,擁抱着小村,小村裏有狗叫,雞鳴,小孩子歡快的笑聲。給人的是特別悠然寧靜的感覺,好像走進了夢中的世外桃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當熟悉了村子後,就知道,村子的環境,也許是夢想中的世外桃源,但是,因爲,時代的發展,人心不古,就知道,這不是夢中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裏的人,應該是和睦相處,是平等的,和周圍的環境一樣融洽。而在這個村子裏,讓人感到了殘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許,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有階級的地方,就有壓迫與被壓迫。在這個時代裏,也許就沒有真正的世外桃源,真正的世外桃源,只在人們的心中,在人們的嚮往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小村大多的時候,都是平靜的,王支書在忙着掙錢,孫村長和大多的村民一樣在辛勤的種地,土文書,忙着打牌。村民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村部的大門,就被鐵鎖緊緊的鎖着。\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710020831155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