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浙江在線8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陳瀟奕 金偉)\u003C\u002Fstrong\u003E“我走過一座橋,就從浙江來到了上海”。平滬之戀,可以從這樣一座有着將近200年曆史的古橋說起。古老的山塘橋,將山塘村分成南北兩爿,是上海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和嘉興平湖廣陳鎮山塘村的分界線,見證着兩岸祖祖輩輩村民的血緣相親、地緣相鄰,是連接滬嘉兩地的重要橋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地緣開始,平湖與上海的交融互動綿遠流長。新時代下的平湖,更是以“平滬之戀”爲主題曲,動情演繹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續寫了鄉村振興新的生動實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美麗蝶變煥新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全域共美放異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16年啓動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以來,平湖市按照省、嘉興市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總體要求,以鄉村振興戰略爲指引,整合資源,上下聯動,全域推進,着力打造平原水鄉美麗鄉村示範樣板,通過保護鄉村生態、發展鄉村經濟、培育鄉村文化,全市初步形成了“一戶一處景、一線一風景、一村一幅畫”的大美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平湖的田野鄉間徜徉漫步,目之所及,一個個美麗鄉村正以星火燎原之勢逐步形成全域大美的壯觀格局,七彩金虹、大力城市後花園、幸福章家頭、渡口毛家圩、風情三叉河、花海優勝、明月山塘、九彩徐家埭等一批精品村莊紛紛湧現。如今的平湖鄉村,人與自然高度和諧,人與產業協同發展,人與文化相伴而生,大美風景盡收眼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湖實行全域規劃、全域提升、全域建設、全域管理,按照示範先行、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總體思路,建立精品村、重點村、整治村、示範鎮、風景線梯度創建格局。梯度化培育、主題化打造的創新模式,讓平湖在美麗鄉村升級版打造過程中張弛有度、科學有序,踏出了自己的節奏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統計,平湖市擁有精品創建村25個,重點村28個,整治村20個。精品村、重點村、整治村梯度建設,全市鄉村儼然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好圖景。但,如何串“珠”成線,連“線”成網呢?平湖給出了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整合交通、生態、旅遊、消費等資源,不斷營造美麗鄉村線性空間,積極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從而串“珠”成“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長27.3公里的鐘溪櫻姿風景線是平湖市精心打造的5條風景線之一。從鍾埭街道大力村的小橋春園,到鍾埭村的三家村兩頭浜,再到鍾埭集鎮的櫻花公園……鍾溪櫻姿風景線集現代街景、精緻田園、秀美鄉村於一體,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城鄉景觀帶、產業帶。一條條靚麗的風景線,儼然在天地之間鋪展開長卷畫軸,路在景中延,人如畫中游,且行且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平湖市重視每一個鄉村的特色和亮點,根據各鎮街道、行政村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文化內涵等特點,確立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創建主題,跨越美麗鄉村由“量”到“質”關口的迫切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譬如,林埭鎮徐家埭村俞家浜依託佔地113畝的星火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產業優勢,確立“果香俞家浜”主題,通過舉辦親子採摘節不斷吸引市民和遊客踏賞遊玩;新埭鎮泖河村以“清風泖河”爲主題,不斷挖掘平湖先賢陸稼書“無訟”文化,重新修繕陸稼書祠堂、民國水上派出所等歷史文物遺址,修建爾安書院與泖口古鎮,文化底蘊深厚,已成功創建爲嘉興市首批“三治融合”示範村。七彩金虹、興旺毛家圩、花海優勝、祥中都家浜等一批高顏值景區村莊初步建成,舊埭花卉、清風泖河、村野馬廄、多彩石路、鍾溪櫻姿變身平湖鄉村網紅打卡地,成爲外地遊客和本地市民週末遊玩採風、親子活動的重要選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截至目前,平湖市已建成風景線5條、美麗鄉村示範鎮5個、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25個、3A級景區村莊4個。告別千篇一律的大拆大建,平湖如今的發展路子,不再是傳統農村的點狀發展、局部發展或者單一優勢產業發展,而是立足全局,建設上整村規劃、產業上整村發展,把田園式建設推向更高層次的花園式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業新民富生活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鄉村振興踏歌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兩山”理念爲指引,平湖從建設美麗鄉村向經營美麗鄉村轉變,大力推進“美麗成果”向“美麗經濟”轉化,把美麗轉化爲生產力,增強美麗鄉村建設的持久動力。按照“發展新型農業,推進產鄉融合”的總體思路,平湖成立了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連續三年舉辦農業經濟洽談會,積極引進高精尖農業新技術,開發農家樂、民宿等農旅文結合的新業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綠跡數字農業生態工廠,一棟棟標準化大棚林立,走進去,只看到地面全部覆蓋着黑色地膜,全然看不到土。番茄苗栽種在沙子裏,水培生菜種在彩鋼基材上,綠意鋪滿了整個大棚,洋溢着蔬果的芬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整個大棚全部採用沙培、氣霧培和水培3種技術來種植蔬菜。”綠跡公司負責人餘魁介紹道,工廠採用的是智能溫室大棚,通風、施肥、噴水、調溫等環節,全都自動採集數據並實現自動控制。新型栽培技術加上信息化的高效管理,節本增效明顯,產量產值均達一般大棚蔬菜的8倍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湖市的交通區位和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的機制優勢是餘魁選擇落戶的主要原因。目前,綠跡生態工廠是上海的市外蔬菜主供應基地。一個個按照“上海標準”建設的大棚車間,可年產數百萬公斤有機托盤葉菜、優質果蔬,憑追溯二維碼,就可直接進入上海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跳出農業發展農業,以工業理念發展農業”,激活平湖“三農”一池春水,爲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賦能,也讓“平滬之戀”落地生花、點綠成金,更廣泛地惠及千家萬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平湖市啓動建設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制定“一園四區”的園區規劃,重點推進平湖農業展示館、馬拉松賽道、瓜田小鎮、漿果小鎮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造“農業硅谷”“農創高地”。其中,廣陳鎮入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佈的2018年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成爲嘉興市唯一入選的鎮街道,併成功創建爲首批省級特色農業強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湖用科技的力量改變了傳統農業“靠天喫飯”的格局,並以“農業+”的方式促進與健康、旅遊、文創、互聯網等的跨界融合,不僅影響和改變農村傳統生產方式,也讓更多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利潤,帶領農民走上增收致富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座沒有產業的城市是一座空城,同樣‘美麗鄉村’只有通過產業的支撐才能真正發展爲‘美麗經濟’。”平湖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今年6月舉辦的第三屆平湖農業經濟洽談會上,平湖市和上海市金山區簽訂了《更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平湖市農業大數據中心、數字農業產業園建設兩個數字農業項目簽約,開啓了平湖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鄉村發展先行區的新篇章。另外,還集中籤訂了49個項目,項目總投資達36.2億元,簽約項目涵蓋瓜菜和花卉生產基地、種苗繁育等領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嘉興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核心區,平湖作爲嘉興接軌上海的“右先鋒”,創造了農業經濟開發區、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以及農村集體經濟飛地抱團模式等一批創新做法,爲推動嘉興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588419234042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