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您是不是還在爲天氣太熱、空調不夠涼,工作太累,西瓜不夠甜這些瑣事煩惱——好好享受這些生活的煩惱吧,您不知道我們是多麼的幸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上週(7月25日),一顆名爲“2019 OK”的小行星悄悄與地球“擦肩而過”,令全世界天文學家們捏了一把汗,這小行星來得太“任性”太隱祕,科學家們直到前一天才發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YzFtAnzuluv\" img_width=\"768\" img_height=\"480\"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天體撞擊地球想象圖\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網友們緊拍心口:“好險好險,‘2019 OK’差點就把地球KO在2019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顆不請自來的“天外客”能造成什麼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荔枝新聞採訪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聊聊一顆已經錯過的“小星星”何以引起全球\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2\"\u003E關注\u003C\u002Fi\u003E,以及,我們是否該感恩它的“不殺之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你對小行星的威力一無所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文學家們到最後一刻纔看清,這個“2019 OK”小行星直徑約57-1\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30\u003C\u002Fi\u003E米,以24.5 千米\u002F秒的相對速度掠過地球,距離最近時,離我們僅7.4萬千米(約爲地月平均距離的五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YzG714O8lUE\" img_width=\"480\" img_height=\"312\"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小行星2019 OK的模擬外觀圖\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尺寸的小行星,算是大個子還是小不點兒?如果這個傢伙真與地球“親密接觸”,傷害值有多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wkWM4buz6b6\" img_width=\"374\" img_height=\"230\"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wkW48rFuvjK\" img_width=\"408\" img_height=\"230\"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NASA公佈的數據模擬圖\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行星的威力和質量、速度、密度等等都有關係。有數據顯示,小行星直徑每增加10倍,爆炸威力大約增加1000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海斌研究員說,“一般來說,直徑140米以上小行星撞擊地球,其威力足以毀掉一箇中等國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他計算,若真迎頭撞上,“2019 OK”的衝擊力可能相當於幾千枚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約爲1億噸TNT的當量,足以摧毀數座城市。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妨對比下史上最有名的“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30\u003C\u002Fi\u003E日上午,直徑大約爲\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30\u003C\u002Fi\u003E-50米小行星墜落在俄羅斯通古斯河附近,造成了原子彈發明前人類已知的最大爆炸。爆炸威力估計相當於2000萬噸TNT炸藥,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8千萬棵樹焚燬。對比數據,“2019 OK”傷害值差不多是“通古斯大爆炸”X2!\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YzGf59QAKlH\"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644\"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通古斯大爆炸20年後的照片顯示,當地森林還是觸目驚心\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想跟地球“碰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也沒那麼容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被小行星撞一下,豈不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別慌!穩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天文學家正在輪班給咱們“放哨”,監視那些潛在“肇事小行星”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需要弄明白,在天文學上,將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即大約1.4960億公里定義爲一個天文單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一顆小行星直徑大於140米,距離地球最近時不到0.05個天文單位(約750萬公里),就屬於“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這種尺寸的小行星,在這個距離上,很可能被地球的強大引力俘獲,改變運行軌道,直衝地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YzjI3Bz5G2N\" img_width=\"300\" img_height=\"200\"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近地天體望遠鏡觀測樓\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面這張圖,就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設於江蘇盱眙的“近地天體望遠鏡”,這臺大口徑光學望遠鏡專門\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搜索\u003C\u002Fi\u003E小行星,可謂“地球的哨兵”。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的觀測臺站,在全球超過400個。天文學家們按照“\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搜索\u003C\u002Fi\u003E——觀測——軌道計算——密切跟蹤”的程序,把觀測數據上傳至國際小行星中心,全球信息共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國際天文學界對近地天體制定了階段性目標,第一步是找尋“直徑大於一公里,可能對全球造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在的目標,則是找尋“直徑大於140米,對地區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具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接近2000顆!而且,可能還有不少這類小行星尚未發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小行星真要撞地球,怎麼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假如,這顆名爲“2019 OK”的小行星真地“悄悄進村”,徑直撞向地球——我們怎麼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mmmm……天文學家們說:縮起脖子,眯起眼,等着挨撞吧。因爲人類現有的應對辦法是——沒啥好辦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實上,與那些長期被記錄在案和時刻受到“監視”的小行星不同,好多小行星是到最後一刻發現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者已經掠過地球,天文學家們才一身冷汗發現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甚至,已經撞上地球了,我們才知道還有這樣一顆小行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4\"\u003E2013\u003C\u002Fi\u003E年發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的小行星撞擊事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Yzjg902higx\"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44\"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4\"\u003E2013\u003C\u002Fi\u003E年,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上空28公里處爆炸解體\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那些威脅地球安全的小行星做出有效防禦,通常需要很長的反應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海斌研究員說:“觀測是防禦的前提,越早發現我們越主動。如果發現某個天體真的會威脅地球,可以採取脈衝式,或漸變式方法來改變威脅天體運行軌跡,當然這些方法目前還主要處於理論研究的階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Yzkc9d84dkP\" img_width=\"471\" img_height=\"471\"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撞擊器撞擊彗核的瞬間\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借鑑的是,2005年7月3日,美國航空航天局“深度撞擊號”彗星探測器,經過半年的太空飛行,靠近“坦普爾1號”彗星。它釋放了一顆372公斤重的“鋼彈”,以10.3千米\u002F秒的相對速度,成功撞擊彗星的彗核,釋放了相當於4.7噸TNT的能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給了人類無限的想象——或許我們可以在挨撞之前,搶先把威脅我們的小行星撞出軌道,化解危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感謝“2019 OK”小行星擦肩而過。這場虛驚之後,天文學家再次指出,國際空間近地小行星監測網還有很多空白, 很多國家和地區還缺少足夠的太空監測設備。想把“飛來橫禍”的威脅程度降到最低,人類仍有很長的路要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來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江蘇網絡電視臺-荔枝新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UWeHM9grjLcI\" img_width=\"339\" img_height=\"533\" alt=\"多謝小行星不殺之恩!“2019 OK”差點把地球KO在2019\"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7993650048256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