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踏莎行·雁字成行》

歐陽珣

雁字成行,角聲悲送。無端又作長安夢。青衫小帽這回來,安仁兩鬢秋霜重。

孤館燈殘,小樓鍾動。馬蹄踏破前村凍。平生牽繫爲浮名,名垂萬古知何用。

此詞爲歐陽珣奉使至金談割地議和事時,寫寄妻子之作,字裏行間充滿悲憤之情。上片言:南飛的大雁與悲壯的角聲,送我去與金人談割地議和之事。這是青衫行酒的喪權辱國的事情,我像潘岳一樣頓然愁白了雙鬢。驛館殘燈,城樓鐘鼓,催我踏凍前行。平生爲浮名所累,即使得了萬古清名,又有什麼意義呢?憂國深心、人生感慨一併寫出,令人爲之浩嘆。

2、《踏莎行·秋入雲山》

張掄

秋入雲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乾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閒話。

秋色進入雲霧繚繞的高山,風物情致更顯得涼爽清麗,氣象萬千的景物處處可以入畫。重重疊疊的火紅的楓葉相接着碧天白雲,萬千朵金黃的菊花點綴在幽深的山岩之下。已經高興又到中秋佳節,夜晚涼爽宜人風物更加秀麗,一輪明月在林梢上高高懸掛。常常與山農相約共飲松膏製作的美酒,得意忘形談天說地簡直有說不完的話!

3、《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首二句,以互文的手法,寫出戀人似燕子、黃鶯一般,體態輕盈,語聲嬌軟。曰“分明又向華胥見”,是說相見的實境,反如夢境一般迷離惝恍。“夜長”句是詞人的懺悔,意謂你們長夜不眠,思念於我,我竟不知道。“春初”句情深之極,春初既已染相思,則終年之相思,可以想見矣。過片三句極寫合肥姊妹之深情。然而,詞人自有妻室,合肥姊妹不能如張倩孃的魂魄,長相追隨,只好乘着冥冥的月色歸去淮南。淡雅真摯,極寫悵惘不甘之情,故成名雋。

4、《踏莎行·碧海無波》

晏殊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瀟瀟雨。

想要到那碧海仙境,縱使波濤洶湧,也可乘風破浪,令狂波屈服平靜;想要去那高大險惡的瑤臺神山,縱使險阻重重,也能找到一條人間大道。兩人情投意合,便應當比翼雙飛,一起去那神往仙境,共同生活。回想起當初,我輕易就辭別了心中的愛人,而今,山長水遠,不知她身在何處?真讓人牽腸掛肚啊!

那舊日華美的席具上面已沾滿了厚厚的灰塵,失去了以往的光彩,那曾經脂香四溢的閨房如今也是輕霧瀰漫,一片悽清。書檯上的那張紅色信箋寫滿了小字,寄入了我無盡的相思情懷,可就是這一份沉重的情書,我卻不知該寄往何處。想登上高樓排解心中的惆悵,然而時近黃昏,望眼處盡是淒涼。淅浙瀝瀝的雨點打在梧桐葉上,一聲又一聲,更似乎在訴說着悠悠的離愁別恨。

5、《踏莎行·祖席離歌》

晏殊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面。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在餞行的酒席上,再動情的歌曲也無法表達我們依依不捨的離別悲傷之情。望着你遠去的身影,那飛揚着的塵土已遮住了彼此的視線,但仍不願回首相望,尋找着那熟悉的面孔。坐騎似乎也懂得離別,在叢林中一聲長嘶,好像在爲送行人而嘆息;行人小船隨着江流曲折迴轉,好像不忍離去,向你訴說着心中眷眷不捨的情思。登上畫閣,已經人去樓空,心中纏綿不盡的惜別之情油然而生,不禁傷心落淚。獨自一人依靠在欄杆上,舉目遠眺,只見落日餘暉映照在浩浩江流上,似乎在護送着江水東流到天邊。真不知道你,身在何處?渺渺的江水變成無窮無盡的離愁,但願能載我到天涯地角,尋找到與他相會的地方。

官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