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由安徽財經大學和安徽創新發展研究院共同發佈《安徽縣域經濟競爭力報告2019》和《安徽城市發展研究報告2019》,其中2018安徽縣域發展系列榜單和安徽城市競爭力榜單揭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悉,《安徽城市發展研究報告2019》採用安徽省16個地級市數據,分析比較16個地級市的綜合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城市創新能力、城鄉融合發展、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客觀評價各市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爲制定科學的城市發展戰略提供決策依據。\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fb83cc088be4c419214e66414b7b84a\" img_width=\"688\" img_height=\"502\" alt=\"安徽地級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出爐!阜陽排……\"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報告顯示,16個地級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合肥穩居第一,蕪湖、馬鞍山、銅陵次之。銅陵、六安、淮北、淮南上升勢頭強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中合肥市在產業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城市創新能力、城鄉融合發展均排名第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合肥市、蕪湖市和馬鞍山市排名前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城市創新能力方面,合肥市、蕪湖市、滁州市、\u003Cstrong\u003E阜陽市\u003C\u002Fstrong\u003E和馬鞍山市排名前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爲合肥市、馬鞍山市、蕪湖市、亳州市和蚌埠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安徽縣域綜合競爭力三十強中,\u003Cstrong\u003E太和(16)、潁上(17)、臨泉(29)、界首(30)\u003C\u002Fstrong\u003E均在榜單!\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dda7988c151467aa35d4af919d7f407\" img_width=\"477\" img_height=\"1250\" alt=\"安徽地級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出爐!阜陽排……\"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安徽縣域經濟競爭力報告2019》在對安徽省縣域經濟競爭力排名時,考察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選取了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代表性指標,具體涉及基本競爭力、發展速度、基礎設施、資源稟賦、產業競爭力、人才優勢、經濟發展活力、環境保護能力、政府能動力、社會發展水平、投資環境優勢、特色經濟和城鄉融合等13個二級指標,112個三級指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報告指出,安徽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呈現“北強南弱中間凸起”的片狀空間分佈規律。依託合肥都市圈、皖北沿淮城市羣、南京都市圈安徽地域等大城市輻射帶動周邊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明顯要強於那些缺乏大城市帶動的皖南地區和皖中大別山區的縣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來源:安徽土地信息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979534604538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