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 \u003Cstrong\u003E包拓業\u003C\u002Fstrong\u003E報道) 現任海北州門源縣西灘鄉邊麻掌村農民業餘劇團副團長的葉培和,從小就迷戀非物質文化遺產——眉戶戲,熱衷於眉戶戲。2016年當選縣人大代表以來,認真履行代表職責,時刻關注民生,將眉戶戲帶入產業發展,幫助村集體經濟增收,編排優秀劇目,以眉戶戲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認真聽取羣衆的意見建議,發揮代表作用,積極爲羣衆排憂解難,紮實工作,認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贏得了選民的好評,同時爲推進全鄉人大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選縣人大代表以來,葉培和時刻牢記代表的使命和職責,積極爲民代言,積極反映人民羣衆的意見和要求,爲百姓說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個村莊要發展,最重要的是搞好民心建設,要知道老百姓最迫切希望解決什麼問題、最關心什麼問題。”葉培和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上門走訪外,他喜歡有時間的時候到村裏最熱鬧的活動廣場去走走談談,聽聽老百姓的心聲,這幾年,他將村民最關心的水管、道路等民生問題作爲意見建議反映給上級人大,並得到了解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葉培和先後向鄉、縣反映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三個問題。截止目前,解決了邊麻掌硬化路7公里,21公里的人畜飲水主管道和爲上西灘村的31盞路燈,爲老百姓解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積極有效盤活劇團,適應市場化運作方式,在葉培和的牽頭和村黨支部的協助下創辦成立了“西灘鄉邊麻掌村興旺眉戶戲劇團公司”,在村文化活動室創建了50平米的眉戶戲百年曆史文化展館。通過200餘件實物陳列、80餘張圖片展出、1萬多字文字說明、6個板塊編排呈現,讓世人充分了解眉戶戲前世今生,牢記初心,增強文化自信,展館建立以來已接待各類參觀學習團隊20餘次,接待人員達3000人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以村集體經濟“破零行動”爲契機,積極盤活眉戶戲,形成並建立了“黨支部+劇團+羣衆”的運作模式,通過到企業、學校、村社、機關、景點、外縣演出,與其它非遺打包同臺,與其它文化產業捆綁共存,打造了“一村一品”發展的新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以來,眉戶戲劇團踐行十九大精神,先後舉辦了“理論+文藝+扶貧”輕騎兵宣傳、春節文化活動、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廣場文化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巡演等活動平臺,不但有效的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了經典民間藝術,同時還有效的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提高了羣衆收入。2017年至今劇團參加各類演出活動400餘場,爲村集體創收12餘萬元,劇團演職人員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實現了村集體和個人收入雙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2019年在葉培和的爭取和聯繫協調下,積極編排最新劇目,組織眉戶戲劇團在西寧市中心廣場百姓大舞臺進行專場演出,現場近千名觀衆領略感受了眉戶戲獨特的文化魅力,是鄉村特色文化外延拓展的有益嘗試。\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007758915015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