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30dbc989c2e4f7aae1a55f6ac2b0fcc\"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682\" alt=\"華爲手機是在日本研發的?中日之間的這一真實差距值得警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口 述:徐靜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 輯:正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 源:正和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我爲大家來講講日本的智能製造和政策目標。講這個主題,要先從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革命說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01.\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賣身”的NEC拉開了日本半導體革命的序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有一家公司叫NEC,NEC公司是日本一家很牛的公司。在60年代初,它就製造出日本的第一臺電腦。它也是日本第一家制造出人工衛星的公司,1972年,田中角榮首相訪華,在北京實現電視現場直播的,就是NEC與NTT通訊公司,此外,NEC公司目前也是日本第一家制造出整套全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1年,當我們家家戶戶爲了孩子都想買一臺電腦的時候,NEC公司突然宣佈把電腦事業拋棄,當時這一消息震驚了日本列島。\u003Cstrong\u003E它把電腦事業賣給誰呢?賣給了我們中國的聯想。\u003C\u002Fstrong\u003E聯想之前收購了美國的IBM。然後聯想再把日本的最牛的電腦買下來,它成了世界最大的電腦製造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時的柳傳志先生的想法也許是對的。但是十年過去以後,回過頭來再看看電腦事業,臺式電腦,辦公室用一下,家裏就基本不買了,基本的電腦功能都集中在一個寬屏手機上。有了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時代變了,但是我們發現聯想沒跟上,聯想現在的日子很難過。原因在哪裏?\u003Cstrong\u003E因爲它只是收購,它自己沒有去注重研發創新,沒有向草根出生的任正非先生學習。\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發現NEC公司很聰明,它在10年前就已經發現,電腦會成爲“垃圾”,所以趕緊拋。三年之後,索尼公司要拋棄電腦事業,就沒人接盤了。後來政府基金公司一起接盤,到現在還年年虧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來關注一下:NEC公司拿了聯想的錢去幹什麼了呢?它開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並因此奠定了NEC成爲世界著名的AI公司的基礎。\u003Cstrong\u003E因爲它賣掉的只是電腦事業,並沒有賣掉半導體技術與人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年令人驚訝的NEC公司“賣身”事件,拉開了日本半導體革命的序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02.\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我爲什麼佩服任正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任正非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中國民營企業家,我爲什麼佩服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一,他有寬闊的國際視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二,他有臨危不懼的胸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三,他有超越其他中國民營和國營企業家的智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7年之前,日本很多半導體公司拋棄了手機事業,於是任正非先生就跑到了日本,但他不是像美的和海信那樣把人家生產線買回去\u003Cstrong\u003E,他只買人家的頭腦智慧買回去。\u003C\u002Fstrong\u003E這麼多的日本公司把手機事業扔掉以後,就產生一大批等待失業的手機工程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多人擔心晚上回到家,太太會問他,明天你準備幹什麼?下個月工資怎麼辦?好,任正非僱用了他。他晚上回到家的時候,他告訴太太,我明天到新公司去上班,在東京市中心的高層辦公樓裏工作,而且工資會比現在高出三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爲就這樣,迄今爲止已經僱用了1400餘名日本的手機與IT領域的工程師,在東京、橫濱、大阪開設了4個研究所。現在我們知道了華爲手機爲什麼這幾年發展的那麼快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去年在天津參加國際製造業論壇時做了一個主旨發言,其中說到華爲的手機主要是在日本研發的,這段視頻被截取傳到網上以後,我被愛國羣衆罵得狗血噴頭。但是,現在大家冷靜了,會發現我去年說的話,有一定的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可以猜一猜,一臺華爲手機,用了多少日本的零部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月27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表了一篇文章,對最新的華爲手機進行了解剖,發現美國產的零部件只佔0.9%,估計是以高通的芯片爲主。中國自己製造的零部件,只佔到4.9%。那麼,日本製造的零部件有多少呢?\u003Cstrong\u003E有869個,佔到整臺華爲手機零部件總量的53.2%。\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25c36d3d661478c85c8192be0ccae16\"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277\" alt=\"華爲手機是在日本研發的?中日之間的這一真實差距值得警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018年,華爲從日本進口的零部件總額達到了7300億日元(約460億元人民幣),佔到中日貿易總額的5%以上。2019年,預計會超過8000億日元(約506億元人民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就意味着,雖然日本拋棄了電腦、手機、家電等一些被他們認爲已是“垃圾”的東西,但是並沒有拋棄半導體技術。與以前相比,日本的半導體產品不再只做表面,而是潛入內涵,開始了“隱身”的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會發現,“Made in Japan”的產品越來越少,但是,就像拆開華爲手機那樣,我們會發現,它都隱身其中“悶聲發財”去了。所以,\u003Cstrong\u003E許多人看到的只是“Made in China”的外殼,沒有看到支撐華爲手機一半江山的“Made in Japan”的內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4586557e7bc4ee287d46e96385bba2b\"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640\" alt=\"華爲手機是在日本研發的?中日之間的這一真實差距值得警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03.\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日本的智能製造到底怎麼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麼,日本的智能製造,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NEC公司擁有很成熟的人臉識別技術,我們在日本的機場入境時,那一套按指紋和對鏡頭拍照的系統,就是NEC公司10年前的產品。明年東京要舉行奧運會,NEC公司終於找到了推出自己新技術新產品的機會,選手村、比賽場館都會啓用NEC的人臉識別新系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索尼公司不做電腦了,但是它的傳感器佔據了世界70%的市場。然後索尼現在又發揮其娛樂文化的特色,致力於娛樂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在教育、音樂、烹飪機器人和老年人的陪伴機器人這一個領域,變成了日本的第一塊牌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發展智能製造,有一個理念很好,就是強調“人間的存在意義”,也就是說,\u003Cstrong\u003E發展人工智能,推出機器人,最終目標不是要把人消滅掉,而是要構建人與機器人之間一個協調、合作、相互依存的夥伴關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工業製造偏重於高端製造業和精密製造領域,汽車及零配件、機牀、機器人和電子電器已成爲日本工業製造四大支柱產業,尤其在數控精密機牀和機器人制造上獨樹一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日本的機器人制造企業,每一家都有獨樹一幟的特色,在同一個領域裏,大家各自發展,又相互協調。而支撐日本機器人制造事業的,是日本完整又先進、紮實的智能工業基礎,尤其是半導體零部件與智能系統的研發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曾去日本著名的智能生產線製造企業MAZAK(馬紮克)公司參觀,這家企業成立於1919年,今年剛滿100年。我們看到由加工中心、物流導軌、上下料機器人、自動化工裝輸送線組成的柔性自動化產線,自動完成零件的機加工過程,實現了720小時無人值守,諾大的車間裏,只看到機器人忙碌的身影和物流車在軌道上回來穿梭,卻很少看到工人的作業;而上述柔性自動化單元的背後實際上是紮實的數字化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參觀過馬紮克車間,就可以感悟到日本智能製造的綜合實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保證日本的智能製造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培養自然是十分的重要。日本清醒地認識到,\u003Cstrong\u003E教育是建設人工智能社會的一個最最關鍵的東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政府已經決定,從2020年開始,在全國的所有小學開設編程課程,並作爲正式考試課程,讓未來國家的主人們都具備良好的AI知識與適用智能化社會的技能。同時,大量吸引海外的IT與AI人才,以最短的時間給予在日長期生活的人才綠卡簽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b77c29605694bf0ba572c14565d96f0\"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633\" alt=\"華爲手機是在日本研發的?中日之間的這一真實差距值得警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04.\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我們是追不上日本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講完智能製造產業,我們來講講政策與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政府是如何引導智能製造和人工智能產業的呢?安倍首相在2017年就提出了這麼一個概念,叫“互聯工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3月份,在德國漢諾威召開的信息通訊展覽會上,安倍首相明確提出“互聯工業”的概念,發表了“互聯工業:日本產業新未來的願景”的演講,其三個主要核心就是:\u003Cstrong\u003E人與設備和系統的相互交互的新型數字社會,通過合作與協調解決工業新挑戰,積極推動培養適應數字技術的高級人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本正在朝着超智能社會——也就是“社會5.0”方向發展,以解決一些迫切性很強的社會問題,包括老齡化、人手不足、社會環境能源制約等。日本政府每年制定政策的時候,未來的投資計劃和戰略都包含“社會5.0”的內容,包括綜合的解決方案和創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社會5.0是現在的信息化社會的下一步方向,而要實現社會5.0,產業所面臨的最重要的方向,就把定位於互相連接的製造,也就是“互聯工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推進“互聯工業”,日本經濟產業省確定了今後努力的產業方向。日本今後將在5個重點領域尋求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無人駕駛·移動性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智能製造和機器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生物與材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工廠·基礎設施安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智能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這5個領域都是採取了交叉式的各種政策來推進的,主要是三類橫向政策:一是實時數據的共享與使用,二是針對數據有效利用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培養人才、研究開發、網絡空間的安全對策等);三是國際、國內的各種橫向合作與推廣(如向中小企業的推廣普及)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日本還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來推動工廠智能化以及物聯網在製造業的應用。一方面是示範應用案例的整理和可視化(製造白皮書、應用實例·在線地圖RRI、智能工廠示範項目、機器人引進示範項目實例說明手冊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是建立中小企業的外部支援(建立了“智能製造聲援團”對中小企業進行支持、專家派遣、普及中小企業容易使用的的工具等),以提供技術、人員、工具的支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此之外,日本標準國際化、面向製造的網絡安全、數字化人才培養、研發支撐等也都是支撐的有效手段。審視不合時宜的舊規範、舊制度,打破制度與政策的壁壘,推進智能製造與智能化社會的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聽了以上的講演,我想大家也能感知到在智能製造領域,我們中國與日本的距離。到底差距是幾年?不好評說,但我們需要追趕,而追趕的基本,是要沉下心來,從基礎研究做起!\u003Cstrong\u003E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我們是追不上日本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精編自7月9日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爲在日本研修考察的浙江省部分市縣書記、市長們所做的題爲 “日本的智能製造與政策目標”的報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195231500107828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