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爲“隱匿的殺手”,一旦形成並脫落,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它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濟南市中醫醫院周圍血管病科負責人、主治醫師宋奎全提醒,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病率高,後果嚴重,日常生活中應該做好預防措施。

人體的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手背、小腿等部位的“青筋”就是淺靜脈,另外還有很多位於肌肉之間的深靜脈,儘管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在血液循環中卻發揮着更爲重要的作用。當有導致靜脈血流變慢、血管管壁受傷的因素出現時,靜脈血液就容易凝結,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長期臥牀、久坐不動,外傷、手術(尤其是骨科大手術),妊娠、高齡,惡性腫瘤,下肢靜脈曲張等情況下,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都很高。”宋奎全說,由於雙腿的靜脈距離心臟最遠,而且人類直立行走,腿部的靜脈血液還需要克服重力才能回到心臟,所以下肢的深靜脈血栓最常見。

不容忽視的隱匿“殺手”:下肢深靜脈血栓

據介紹,一旦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靜脈管腔就會狹窄或阻塞,血液不能正常回流,就會淤積在下肢,出現肢體粗腫、疼痛,皮膚顏色呈暗紅甚至青紫色,皮膚溫度升高,下肢的淺靜脈擴張等症狀。血栓一旦脫落,就會沿下肢靜脈→下腔靜脈→心臟→肺動脈途徑,造成肺栓塞,出現胸悶、胸痛、咳嗽、咯血等不適,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病率高,後果嚴重,日常生活中應該做好預防措施。”宋奎全說,要清淡飲食、多飲水,降低血液粘度;避免久坐不動,尤其是在長途旅行過程中,做到每三十分鐘起身活動一次,如果不能隨意走動,也要勤做“踮腳尖”運動,使得下肢靜脈血液正常回流。

同時,如果自身存在下肢靜脈曲張等發生血栓的高危因素,定期做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及早發現病變。對於已經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也要放平心態,積極配合主管醫生的治療,力爭早日恢復健康。

據介紹,濟南市中醫醫院周圍血管病科是山東省衛生廳特色專科、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中醫專科、濟南市中醫醫院的特色專科,承擔遲景勳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和張恆龍山東省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的建設任務。周圍血管病科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應用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等方法開展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治工作。目前,科室主要採取深靜脈置管溶栓、下腔靜脈濾器植入等微創手術,以及茵陳赤小豆湯、消栓通脈湯、七妙丸、冰硝散等內服外敷方劑治療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顯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通訊員 李東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