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本報訊(黃雅琴 華成明)這裏是《國歌》作者聶耳的故鄉;這裏是靠一片葉子實現了民衆脫貧致富、一片菸葉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雲煙之鄉;這裏是雲南省唯一沒有貧困縣的州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裏,就是玉溪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8月1日,建軍節。在海埂會堂舉行的雲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專場發佈會上,玉溪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柳文煒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玉溪的發展和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e03d6c2bed944839ef648e905f68862\" img_width=\"100\" img_height=\"102\" alt=\"玉溪:從積弱積貧到沒有貧困縣的州市\"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玉溪:從積弱積貧到沒有貧困縣的州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國初期一年的經濟總量只需要3.8個小時即可完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柳文煒介紹,建國初期,玉溪商業凋零,經濟百廢待興,工業基礎更是“一窮二白”,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地區,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在黨的領導下,順利完成了經濟恢復、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任務。1952年,玉溪地區生產總值只有0.66億元,到1978年增加到5.1億元,從不足1億元到5億元,我們用了29年的時間,從5億元到10億元用了6年(1984年),再次翻番達到20億用了3年(1987年)。之後,玉溪憑藉菸草工業取得的輝煌成績,經濟經歷了一輪爆發式增長,1991年至1998年,經濟總量從47億元增長到327億元,年均增速高達32%,2007年突破500億,2012年邁上千億臺階,2018年接近1500億元,是建國初期的2000多倍。換句話說,要完成建國初期一年的經濟總量,玉溪現在只需要3.8個小時。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70年砥礪奮進,國家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縮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省唯一沒有貧困縣的州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透視70年來,老百姓消費軌跡的變化,看到的是隨着社會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人民收入的持續增長,玉溪城鄉居民消費實現了“三步跨越”——從生存型轉向溫飽型,再由溫飽型轉向小康型。建國初期,玉溪人民生活積弱積貧。改革開放之初,玉溪人每收入100元,要用其中的60元來購買食物,恩格爾係數接近60%,到2018年恩格爾係數下降到26%以下。恩格爾係數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越貧困,恩格爾係數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爾係數就越小。2018年,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6萬元和1.43萬元,居全省前列,70年來平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玉溪是全省唯一沒有貧困縣的州市,貧困發生率降至0.13%,全面小康指數達到了西部標準的92.14%,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5.4 歲,成爲全省幸福指數較高的地區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堅持產業富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把握省委、省政府構建“兩型三化”現代產業體系、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機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提升三大傳統產業,重點培育四大新興產業。這七大產業,有的已經成爲支柱產業,例如,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領跑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量佔全省40%,開放型農業之路越走越廣;礦冶及裝備製造產業實力居全省前列,正在全力打造1000萬噸產能的“雲南綠色鋼城”。新興產業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5家企業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高起點謀劃打造“華寧國際陶都”,大力推進雲南國際醫療健康城建設,爲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創新強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國家創新型城市,現已規劃的12平方公里、投資1000億元、可容納10萬人口的科教創新城建設已初具規模,輻射南亞東南亞的華爲和聯通大數據中心已建成啓用,以大數據、雲計算、5G應用、區塊鏈爲核心的“數字玉溪”建設駛入快車道,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正分步實施。城市創新創造水平、綜合實力走在全省前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開放興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玉溪與發達省市和南亞東南亞國家合作交流不斷加強,先後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係,設立了玉溪駐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商務代表處,與老撾佔巴塞省、柬埔寨奧多棉吉省和北京順義、上海金山、廣東佛山等城市結爲友好城市,與復旦、中山等16所知名院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東盟國家外長特別會議、金磚國家就業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兩屆中國—南亞合作論壇在玉溪成功舉辦;今年9月,《財富》全球可持續論壇也即將在撫仙湖畔舉行,玉溪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098203040978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