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9310158a78d4086967a2e155f7ae182\" img_width=\"640\" img_height=\"740\" alt=\"歷史上的今天,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了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皇帝繼位以後,聰明好學的康熙皇帝對西方先進的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從幼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強烈學習的渴望,清室最後確定由法國傳教士南懷仁等一批學有專長的傳教士來擔任康熙的帝師。\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71cd63092cd497f9727ca47f266fff2\" img_width=\"581\" img_height=\"498\" alt=\"歷史上的今天,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到了溥儀學習時代,清帝已經宣佈遜位,只是依據清室優待條件還繼續生活在紫禁城。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2d2cbdf0e904cadab479ce4ea5f2291\" img_width=\"603\" img_height=\"447\" alt=\"歷史上的今天,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歷史上的今天,1918年8月2日,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名義是教授溥儀英文,實際上。幫助溥儀打開了認爲西方世界的大門。溥儀與莊士敦亦師亦友,莊士敦也一直表示出對溥儀的忠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莊士敦是否爲清朝皇帝的第一位外國老師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要從中原皇帝角度講,中原皇帝都非常自大,認爲外部的各族或各國都是野蠻的民族,只有中原是文明民族,從來沒打算向外國學習。即使在佛法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中國皇帝也是禁止中原的僧侶去印度學習,玄奘、悟空等僧侶都是違法偷渡去的印度學習。歷史上從沒來沒有中原皇帝請外族老師的先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滿洲皇帝,則比較開放,誰先進就跟誰去學習,沒有文化包袱。遠在沒入關的時候,就請漢族老師教課,也請蒙古或西藏的僧侶來講佛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入關後,以湯若望爲首的西方傳教士就憑藉着自己掌握先進科學技術進入滿洲皇室,滿洲皇帝從來沒有中原皇帝的自大和封閉,誰先進就向誰學習,當發現西方人掌握着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很早就請西方人入清宮擔任皇帝的教師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史料記載,湯若望成爲順治皇帝的“通玄教師”,這可以說是西方人成爲清朝皇帝之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說湯若望曾經治好了孝莊皇太后的親侄女、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病,太后認他作義父,順治皇帝更尊稱他爲“瑪法”(滿語“爺爺”的意思)。有了這層關係,湯若望就可以自由出入宮廷,湯若望成爲清宮的紅人,他擔任帝師只是他的身份之一,他是對皇家影響力很大的帝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湯若望也希望滿洲能走在世界先進的行列,頻頻向清廷推薦更多的西方傳教士。這些諳熟天文、力學、音樂的傳教士們因爲都掌握很先進的科學技術,被清朝皇帝任命在欽天監等地方任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9310158a78d4086967a2e155f7ae182\" img_width=\"640\" img_height=\"740\" alt=\"歷史上的今天,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了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皇帝繼位以後,聰明好學的康熙皇帝對西方先進的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從幼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強烈學習的渴望,清室最後確定由法國傳教士南懷仁等一批學有專長的傳教士來擔任康熙的帝師。康熙皇帝有多位的西方老師,南懷仁只是衆多的西方老師之一,但因爲他與康熙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也就被歷史記載最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康熙爲了引進先進的西方科學技術,讓南懷仁給他的國家寫信,幫助招來更多的科技人才。南懷仁給法國君主路易十四信中說:“凡擅長於天文、光學、力學等物質科學的耶穌會士,大清國無不歡迎,康熙皇帝所給予的優厚待遇,是諸侯們也得不到的,他們常住宮中,經常能和皇帝見面交談。”法國君主路易十四收到南懷仁的請求後,認爲這是擴大法國影響的好機會,陸續增派了白晉、張誠、徐日升等來華,成爲康熙的諸多學科的御用教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康熙皇帝的母語是滿語,所以思考和學習科學都是用滿語進行,爲此他也就要求外國教師用滿語講授數學和力學等歐洲科學。引進的西方傳教士都絕頂聰明的學者,滿語是字母文字,比漢字更容易掌握,所以這些西方帝師都很快熟練掌握了滿語。法國傳教士白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著名的滿學家和地理學家,不到一年就學會了滿文,後來又學會了漢文,並與另一位傳教士張誠一起爲康熙講歐洲科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康熙皇帝爲把這些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向滿洲人普及,讓這些西方帝師用滿文編寫了二十幾種教科書。其中1689年編的《幾何原理》有滿漢兩種文本,並且經康熙親自刪改;後又翻譯了《實用幾何學綱要》,還把法國皇家學院編的《哲學原理》譯成滿文。此外,還有一位音樂老師———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負責教授康熙皇帝音樂方面的知識,也幫助把西方音樂知識翻譯成滿語。但可惜的是,漢族大臣特別是康熙的漢族老師認爲這些西方科學技術是奇技淫巧,只有中原儒家纔是正道,他們無法阻止康熙皇帝學習西方學問的熱情,但阻止其他滿洲官員子弟學習西學,認爲學習那些西方文化,就是違背聖人之道,會退化爲野蠻民族,而且裏面包括西方陰謀。要成爲先進的人,要愛國,就只能學習儒家。因此,康熙打算普及西方科學技術的設想無法實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71cd63092cd497f9727ca47f266fff2\" img_width=\"581\" img_height=\"498\" alt=\"歷史上的今天,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到了溥儀學習時代,清帝已經宣佈遜位,只是依據清室優待條件還繼續生活在紫禁城。但此時清室經濟困難,無法像康熙那樣請好幾位各有所長的西方人擔任教師,只能請來一位英國人莊士敦來當然帝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莊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英國蘇格蘭人。莊士敦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和牛津大學,1898年赴大清國,先後在香港、威海衛的英殖民政府任職,莊士敦在港英政府中不斷升遷,先後出任輔政司助理、港督私人祕書。1904年經駱克哈特力薦,莊士敦被殖民部派往租借地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市),先後任政府祕書、正華務司和南區行政長官等要職,獲英國政府授予“高級英帝國勳爵士”勳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莊士敦能當上溥儀的帝師,可以說是兩國間的政府行爲,1918年,清遜帝溥儀的老師徐世昌因要出任民國大總統而辭去帝師之職。經李鴻章的次子李經邁推薦,徐世昌代向英國使館交涉,是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出面與英國政府協商,而聘請融貫中西的莊士敦擔任溥儀的新老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1919年,莊士敦應邀至紫禁城擔任溥儀的英語老師,但莊士敦的學問廣闊,不僅教英語,而且還數學、地理等西方科學。講解西方的歷史、生活和風俗,併爲他起了個英文名“亨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莊士敦曾建議溥儀去西方留學,溥儀也曾打算實施,但被醇親王阻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fcc25be8f3a409cb3a73e16ec96a41e\" img_width=\"490\" img_height=\"406\" alt=\"歷史上的今天,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溥儀非常願意接受西方先進事物,經過莊士敦引見,溥儀與當時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胡適建立了友誼。1924年春季,印度詩人、作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和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決定接受來自中國的北京講學社的邀請,泰戈爾在北京訪問講學期間進紫禁城結識了溥儀,莊士敦保存的那張泰戈爾與溥儀的合影,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莊士敦日後出版的《紫禁城的黃昏》一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1924年馮玉祥撕毀清室優待條件,把溥儀驅趕出紫禁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溥儀曾讓莊士敦與英國使館聯繫,打算實現去西方留學的夢想,但英國政府未同意接納。而此時日本方面表現出非常熱情,這樣最後溥儀住進了日本駐華使館,輾轉住進天津的日租界。當民國驅逐的清室的時候,日本則熱情接待溥儀,並答應保障溥儀的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b6a7915da164503b276f8d75105ee2a\" img_width=\"690\" img_height=\"1055\" alt=\"歷史上的今天,英國人莊士敦成爲溥儀的帝師\"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莊士敦在回國前,把寫的《紫禁城的黃昏》一書樣本送給溥儀,請溥儀爲其作序。當時溥儀暫住天津的日本租界,正爲是否應日本邀請回滿洲老家,兩人曾爲此密談數日,莊士敦提過什麼建議,我們無從知曉。莊士敦回國不久,溥儀就以回老家祭祖名義去了日軍佔領下的滿洲。1935年,莊士敦曾專門到滿洲國覲見溥儀。溥儀設下家宴招待莊士敦,希望他能留下輔佐自己,但莊士敦婉拒了。莊士敦回英國在倫敦大學教授漢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莊士敦寫回憶錄《紫禁城的黃昏》一書,轟動西方。也給莊士敦帶來豐厚的稿酬。\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於是他用這筆稿酬在他的家鄉蘇格蘭買了一個小島居住,宅前掛着大清黃龍旗,幾間屋子命名爲松竹廳、威海廳、皇帝廳等,擺滿溥儀賞賜之物,逢年過節,穿上大清一品服飾招待親朋好友,以此紀念溥儀與他對大清皇室的忠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莊士敦先生一生未婚,無子女,也就沒有繼承人。他生前表示要讓大清國的黃龍旗一直在他購買下的小島上飄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作者富察春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滿族文化網原創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669102802703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