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在痛心之余,也开始思考:为什么性侵和猥亵儿童的犯罪会如此猖獗。有了这些记录,学校、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在招聘时,就可以通过查询避免误用有性侵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以从源头上防止性侵害的再次发生。

“地狱坦荡荡,恶魔在人间 。”

从7月初的上市公司老总涉嫌猥亵9岁女童,

到7月末的红黄蓝幼儿园外教趁午休期间猥亵女童,

你永远想不到,在阳光照不到的背面,我们的孩子有多么的危险。

“保护孩子,防止重复犯罪”!刚刚,好消息传来,全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将建立

而眼下,为了更好的保护儿童,检察机关准备出手了。

8月2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在相关会议上介绍,检察机关将建立全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并推动形成涉及未成年人相关行业入职查询和从业限制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针对全国的信息库。

其一旦建成,将意味着有性侵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

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从事和未成年人相关的职业,

学校、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

如此一来,就能极大地避免这些有“潜在危险”的人,有机会再向儿童伸出魔掌。

(一)

事实总是很残酷。

儿童性侵,一个很多人极度不愿意提起的话题,却早已从影视作品中的极端案例走到了我们身边。

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2013—2016年的4年间,光全国法院审结的性侵儿童案件量就达到10782起。

换算下来,平均每天审结的案件就超过7件!

更可怕的是,据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此前的估算,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其“隐案比例”在1:7。

也就是说,有7起案件,才有1起进入司法!

两组数据结合在一起看,你就会发现,因为媒体报道被公众所关注到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

而时间,虽会让公众遗忘发生了什么,

却无法让那些被侵犯的孩子,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的生活。

因为她们总会长大,总会明白自己曾经被做过的事究竟意味着什么。

于是,她们的生活被噩梦侵蚀,夜不能寐、痛苦、绝望,直到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

2017年4月,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台湾26岁才女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杀身亡。

其父母通过出版社发表声明表示,女儿是因多年前被补习班老师性侵,引发忧郁症,最终才发生了不幸。

对此,林奕含在生前就说过一句话: 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保护孩子,防止重复犯罪”!刚刚,好消息传来,全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将建立

在性侵面前,不止是女童,男童也有受到伤害的可能。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方向明在向世卫组织提交的一项报告中称,女童被性侵的比例,在7.5%~11.5%之间;男童被性侵的比例则是6.5%~9.6%。

由此给他们留下的心理阴影同样无法磨灭。

在界面的一篇相关报道中,有过被性侵经历的男孩就讲述了自己的痛苦,

不敢去公共厕所、不敢去澡堂、不敢接触男同学……

比起身体上的创伤,心理上所受到的伤害才是最难愈合的!

(二)

面对这些残酷的事实,

很多人在痛心之余,也开始思考:为什么性侵和猥亵儿童的犯罪会如此猖獗?

对此,有不少人觉得,犯罪成本较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刑法规定,猥亵妇女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只要不是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一般最多会判刑5年。

待到出狱后,

这些恶魔一旦跑到一个陌生地方的话,

很多人也就无从知道其昔日犯下的罪行。

更进一步,若是他未真正的“改邪归正”,且进入了和儿童相关的行业,

那么和他接触的孩子,无疑就有危险了!

这样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司法实践早已证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着较高的重犯率。

而正是为了规避这样重复犯罪的风险,

如我们看到的,检察机关欲着手建立全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

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得到有关该信息库的更多信息。

但不妨先看看广州的做法。

今年5月30日,广州上线了针对全市的 “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系统。

据相关报道,截至7月25日,该系统中已录入了527条信息(一被告为一条信息)。

有了这些记录,学校、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在招聘时,就可以通过查询避免误用有性侵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以从源头上防止性侵害的再次发生。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

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去关心,更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自觉承担相应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将儿童性侵犯罪率降到最低,以还她们一个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

21财经搜索:迅速拨开冗杂信息的迷雾,聚焦财经热点,传递有效的财经信息,让您在这里读懂财经,玩转财富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