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湖街道組織各社區、相關部門、環衛清掃保潔公司及各物業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共計50多人,到文瀾苑小區學習垃圾分類先進經驗。

10月11日,觀湖街道組織轄區各社區、相關部門、環衛清掃保潔公司及各物業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共計50餘人,到文瀾苑小區學習垃圾分類先進經驗,推動轄區垃圾分類模式進一步升級,確保今年年底前轄區樓層未設生活垃圾桶的住宅區垃圾分類3.0模式覆蓋率達100%,2019年所有實施物業管理住宅區垃圾分類3.0模式覆蓋率達100%。

觀湖街道文瀾苑小區是近年新建成的一個商品住宅小區,現有住戶800多戶,居民素質普遍較高,具有較強的垃圾分類意識。在龍華區城管局和觀湖街道的支持指導下,8月初,文瀾苑小區推進實施垃圾分類2.0模式,設置了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5個,並配有玻金塑紙的分揀房。試點近兩個月時間以來,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9月底,文瀾苑垃圾分類模式再次升級,啓動深圳首個住宅區垃圾強制分類3.0+模式,爲實施4.0模式做好全面準備。3.0+模式啓動後,文瀾苑小區在每日早、晚7點到9點期間,在垃圾集中投放點增設廚餘垃圾桶,並通過視頻監控和語音督導引導居民做好廚餘垃圾分類,按時按點分類投放。

作爲深圳首個邁向住宅區垃圾分類4.0模式的小區,文瀾苑已完成了設備設施的基本配置,目前正在進行監控設備及智能語音督導系統的調試。據瞭解,垃圾分類4.0模式與3.0模式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通過法律手段促進全民參與,相關法律出臺後,視頻監控將爲執法提供依據,屆時將通過智能監控設備、隨袋徵收按量計費、開展專項執法行動等方式,做到“分類好,少付費”“分類差,多付費”“不分類,受處罰”,進而使垃圾分類真正進入居民生活。

據觀湖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借鑑文瀾苑垃圾分類的先進經驗,觀湖街道已選取祥瀾苑和陶潤懿峯兩個小區積極創建垃圾分類3.0模式優秀小區,並通過建立以社區黨羣服務中心爲活動場所的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微課堂”,組織轄區物業公司、社區工作站、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知識培訓,以此帶動轄區垃圾分類模式加快升級。同時,通過完善廢舊傢俱等大件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年花年桔分類收運處理體系、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廢舊織物分類收運處理體系等八大處理體系,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