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1b7700034213f38bc6ee\" img_width=\"656\" img_height=\"437\" alt=\"乾隆夸耀自己有十全武功,真有十全武功吗?让我们来逐条细数一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乾隆帝是个非常自负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他也的确有自负的资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说别的,单论长寿一项,他就稳居我国最长寿皇帝之首,而且是无疾而终,自然死亡,嘴角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福气忒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乾隆的自负标准并不局限于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帝王,他最在乎自己的文治武功是不是流芳百世、惠及万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曾经悄悄询问过宠臣和珅,朕的治国能力,和圣祖、世宗皇帝相比如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乾隆心目中,大清王朝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圣祖康熙爷爷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如果自己可以接近或超越圣祖康熙爷爷,那必是千古一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珅人很鬼,说话很圆滑,向乾隆帝侃侃而谈,说,每个皇帝的执政风格不同,很难比较出高下。不过呢,因为圣祖康熙帝宽厚仁慈,不少官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贪污受贿,百姓受害不浅;世宗雍正帝又太过严厉,百姓虽然得到不少实惠,但官员日子却不好过。陛下呢,能在“宽仁”和“严厉”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官员和百姓都满意。\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和珅还说,从总体上来说,雍正帝比不上康熙帝,康熙帝在“武功”方面雄才大略,远胜秦皇汉武。而陛下开疆拓土,国威远扬,也毫不逊色于康熙帝;至于“文治”方面,陛下更胜出康熙帝很多,不说别的,陛下写的诗,九万多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和珅一席话,说得乾隆帝心花怒放,连连点头,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件事,也很能充分说明乾隆帝爱慕虚荣的心理达到了何种地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初三,已逾八十高龄的乾隆帝,闲翻《周礼》,聊以打发时间,突然在“天官.医师”一章看到“十全”二字,不由心有所动,沉吟回味。又值爱将福康安传回大胜廓尔喀的捷报,遂提笔写下有名的《御制十全记》,自我总结,称自己建有“十全武功”,给自己取了一个“十全老人”的外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1af70006856e17200ee5\" img_width=\"450\" img_height=\"250\" alt=\"乾隆夸耀自己有十全武功,真有十全武功吗?让我们来逐条细数一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这“十全武功”是指哪十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是这样写的:“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认真读这段话,似乎乾隆不识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他的说法: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回部、两打征剿金川、一次平定台湾、一次迫降缅甸、一次迫降安南,再加上刚刚受降的廓尔喀,一共是十件大武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2+1+2+1+1+1+1=9,分明是九,哪有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有人替乾隆解释,说廓尔喀其实是前后打了两次,1789年打了一次,1792年又打一次,所以总和是十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真这么算,那么打缅甸可是打了四次,打大小金川则打了N次,根本无法说得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管怎样,乾隆自己说是十次,那就把他说的打廓尔喀拆分为两次,凑拼成十次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十次”大“武功”是不是真的都值得刻石铭功、夸耀千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让我们逐条简析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话说,明末清初,北方蒙古族分为了三大部:一部在今内蒙古地区,是为漠南蒙古;一部在原外蒙古一带,是为漠北喀尔喀蒙古;一部在天山以北一带,是为漠西厄鲁特蒙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厄鲁特又称卫拉特,又分为四部:一部为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和硕特;一部为游牧于今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部;一部为游牧于今新疆塔城地区土尔扈特;一部为游牧于今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杜尔伯特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部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及和硕部的牧地,建立起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面积达四百余万平方公里,成为清帝国的一大威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康熙年间,康熙帝曾三次发兵征讨,其中的第三次,迫得准噶尔汗噶尔丹磕药自尽,准噶尔汗国一度濒临灭亡。但到了雍正年间,准噶尔部又死灰复燃,逐渐强大,与清朝再次发生冲突,进军西藏,占领拉萨。雍正坚决平定准噶尔贵族割据局面,多次用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部原首领病逝后,其内部统治集团出现内讧,纷争不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说的 “平准噶尔二”就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准噶尔部的内乱中,大贵族阿睦尔撒纳在争斗中失败,向清廷请求归附,希望抱上清廷这条大粗腿。乾隆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突然发兵,五月即占领了准噶尔汗国首都伊犁,平定了准部内乱,实施分治政策,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第一次平定准噶尔,干净利落,非常漂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阿睦尔撒纳其实不甘心臣服清朝,他向清朝归附,不过是要假清廷之手来消灭政敌以达到自己独尊的目的。该年八月,阿睦尔撒纳便发动叛乱,迅速击溃清军留守部队。乾隆帝谋定而后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准噶尔遭受天花瘟疫肆虐,死者无数。乾隆帝适时出兵,大破阿睦尔撒纳,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阿睦尔撒纳本人不久死于天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第二次平定准噶尔,战果是弭叛息乱,取得了完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次平定准噶尔,维护、巩固了西北边陲,消灭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而且也打击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准噶尔的野心,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称之为“武功”,并不为过。\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1af70006856fb63b1ffa\"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82\" alt=\"乾隆夸耀自己有十全武功,真有十全武功吗?让我们来逐条细数一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再说说“定回部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定回部与平定准噶尔是有些牵连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疆喀什噶尔兄弟波罗尼都和霍集占是西北地区的回部领袖,分别称大和卓和小和卓。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亦即回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圣人(简称穆圣)的后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准噶尔部强大后,从康熙十九年(1680)起开始控制回部,对其首领实行人质制。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清军攻克伊犁,释放作为人质禁锢于伊犁的大、小和卓。其中,大和卓返叶儿羌(今莎车)统领回部,小和卓留伊犁掌管回教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军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并迫死了阿睦尔撒纳。大小和卓认为自己重新割据新疆南部的机会来了,集结起数十万人发起叛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帝的反应非常迅速,次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发满、汉兵自吐鲁番进发,大举平叛,仅一年多时间,便执杀大、小和卓,统一了西域全境,重命名为“新疆”。也从此时开始,新疆完全归入清朝版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说,“定回部”也同样干得漂亮,是乾隆对历史的一次重大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接下来的“打金川为二”,就让人不敢恭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十二年( 1747年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乾隆耀兵扬武,三次发兵进攻大金川,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损兵折将不说,耗费了两年时间仍未能把一个小小土司打败。是莎罗奔自己感觉闹得太过,主动请降,这第一次平金川叛乱才算结束。可时隔不久,莎罗奔再次叛乱,乾隆只好又发兵三次,共调兵60万人次,动用了特种部队、强火力大炮,花了五年多时间,耗资金银8000多万两,终于锉败了人口不足2万户的这两个藏族部落,平定大小金川这两个既无战略作用也无经济意义的寨子,可谓小题大做,穷兵黩武,得不偿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靖台湾为一”也是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是“靖台湾”,其实是镇压一场小规模的台湾农民起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台湾彰化地区天地会首领林爽文率领千余人在距彰化县20余里的大里杙起义。乾隆先后派提督黄仕简、任承恩,闽浙总督常青带领官军渡台镇压,但都无功而返。最后,是乾隆的爱将福康安出马,对起义军采取分化政策,终于擒杀了林爽文,绞杀了这场起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对于“打金川”、“镇压林爽文起义”这两场内战来说,“降缅甸、安南”算得上对外作战。但这两次对外作战都打成了烂仗,名胜实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且说18世纪末,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一方面凭着其军力向南消灭暹罗(泰国),雄霸整个中南半岛;另一方面又把触角伸向我国云南省南部,这该地区的土司强制征收“花马礼”贡赋。乾隆平定新疆后,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发动对缅战争,调兵数万人,耗费饷银一千三百万两,损失总督以下将领多人,其中云贵总督刘藻畏罪自杀;大学士、陕甘总督杨应琚赐死,仍不能取胜。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接替云贵总督的明瑞率清军分两路出境攻缅,中伏后,只有少量清军突出重围,明瑞与诸将士大部阵亡。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乾隆帝任命重臣傅恒为经略,再次大举征缅,沿途损失惨重。但缅甸东部新征服的暹罗(今泰国)爆发起义,缅军为避免两线作战,首先提出议和,而傅恒率出关的3万多清军因中瘴气仅剩1万3千人,未等议和开议,便草草班师回国。二十年后,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缅甸改朝换代,新王为稳定统治与清朝通商,主动派使者祝乾隆八十大寿,要求恢复通商和册封。乾隆因此认定平缅战争是胜利的,当即册封缅甸新王为缅甸国王,恢复正常贸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即为乾隆所说的“降缅甸”,下面说说 “降安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五十二年(1767年),地处今越南南部的广南王国亲王阮文惠于攻打地外今越南北部的安南王国。安南国不能抵挡,国王黎维祁逃到广西,向清廷求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帝担任了主持公道的角色,派两广总督孙士毅、云南提督乌大经率两路兵马杀往安南,要他们好好教训一番阮文惠。哪料孙士毅轻敌冒进,大败而还。还好,阮文惠不愿与清朝为敌,同样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向乾隆帝祝贺八十寿辰,表示臣服。乾隆帝于是封阮文惠为安南国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显而易见,清兵打缅甸、打安南,都是以失败收场;缅甸、安南虽胜,却有不得已的苦衷,都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主动向乾隆帝祝寿,被乾隆帝标以一个“降”字,纳入了十大武功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清兵打缅甸、打安南的失败是败在对方的境内,乾隆帝还可以在钦定的《安南纪略》用“振旅而还,无损国威”一类词语来掩饰自己的无能,那么在第一次对廓尔喀之战中,清军的表现,真的是让人无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廓尔喀,原是尼泊尔一个部落的名称,其于乾隆五十四年(1769年)才取得了尼泊尔的统治权。次年,即乾隆五十五年(也是乾隆帝八十大寿这年,1790),廓尔喀王朝借口西藏商税增额、食盐糅土,悍然入侵西藏,占领了西藏不少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帝得报,急调成都将军鄂辉和四川提督成德各带大军,分两路入藏,抵抗侵略,务必驱敌出境。又派熟悉西藏事务并会说藏语的御前侍卫、理藩院侍郎巴忠前往西藏,临时担任驻藏大臣,主持西藏事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巴忠为了达到“不战而退人之兵”,私下与廓尔喀议和,许岁币银五万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到好处的廓尔喀同意议和,答应退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清军就跟在后面不费一弓一矢地取回了全部失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巴忠郑重其事地向乾隆帝丑表功,谎称我军的大胜。同时劝说廓尔喀遣使朝贡,受封为国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为所谓一平廓尔喀之乱。\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1b770003421a2006b497\" img_width=\"550\" img_height=\"550\" alt=\"乾隆夸耀自己有十全武功,真有十全武功吗?让我们来逐条细数一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不过,议和许岁币银纯属巴忠的个人行为,根本不可能兑现,而廓尔喀人也觉得要价太低,不满意,再次进攻,迫得巴忠自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福康安率兵反击廓尔喀,深入其境,以图攻陷其首都阳布(加德满都)。廓尔喀人固守山岭,坚决抵抗。相持到八月底,眼看大雪封山,清军孤军深入,处于危险境地,不得已,只得重回到议定和约的途径上来。双方最后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月制订《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地位平等,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来认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就是乾隆的十全武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0183431153305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