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原標題:史家衚衕 第一個衚衕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skm3iDikb892\"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一個特殊的宅院——史家衚衕博物館\"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史家衚衕博物館微縮衚衕建築格局。蔣晨明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史家衚衕是北京老胡同之一,至今仍保存着傳統風貌。這個衚衕的24號院,是一個特殊的宅院——史家衚衕博物館。這是第一個衚衕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史家衚衕居住的歷史名人多達十餘位,其中一位叫凌叔華,就是博物館原在院落的主人。凌被稱作民國三大才女之一,她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內舉辦畫家名流的聚會,被稱爲“小姐家的大書房”。凌叔華曾在這裏招待了齊白石等多位繪畫大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院子曾經是凌叔華與陳西瀅生活的地方,博物館裏有對他們二人的詳細介紹。博物館自2013年免費開放以來,受到很多傳統文化愛好者的歡迎。博物館由原有宅院改造而來,面積並不大,但其內容很豐富。博物館裏陳列着大量歷史資料,整體感覺古色古香。更有意思的是,這裏還收集了老北京居民常用的老物件,勾起人們一段段往事。搪瓷茶缸、糧食供應證、購煤證、舊式鐘錶、老相機、唱片機,還有小人書等,讓老胡同的居民們倍感親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歷史資料,博物館裏還復原了整個史家衚衕街區的原始建築形態。一個個院落,一處處生活,一段段歷史,都在這復原圖中得到呈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圖片來源北京日報及網絡)\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6985401403033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