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技術分析各大門派的迷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通過上面的原理,我們可以通過市場給我們的「確定信息」來減少不確定性。後面再說\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技術分析中什麼纔是真正的「信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首先我們需要探究「市場」究竟能提供給我們什麼「信息」。

"\u003Cp\u003E看過太多的朋友沉迷進技術分析指標的海洋裏,不斷地試圖通過組裝不同的技術指標,希望能找到一個交易的聖盃,一勞永逸,實現財務自由。願望是美好的,可現實卻極其殘酷,絕大多數交易者,都成了交易所,印花稅,莊家,上市公司大股東,ico跑路人的嫁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有心的朋友,可以看出上一篇大循環,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索羅斯的宏觀基本面的分析框架。所以,這篇就淺談下我對技術分析的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希望能破除一些朋友的錯誤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畢竟,去除腦中的錯誤的想法在某種程度上比獲得正確的想法更有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理解一個東西,首先要明晰它的定義,很多時候定義清晰了,答案自己就出來了。因此本篇文章,通篇使用下面三種基本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從正面逼近問題,定義它是什麼?\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從反面逼近問題,定義它不是什麼?\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探究它的作用場景,邊界和約束條件\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任何投資類型,都無外乎可以簡化成以下三個過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信息收集 - > 信息分析 - > 投資決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兩個步跟信息有關,最後一步涉及人作爲決策的主體,帶來認知偏差和謬誤和不確定性。所以信息論通過量化不確定性,不失爲一個好的視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信息論視角的技術分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讀書的時候,學的是信號處理和通信,儘管當年很不情願,卻誤打誤撞,從信息的角度,竟然帶來了全新的視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知乎裏有個問題「史書中有哪些看起來輕描淡寫但品味起來很殘酷的話?」,高票答案是「我們走了一些彎路...」, 評論全是“信息量好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我家的水錶已經拆了,但是理性探究一下爲什麼這句話大家都覺得信息量很大?簡單說,就是簡短的八個字讓人能想起很多似乎有印象卻又陌生的東西,答主作爲信息的發送方,通過知乎答題這個渠道,發送給我們信息。而我們作爲接受者,相對問題來說,答案是出人意料的,也即是概率非常小的,所以給了我們很多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信息論中,「信息」的定義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這個很好理解,信息是個雙方的事情,你得到了以前不知道的消息,不確定性就減少了。「信息量」就是度量信息的大小,我們得到的信息可以消除多少不確定,「信息熵」也即是信息量的期望,用來量化不確定性,信息熵越大,收到的信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能獲得新的信息越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關內容之前文章寫過,#002 投資中最本質的數學問題 - 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如果不熟悉信息論,可能信息量也很大,請耐心觀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狼人殺的信息論視角\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裏我舉個直觀的例子,如果你玩狼人殺,你一定聽說過 “xxx信息量很大,他一定不是個好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人的標準場玩家身份共有831600種分佈,下面再回顧下信息熵的公式,信息熵越大,不確定性越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體的計算過程就不多寫了,我知道放公式太多讀者得死一片,所以這裏直接給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當我們處於上帝視角,知道所有人信息,信息熵H爲0,完全確定\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當我們處於普通視角,沒有任何信息,信息熵爲67,這是最大值\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發現自己手拿狼人牌睜眼看到仨隊友時,知道四個人信息,信息熵爲71,不確定性立馬減少很多!\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拿了預言家,首驗查殺,信息熵爲62,擁有的信息卻比狼人低很多\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拿了預言家,首驗金水,信息熵爲43,沒有查殺高\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而玩家中,最可憐的平民,信息熵高達08\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這也能看出,我們一些慣常套路在數學上的解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狼人開局擁有的信息竟然比其他人高這麼多,平民一臉萌逼,被來回反覆洗腦,也合情合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你發現狼人殺竟然也是可以量化的!所以,當你擁有的信息量大於的應有的視角,自然會被抓出破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別嫌我囉嗦,說這麼多其實只想讓你清清楚楚的理解信息量和信息熵的概念,因爲這對本文很關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上面的概念完全可以直接套入技術分析中去,好消息是技術分析不像狼人殺。市場是很公平的,市場給每個人的信息量”幾乎“是一樣的。但是,爲什麼是“幾乎”是一樣?後面再說\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技術分析中什麼纔是真正的「信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首先我們需要探究「市場」究竟能提供給我們什麼「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以binance幣安交易所的比特幣bitcoin交易爲例子,當然本質來說,所有撮合交易的結果都一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kSEN1ZTNVQT\" img_width=\"550\" img_height=\"1448\" alt=\"技術分析的本質\"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kSEoAvu6hBO\" img_width=\"560\" img_height=\"706\" alt=\"技術分析的本質\"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可以看到,左上是賣出的報價是ask,左下買入的報價是bid,當上下看對眼,或者有第三者大單着急成交,我們就能在K線上看到瞬間的一個大陽或大陰線,成交的價格形成了右邊的歷史成交記錄也就是最初的,沒有任何損失價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是高頻交易的基礎,訂單簿order-book,這纔是市場給我們的「一手信息」。包括成交和委託信息的逐筆交易,如我們的L2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kSF99eYrXOa\" img_width=\"608\" img_height=\"344\" alt=\"技術分析的本質\"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所以由市場得到的價格是一個羣體的「動態博弈」的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斯密確定了「分工」和「市場」的重要性,納什說市場是由「博弈」產生的,而博弈的產物纔是「價格」,它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用金錢堆出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一直以爲這是常識,但竟然看到很多人並沒有這個意識,尤其是做股票的居多,都有各種各樣的妄想症,認爲好公司,好股票,好行業就一定會漲,會穿越牛熊,當然他們信奉的巴老可能並不會贊同他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決定市場價格運行的規律的底層是市場參與的主體人羣,和其資金水平和負債結構等決定。各國主權基金、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參與的市場,當然和由散戶主導的市場運行規律大不相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們每個入場的個體,都是市場參與的主體,任何買賣決策都會影響市場價格。但是作爲散戶,影響幾乎不計,大戶在某些市場真就是鯨魚whale的概念,比如倫敦鯨,他們在不被人發現的情況下資金量越大,信息熵也就越低。但反過來當你袒露在陽光下了,大家的信息熵一樣的時候,你可以看看倫敦鯨的下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是流動性越大的場所,越公平的原因,因爲任何人的信息熵都相等。比如總體來說外匯市場 > 期貨市場 > A股市場。到了外匯市場這個量級已經不是靠資金量而是得操縱LIBOR才能減少自身信息熵。這也是爲什麼技術分析更適合外匯市場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信息論的「量」「價」「時」「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理解了上文價格形成機制,其實也就明白了,“量”和”價\"是一起出現的,成交的瞬間產生了價格,價格累積出交易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們平常熟悉的,K線,均線,KDJ,MACD等等指標,都是最初「一手價格」的簡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K線就是市場資金的足跡,它簡化成單位時間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OHLC,如果你能感受價格在K線中運動的軌跡,理解本質,其實那些亂七八糟的K線名稱,都可以做我們小學數學最愛乾的事情,合併同類項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均線是幾日收盤價的平均值,其實更多的是這段時間內,大家的平均買入成本,支撐阻力只是自我實現過程,並不一定有用。如果能用成交量加權,則能更好的計算成本,比如成交量的加權平均日線MA60,就是最近60個交易日,大家買入的平均成本,有些軟件可以實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就不多說了,他們任何一個的信息量都達不到市場提供信息的量的極致。所以疊加幾個技術指標,在信息的層面,只能逼近,卻不能讓我們獲得完全的信息。不同的指標只能在某些肉眼或思維觀察不到的方式,展現給我們同樣的信息,例如乖離和背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價格在二維平面上隨着時間的流失,不受K線的約束。當你在不斷追求各種指標的表象時候,是不是這纔是更本質的東西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量價投影到的這個二維座標系,也就是我們說的“時”和“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時間和空間只是按照習俗被K線固定在橫縱座標而已,我們完全可以跳脫出這個體系來解讀市場給你的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麼說的目的是讓你不要陷入每日的漲跌K線中去,虧了金錢不說還虧了時間,牛熊一輪,心滿意足覺得學到居多經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理解了這些,也就理解了之前的問題。當你在市場中作爲一個參與者,作爲小散戶,信息量層面都是公平的,大戶在某些時刻有信息的優勢,但當信息被透露,也會被散戶搭便車,這也有點像“智豬博弈”,大豬去踩踏板,小豬跟着喫就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市場流動性足夠,大家從技術分析角度,就在一個起跑線上,資金量小還好調頭,反而更具有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可惜的是,在很多流動性不足的市場裏,交易並不只是技術分析,莊家還會有基本面分析的優勢,人才的優勢,資金量的優勢,甚至是孫子兵法說的,“致人而不致於人”的主動造勢能力,作爲主動一方必然會有心裏的優勢,所以雙方其實又差距很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當你準備量化分析,對歷史數據回測時,處在市場之外的所有人又具有同樣的信息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我們就能得到技術分析信息論的三個基本假設\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任何市場給你的信息量是有極限的\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任何技術分析指標只能獲取部分信息量\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籌碼量一定程度決定信息量\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基本的假設,還有很多要完善的,但已經從原理上能給我們一些指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理解上述概念,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自己的指標,無非是同樣的東西換個視角觀察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技術分析各大門派的迷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通過上面的原理,我們可以通過市場給我們的「確定信息」來減少不確定性。接着從信息論的角度就能推導出,其實那些亂七八糟,奇奇怪怪的各門各派技術分析,本質也沒什麼差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道氏理論、波浪、江恩、到東瀛的日本蠟燭圖再到本土的纏中說禪,其實從原理上並沒什麼差別,無非是把市場給出的信息「量」「價」「時」「空」通過不同的「規則」,完全分類,再組合到一起,其目的無非是劃分趨勢和尋找轉折,進而更好的選擇買賣點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同的前輩只是把“那個東西”或者叫“實質”的東西,起了不同名字而已。畢竟都叫一樣了你也沒法開宗立派,而只是在闡述前人的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裏的關鍵是,完全分類,不同的分類方式,在解決不同問題上起到了不同的效果,通過完全解讀市場給你的信息,利用規則來分類,這也是邏輯完整性的標誌,即禪師所說的走勢終完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可不,事後所有的解釋都給你全分類上了,咋還能不完美。\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隱含的信息:籌碼的邏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場外的資金好理解,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場內的籌碼分佈。這也是歷史數據分析和均線作爲一段時間持倉成本的依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還沒挖完的比特幣到時候一共2100w個,它總是動態分佈在不同的人手中,但是每個人拿到的價格卻大不相同。在很低成本買進,屯着不動的,和在下跌時被套住的,心態當然不同,成交的意願也自然不一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質來說交易就是從一種籌碼交換另一種籌碼的遊戲,而投資是拿低收益率的籌碼去換高收益率的過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別人爲什麼願意跟你換,這就是要思考的問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面是本人抽象出來的籌碼分類,可以用來分析籌碼的供求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場內股票籌碼(路徑依賴,歷史狀況) \u003Col\u003E\u003Cli\u003E位置,場內籌碼永遠是那麼多,但是分佈在不同的人手中,不同的位置,帶來的心態和交易的意願大不相同\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場外RMB資金籌碼 \u003Col\u003E\u003Cli\u003E能力:資金量\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意願:心態(預期)\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這個看似簡單,它有什麼用呢?它能解決非常多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爲什麼說大媽都進場了,股市就要跌呢? 場外的資金有意願買入的全進場了,連大媽都進場了,哪來的多餘資金。\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大V鼓吹任何股票,他是真的覺得好嗎?可能是真的,因爲他已經入場了,但是反而,他竟成了最大的空頭,買入之後,他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賣出平倉。\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股災的時候,真的有歪果敵對勢力做空A股麼?很少的,其實都是場內的籌碼疊加槓桿,自我踩踏而已。\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國家隊救市真的好麼?並不見得,同樣他們進場,也只能成爲未來的空頭,當他們賺取收益時,負和的市場的蛋糕也被他們切走一塊。\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如何能讓股市變得更好?完全退市機制,和引入做空。股市就如同進化論中的生態系統,優勝劣汰纔是最好的機制,做空的資金反而能帶來上升的活力。\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其實昇華一步,任何社會學科都可以這麼理解,「歷史」就如那場內籌碼,它和場外的「現在」不斷博弈而生出「未來」。\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成交量的迷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最後簡單提一下「量」的問題,市面上有很多量價分析的書籍,但是其實,按照前面的推論,成交量變大隻能證明一件事,多空雙方在此處分歧很大,相視一笑,互道sb,未來會漲還是會跌?單獨出現的時候並不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需要結合前文說的量價時空和籌碼位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分析能得出確定答案麼?只是個概率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技術分析的「不預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技術分析的底層目的並不是預測,好的交易員也並不該預測,預測是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的事情,畢竟他們就靠這個混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信很多人聽到這裏都要反駁我了,但希望我能說服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預測本身這個詞就是需要定義的,在我的定義中,類似於“今年最低跌到2300點”,“比特幣最低6000刀”,“納斯達克下半年必崩盤”,“嬰兒底,白金底,鑽石底”這樣確定性的論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我只是說在我的定義下的結論,定義不同咋倆可能說的同一回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不能預測本身也是多方面的。上一篇寫了基本面的不預測,這裏也依然如此,其實原因太多了,這裏簡單寫幾條。\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人的因素,上面寫了,價格是由人的交易的得到的,人就是最大的不確定性。諒你劃得再好的支撐阻力線,三次背離,但是想想“光大烏龍指”,足夠的資金能砸出任何想要的K線。\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政策因素,如果經歷過瑞郎事件就知道我說的什麼,瑞士央行行長信誓旦旦承諾不脫鉤,甚至還要降息,轉頭第二天像\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確認性偏差,這個也很好理解,人一旦花了很長時間研究清楚某樣東西東西,自然不捨得放棄,而且還會不斷地去看新聞,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決定。但問題是,有這樣的想法,如果行情走的不如所願,你會做出決定再等等。快到止損線,怕打了止損就回頭,便放棄了止損。一旦被套住,更開心了,別人一問就說自己是長線價值投資。\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說這是心態問題,逼自己去改變心態,去學王陽明“知行合一”,從“怕”到“不怕”,其實並沒有實質的改變,沒有從根本原理上認知的改變,只是自欺欺人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想去預測當然沒有問題,也可能對了,或者連續對,但是正是因爲一次兩次的成功加深了信心,擴大了頭寸,放大了槓桿,增強了自信,最終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或許預測正確只是“運氣”而不是“能力”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晰下概念,我在這裏敘述的是“好不好”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時候有人一定會問,不去預測,那還咋做交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面是我分解成五個步驟,來闡述應用技術分析的不同側面。\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描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想象下,你在路邊看到一個小胖子,150的身高,估算下200斤上下的體重,你會作何感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米5?200斤太胖了吧,是不是太愛喫甜食了,這麼胖有可能得脂肪肝,還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得勸勸她,趕緊讓她減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來分解一下上述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姑娘芳齡20歲、身高150、體重200斤、腰圍100cm、臀圍100cm。類似於我們的時間軸、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成交量一類“直觀指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數據是我編的,爲了方便,正常人很少有這麼厲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得到35.6,腰臀比1。相當於我們的“衍生指標”,類似於macd,rsi,均線之類需要進一步計算得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人的BMI大於28就算肥胖,腰臀比據說最優是0.7。所以明顯這個小姑娘超標了,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她很可能會得脂肪肝和糖尿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爲什麼會得到這個結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我們大腦中的“歷史數據庫”中,見過類似的胖人得病,那她到底得沒得病呢?並不知道,只能說概率很大。未來體重還會不會增加?就如未來的股票價格會不會上漲?也不一定,但是如果管住嘴邁開腿,很大可能會瘦下來,反之暴飲暴食會越來越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們自身的數據並不能預測未來,但是它卻能全面的反應我們當下的身體狀態。這妨礙我們做決策嗎?並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MI的標準是18.5~23.9正常,24~27.9過重,28以上肥胖。當我們測量到PMI已經到35.6了,說明已經太胖了!我們完全可以做出減肥的決策,當然你也可以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們能看到這個小姑娘的體重K線圖,一路向上,那能說明趨勢向上,未來會繼續漲麼?想想這個你就明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理日線rsi到80以上指標背離,說明超買,應當注意風險,可以作爲賣出決策的一環,但是否真的會翻轉呢?並不一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技術分析不是一模一樣嗎?它並沒有告訴你要去預測,它只是清晰的描述了當下市場的位置與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通過技術分析,我們起碼大致知道市場籌碼的位置,傾聽到多空雙方的實力強弱對比,來感受阻力最小的方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就是本文說的技術分析第一重作用,「描述」。描述本身就很有用。\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界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界定分兩種,對「市場」的界定,和對「自身」的界定,但其實終究可合爲一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篇說了,技術分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確定“趨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kSFO15dr4eU\" img_width=\"524\" img_height=\"361\" alt=\"技術分析的本質\"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上圖的B1點就是趨勢的開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kSfM7gpsSnT\" img_width=\"540\" img_height=\"222\" alt=\"技術分析的本質\"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這張圖就是趨勢的延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用最經典的道式理論對趨勢的定義來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要相繼的上衝價格波峯和波谷都對應的高過前一個波峯和波谷,那麼市場就處在上升趨勢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趨勢就是這麼簡單,脫開K線的角度來看,價格走到了一個新低A點,反彈到點B,回撤C點高於A點,當突破B1點的時候,這個時間週期的趨勢就建立了。每次回調後不斷創新高就是趨勢的延續,頂部其實是和底部鏡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在A點,有人在C點,還有人在B1突破入場,和D點回調後入場。四個點位看似差不多,但是背後理念完全不同,帶來的勝率和盈虧比也不同。這需要根據你自身的交易系統和不同市場類型來判定,並無好壞。無論你再用哪門哪派的理論,也逃脫不出這個。這已經對「市場」趨勢的全部界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進一步探究,趨勢的本質在於循環反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一篇文章講的里根大循環,中國的分稅制和土地政策導致的,地價,房價,信用生成,地方政府債務的循環反饋。甚至是單純的資金推動旁氏循環,都有自身的規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對「自身」的界定,只是去界定你所認爲的可能發生的趨勢,這是一種主觀判斷,不同於之前對市場的客觀走勢界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可以對當下市場所處的位置做一個界定。比如很簡單的周線上升,日線上升,4H下降趨勢,但這相對並不重要,因爲「市場」的趨勢只有走出來才能看到。我們需要根據傾聽到的相對位置和狀態,把它作爲分析的一環來界定我們自身的趨勢,也就是開頭說的兩者可以結合爲一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段1000點的行情,先上了500點,又下了300點,然後再上800點,能看到1000點的人,當然認爲做300點行情的是逆市,而只能看到500點的人,當然認爲這300點是順勢,其實這並不是問題,只要你認定你所謂的勢並以此操作就行,對了跟進,錯了就止,其實都能掙到錢,關鍵看判斷出錯時,自己能否能及時退出並調整思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之前一篇文章 #002 投資中最本質的數學問題 - 下, 當你的宏觀邏輯分析到位,自身的交易系統技術分析正好印證你的判斷,那自然是個很好的買入點位。如果判斷錯誤更正常,止損再來就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所以上文的“界定”只是對我們之前任何的包括宏觀邏輯、流動性、情緒等分析結果的“印證”,而不是用來找尋趨勢的發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控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從控制論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自身的發展過程就是對萬物的控制,從最開始控制火,控制電,到現在企圖控制金融市場,抹平週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控制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只能控制我們能控制的,如在大海上行船,船長不會去想要控制大海,他只會想怎樣控制舵,讓船開的更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預測的本質就是你想控制市場,讓市場如你所願,達到想要達到位置。但是,你並沒有辦法控制市場,幸好你還能控制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篇講的信息論中的“信息”的概念是,通過獲得以前不知道的知識,消除了我們的不確定性。我們通過理解“正確的信息”,包括“市場運行的規律”,“人的認知偏差”,“複利”,“耐心”等知識,消除我們對“外部世界”和“自我”的不確定性,那我們自然只能做對的事情了。芒格在闡述他的誤判心理學時也說,心理學的悖論是,當你越理解我們人的認知傾向,我們越不會受其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總是歸咎於心理問題,確實是有這樣的問題,但我更相信這樣想的人是沒有正確的認知。通過正確的認知來“獲得信息”,我們才能正確的思維,做出正確的決策來“實行控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這個角度來說“知”和“行”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深刻認知“信息”能減少你的選擇方向,而我們“行”的也都是我們深刻認同的,來實行“控制”。“知”到深處便是“行”,不用強迫自己,我們很自然會得出“知行合一”的結論。如下圖的過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kSffEv6eCEc\" img_width=\"517\" img_height=\"350\" alt=\"技術分析的本質\"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技術分析指標作爲規則,就是一種“控制”手段,這種控制並不是強迫自己的手段,而是通過深刻認知消除我們的不確定性,規定了我們能做什麼行情,什麼時候要減倉,什麼時候要休息。有了這個工具,自然我們能更好的“控制”自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跟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所謂跟隨,就是當我們的分析給出入場信號,正好,技術分析又印證了信號,那我們就入場。既然你已經入場了,那別人怎麼說都跟你無關,唯一需要的就是照顧好你的“頭寸”,如果還是不斷地去看別人怎麼想,註定難以逃脫虧損的命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入場不一定會盈利,但是,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要把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印證是要配合勝率、盈虧比,所有條件都達到,自然果斷出手。既然有要求,符合的條件必然很少,所以連接精彩的分析和好的決策,需要的是耐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預測,那這時候應該有怎樣的思維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認爲自己是錯的,直到市場證明你的正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聽起來這很匪夷所思,爲什麼認爲自己是錯誤還要入場?前文說了我們入場的時候自身主觀決定的因子正好符合條件,並且勝率盈虧比合適。但是再客觀的主觀也是主觀,市場並不受我們控制,直到我們的想法被市場”證明”或者“證僞”,這纔是市場告訴我們的結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的思維觀念也能解決很多自身的心態問題了。因爲本來就不確定嘛,也就不會去盲目堅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入場的信號消失,不管任何原因,都應該出來了。往往我們入場,就決定了我們當下判斷未來會漲或者跌,當行情不如我們所願,起碼當時,市場證僞了你的假設。既然我們已經錯了,還留在場內只能證明不甘心,怕如果離場,市場立馬朝向我們希望的方向走。這是需要改進入場點位的問題了,也就是交易最重要也是最難的點,Tim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遇到這種情況,正確的做法是,立馬離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顧下之前我們分析的邏輯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來很難準確預測 -> 不預測 -> 趨勢的形成導致價格的路徑依賴 -> 盈利虧損不對稱性 -> 入場跟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既然市場朝向任何方向行走都會有路徑依賴,那很自然的能得出這個經典的結論,截斷虧損,讓盈利奔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是跟隨的精髓。\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 「應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應對是策略的一部分,因人而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說過進場點位不重要,重要的是應對。雖然有些誇大,但也可能是另一種事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象下,我們手中有100w,假設股指期貨if現在的點位是3000點,我們因爲某種不知名的原因,非常看好A股未來,認爲未來一定到5000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是你會怎麼做?這麼肯定的機會,你覺得這次機會能盈利多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人可能會有兩種答案\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這麼好的機會!100w全倉買入,買買買\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用之前教過的凱利公式,算好能虧損的範圍,再買入。\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第二種其實比第一種已經好很多了,但是如果你經驗豐富,仍能看出這樣操作很傻很天真。簡化了很多的問題,忽略了真實情況。我們設想下:\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如果並沒有漲到5000點,那我們什麼時候獲利?\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如果3000點買入,先跌到2000點,再漲到10000點,潛在損失一手30w。真實情況是,你砍掉了倉,並且再也不敢入場了,徑直的看着價格上漲,判斷正確卻無法獲得應有的利潤,只能懊悔。\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如果真如你所願漲到了5000,但是最終漲到了12000,那你又會不會很懊惱?\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你可能覺得我說的很傻,真有人會去這麼做嗎?但事實告訴我們,很多人真就是這麼去操作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風險和收益是一體兩面的,但當我們被巨大的收益迷暈頭腦的同時,自然會對風險視而不見。上述的例子,我們看對行情,有用嗎?如果看對還是認賠出場,那會不會非常痛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操作是這樣的:\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入場信號出現並且技術指標組合印證,那我會在突破或者回調,也上面的C點或B1介入,依情況而定。C點勝率低盈虧比高,B1點止損大但勝率高,需要你自己去權衡,我習慣於分批入場。3000點入場做多一手。\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如果止損就再找點位做多,如果我是看多的,即使止損,還會去找機會進場,除非入場的理由消失,或者沒有更好的機會點位。\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如果有一定利潤出現,起碼目前市場證明我是對的,我會調整止損到盈虧平衡點之前去,避免反而虧回去。因爲如果真的反走,那起碼證明入場時的判斷是錯誤的,並不是流暢的行情。\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有了更多的利潤,就該考慮加倉,加倉方式千變萬化,歸根到底也就兩種,回調和突破。加倉的本質是開新倉,所以當市場起碼暫時驗證了我們的判斷,繼續加倉,上調止盈,直到完成所有建倉動作。\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我們之後的加倉,除了第一步的建倉有止損,剩下每一步其實都是不同程度的止盈,風險非常小,但是一旦操作成功,盈利會非常可觀。這其實變相的實現了風險和盈利的不對稱。通過非常小的風險來博取極大的收益。\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當到達了我們的目標位置5000點,視你的倉位而定,來平掉部分。我們可以心態非常良好的看行情繼續的演變,繼續上面的過程。\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止盈也是在我們的系統裏,例如小時圖價格下穿均線組或者日線圖中MA5和MA10金叉,這裏的方法也很多,依照自己的規則而定。規則是簡單的,複雜的是自己。我們通過規則能截取到的,纔是我們的趨勢。\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當然中間的操作手法可以更精細,如果你的盤感更好,那自然會有更好的表現,這也是複利的操作手法。小週期的噪音太多,所以這也更適合大週期的操作。上面的過程看似長線操作,但任何長線也都是由短線走成的,很多時候長線其實是恰好拿成長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這也是基本的趨勢跟蹤策略,有條件的可以拿期權做一定的保護,或者直接用期權入場,來用更小的風險博取更大的利潤。任何的分析結論都可以算做你的一個想法,但是怎麼來表達這個想法卻有很大的區別,期權就是個很好的表達想法工具,它跟其他工具不同的是極大的關注了時間這個維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的策略雖然表面可能不一樣,但是實質一樣用最少的風險博最大的利潤。也即斬斷虧損的另一半,讓盈利奔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資金往往會在關鍵點位的上方分批掛單,因爲比起價格他們更關注的是流動性,因此在K線上我們能看到瞬間的陽線伴隨成交量升高。只不過他們能通過期權或其他來對沖小散戶做不到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這樣的方法也即是暗合了索老說的,不在乎你看對還是看錯,重要的是你看對時能賺多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最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任何東西只能解決它能解決的問題,你讓技術分析去精確預測?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罷了。那些不懂技術分析的人往往也在腦中樹立了一個稻草人,對其攻擊只能說隨大流的固有偏見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技術分析是在描述市場,宏觀基本面分析何嘗不是。就單通脹來說,CPI、coreCPI、PCE、GDP平減指數,每一個指標都在某個側面去逼近現實世界,並不能說誰優於誰,他們並不等於現實世界,都只能有各自信息量,還不說統計的誤差問題。CPI中的成分如果你用不到,那就不是你的CPI,任何人其實都有自身的CPI。\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在信息論的視角下並沒什麼差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同的人接受到了不同的信息,在他們大腦中加工,然後做出了決策,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個買賣的決定,這還受到我們自身認知不完備,認知謬誤的影響。最終是資金的博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反過來推導,任何能作用於資金和籌碼博弈的因子,都能是我們入場的依據,哪怕只是在某個點位跌的過多,這當然要視情況而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凱恩斯的“選美理論”早告訴我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的想法並不重要,大家的共識才重要,也即是羣體的資金,但是共識到了極致,大媽都入場了,大家都走到冰湖的中央時,這時候缺少對手方的流動性,又需要我們站到人羣的對立面,這就需要考驗你的認知和勇氣。當然這並不是簡單的別人貪婪我恐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完上文的論述,我們再回頭品味下那句老話,可能會有更深的感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們的判斷是基於事實和數據這兩個維度,而參與的這場遊戲,卻是在情緒的第三維和夢想的第四維上展開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通篇的分析,這是我對技術分析的定義,一個想法,不一定對。\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技術分析只是描述當下「市場的狀態」,而不是用來預測未來。\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技術分析更多的作用是作爲一種「規則」,用來“印證”和“控制”。\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技術分析的指標只是價格的表徵,細節損失很多。\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技術分析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技術分析只是投資中的一種輔助勝率的「工具」,單純的技術分析因爲信息量的限制勝率有限。投資的分析過程還有一系列的包括市場情緒分析、基本面分析、風控、邏輯判斷、糾錯機制等。\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技術分析只是分析市場本身,而基本面分析則是分析整個現實世界。\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技術分析本來就沒啥深奧的東西,如果做了好多年還在不斷地希望找尋“高深的技術和祕籍”,那說明你已經誤入歧途。當然這些經驗也不是憑空而來,應該不僅是技術分析層面了,我也是交了一些學費,希望我的這些反思,能幫你少走點彎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時候那些正確的理念你做不到很正常,“順勢,輕倉,止損,不攤平虧損,不要貪婪,負相關分散化”。但是隻要做到一次,嚐到甜頭,未來就都會保持下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5\u003E對短線交易情有獨鍾?孜孜不倦學習短線技巧卻不得法?還在爲找不到買賣分歧點而頭疼不已?看了這麼多短線技巧卻還是不敢付諸實踐?\u003C\u002Fh5\u003E\u003Ch5\u003E選股寶APP“短線實戰訓練營”,視頻課教你短線操作,羣直播幫你培養盤感,助你發現短線股。還有經驗豐富的遊資老師盤中更新策略文,爲你指明大盤方向,幫上班的你瞭解最有價值的盤面情況。\u003C\u002Fh5\u003E\u003Ch5\u003E想要加入短線實戰訓練營,與短線大佬和股友們一起並肩實戰?添加微信xuangu6666諮詢課程購買~\u003C\u002Fh5\u003E\u003Cp\u003E*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9166371572993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