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作者 | 唧唧堂心理研究小組:Queenie; 審校編輯 | 悠悠 濛濛

本文是針對《幸福與感知積極共鳴之間的關係(Well-Being Correlates of Perceived Positivity Resonance: Evidence FromTrait and Episode-Level Assessments)》的論文解析。該論文發表於2018年12月《人格與社會心理學(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上,作者爲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Brett C. Major1, Khoa D. Le Nguyen和Barbara L. Fredrickson,以及來自里士滿大學的Kristjen B. Lundberg。

引言

多項研究發現,積極情緒和社會整合影響着人們的幸福感、身心健康及壽命。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討過積極情緒和社會整合這兩個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對個體的影響。例如,社會互動能夠提升個體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這有可能是因爲社會互動提升了個體體驗積極情緒的幾率,進而間接提升個體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嗎?又比如,當人們能夠共同經歷一些高質量的人際互動時,積極情緒預測積極結果的預測力會更強,這一結果是否蘊含着積極情緒與社會互動的相互作用?

Fredrickson在2016年提出了積極共鳴理論,該理論將積極情緒與社會互動相結合。提出了一個概念:高質量的人際連接,並稱之爲積極共鳴。積極共鳴是一種會發生在兩個人及兩個人以上羣體中的瞬時連接,廣泛發生在情侶、朋友、同事及具有競爭關係的陌生人之間,這種人際連接具有三個特點:具有三個特點:①共享積極情緒;②互相的關心與關注;③行爲上和生理上保持同步。多項實證研究發現,積極共鳴能夠強有力地提升個體的健康水平與幸福感,而積極共鳴發生在即時感官層面中,會產生更積極的效果。本研究則關注於積極共鳴對個體幸福感的影響,對前人的研究進行擴展:(a)檢驗了積極共鳴是否與個體的幸福感、疾病症狀有關;(b)通過日常分段測量的方式來獲得積極共鳴的數據,而非整體測量;(c)檢驗了積極共鳴是否與社會性及即時感官連接相關。研究假設,積極共鳴與幸福感的指標(如心理健康、抑鬱症狀、孤獨、疾病症狀)具有顯著相關,在控制總體積極情緒後,結果仍然顯著。

研究方法

實驗1

1. 被試

231名被試被隨機安排進兩個實驗組:沉思冥想組(MM,113名)和慈愛冥想組(LH,118名),分組並非研究的主要研究點,僅僅作爲一個潛在的調節變量。最終,共175名有效被試完整的參與了長達18個月的追蹤實驗(其中,女性105名,男性70名,平均年齡48.66歲)。

2. 研究過程

該追蹤研究長達18個月,在18個月中,研究者定期調查了被試的情緒體驗以及一些自我報告數據,調查變量有:感知積極共鳴、習慣性積極情緒及幸福感(指標包括:心理健康、抑鬱症狀、疾病症狀)。

3. 研究結果

對數據進行初步分析,結果發現:所有調查變量間均存在顯著相關關係(具體詳見Table 1)。在此基礎上,研究者通過分層線性迴歸分析,將幸福感的三個指標(心理健康、抑鬱症狀、疾病症狀)作爲因變量,在第一層中加入感知積極共鳴這一變量,在第二層中,加入習慣性積極情緒,結果發現:在控制了習慣性積極情緒後,感知積極共鳴與心理健康呈顯著正相關、與抑鬱症狀和疾病症狀呈顯著負相關。

Table 1

picture from internet

實驗2、3

實驗2、3從理論上對實驗1進行重複,依舊探討積極共振與幸福感指標之間的關係。然而在這兩個實驗中,幸福感的指標變爲:心理健康、疾病症狀與孤獨。除此之外,採用情境片段法對積極共鳴進行測量。

1.被試

實驗2:2014年春季通過MTurk網站招募被試,共招募122名被試。最終120名被試參與了完整實驗。

實驗3:2015年春季從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在職人員中招募被試,最終168名被試參與了完整實驗。

2.研究過程

實驗2與實驗3的研究材料和過程幾乎相同,具體測量指標如下:

①DRM:被試需要完成在線問卷。在實驗2中,研究者要求被試列出工作日中,從工作開始到工作結束的所有片段,包括與工作無關的片段,120名被試共收集767個片段。在實驗3中,研究者要求被試列出從他們醒來到睡覺時的所有片段,172名被試,共收集767個片段。被試需要爲每一個報告的片段命名、記錄片段時間、做一些個人筆記用來回憶這一片段帶給自己的感受。

②互動類型:對每一個片段,被試需要評估“在這個情景片段中,你和某人互動((包括手機、短信、郵箱、社交媒體)的相關信息(如持續時間、互動中感受到的情緒等)。

③自我報告積極與消極情緒:對於每個片段,被試需要採用李克特5點量表分別評估在該片段中的積極與消極情緒。

④感知積極共鳴:採用自變量表對該變量進行測量。其中實驗2採用13題版本,實驗3採用簡短版本。

⑤幸福感:通過幸福感量表評估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獨感及疾病症狀。

3.研究結果

實驗2和實驗3的結果與實驗1的相關結果基本吻合,但也存在差異。結果發現:在實驗1、2、3中,感知積極共鳴與心理健康水平均呈顯著正相關;在實驗1、2中,感知積極共鳴與疾病症狀呈顯著負相關,但是在實驗3中,感知積極共鳴與疾病症狀間無關聯。實驗2、3還測量了感知積極共鳴與孤獨感的關係,結果發現,在實驗2、3中,感知積極共鳴與孤獨感均呈顯著負相關。

研究不足及未來展望

1.本研究主要關注各變量之間的相關關係,並未探索出各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有可能幸福感也可以反過來影響積極共鳴的出現與發生。未來研究可以致力於探索其中的因果關係。

2.研究者也可以探討積極共鳴是否可以教授給被試,進而比較習得積極共鳴組與控制組之間幸福感提升的差異,探討這種干預是否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健康水平。孤獨和抑鬱症狀在美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普遍存在,針對積極共鳴的行爲干預可能可以對抗這些日益嚴重的社會健康問題。

3. 由於一些積極共鳴的特徵可能發生在被試的意識之外,因此被試自身難以察覺,因此,在未來研究中,研究者可以考慮採取一些額外的非自我報告評估方式(如一些生物數據),以提供更全面的積極共鳴數據。

4.研究者推測,對於孤獨感和抑鬱情緒來說,感知積極共鳴比實際積極共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對於身體健康及疾病症狀來說,實際積極共鳴比感知積極共鳴起更重要的作用。未來研究也可以就這一點進行深入發掘。

參考文獻:

Major, B. C. , Le Nguyen, K. D. , Lundberg, K. B. , & Fredrickson, B. L. . (2018). Well-being correlates of perceived positivity resonance: evidence from trait and episode-level assessm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877132.

解析作者:Queenie

推薦

訂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