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漢朝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允許百姓以錢代戍(費300文錢請人代爲戍邊者稱爲“過更”,自己戍邊稱爲“踐更”)\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gpbWxFMrYnwQ\" img_width=\"376\" img_height=\"500\" alt=\"秦朝滅亡的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u003E3,秦朝官吏的執法過於粗暴。\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rhJ649V34c4\" img_width=\"375\" img_height=\"450\" alt=\"秦朝滅亡的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爲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u003Cp\u003E秦朝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秦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爲周孝王養馬,憑着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於是把秦谷(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爲諸侯,秦始建國,佔領東周王室在關中的領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後滅掉了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服百越。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yrhJ649V34c4\" img_width=\"375\" img_height=\"450\" alt=\"秦朝滅亡的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爲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爲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有說法“百代猶得秦政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秦朝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別於其他國號爲秦的政權。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大規模平民暴動起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秦朝從統一六國到滅亡,只有15年國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秦朝滅亡的原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秦國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後,其本身已經逐步地走向了僵化。第一,史記陳勝世家中記載陳勝吳廣因爲延誤了戍期,法令失期當斬,陳勝吳廣遂反。但是大雨應該是一個相當有力的免責或減責事由,但是陳勝吳廣卻並不認爲有這樣的可能性。我國學者寧漢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於不區分情節,只要發生刑律中所規定的後果,一律論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秦國在伐滅六國之後,國家面臨的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前可以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卻不能在全國全面開花。可以從陳勝吳廣的戍邊來看。春秋戰國時代國家疆域小,百姓戍邊來回旅途短,戍邊時間也不長。但是到了秦朝以後國家太大了,這個制度就會出現問題。到漢朝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允許百姓以錢代戍(費300文錢請人代爲戍邊者稱爲“過更”,自己戍邊稱爲“踐更”)\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gpbWxFMrYnwQ\" img_width=\"376\" img_height=\"500\" alt=\"秦朝滅亡的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u003E3,秦朝官吏的執法過於粗暴。秦國是個耕戰國家,獎勵軍功。統一之後原本應該早日結束的軍事管制制度被無限期延長了。秦朝的地方官吏多爲軍人(如滅韓的將領叫內史騰,之後即爲秦守韓地),他們缺乏應有的執法素質,手段往往粗暴。比如押送陳勝吳廣的那兩個尉,“吳廣忿圭尉”“尉果笞廣”。也因爲這樣,在陳勝起義之後,“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經表明態度要依從起義轉而伐秦(如吳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諒他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秦朝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陳勝吳廣在起義之後也不過是一羣亡命徒,但是就是這樣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後,以數百人之衆,就能“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由此可見秦朝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從陳勝吳廣以扶蘇和項燕爲號召來看(而根本不顧後者的國家正是被前者的父親所伐滅),顯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對秦室並無特殊的惡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秦朝的徭役過於嚴重,並伴有族羣間的歧視。稍微一觀察,我們發現,劉邦、項羽、英布等秦末梟雄,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關東人,而且他們幾乎都有在關中服徭役的經歷。就目前對始皇帝陵邊修陵民工瓦當的發掘來看,記載的籍貫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關東地區的郡縣。秦朝修築直道,伐匈奴百越,所需要的糧草大部分來源於關東地區。我記得探索與發現當中有一期說秦朝伐匈奴的糧草來自於齊地的,運糧食的車隊要2次翻越太行山,3次度過黃河,每65.5石糧食中只有1石可以到達前線。由此可見對關東經濟的掠奪到了什麼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秦國的統一進程具有殖民征服般的政策,這使得關東人遭受了極大的苦難。秦國凡攻略一地,必奪其地,遷徙秦民居之。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侯厓復相。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三十四年,秦與魏、韓上庸地爲一郡,南陽免臣遷居之”;等等等等。這也是上面所說劉邦、項羽、英布等秦末梟雄,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關東人,而且他們幾乎都有在關中服徭役的經歷的原因。而且,秦國關中地區的人只是苦於嚴厲的法律,而並不是苦於徭役,他們的經濟並沒有受非常大的損耗。這也是爲什麼在秦末大起義之後,所有的爆發點都在關東,而關中地區始終沒有發出一叮點火花;劉邦進關只是約法三章,就使得民大悅;在楚漢戰爭中,劉邦佔有了關中,糧秣極爲充足的原因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MHyTpP67dUrUS\"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720\" alt=\"秦朝滅亡的原因\" inline=\"0\"\u003E\u003Cp\u003E8,是秦領導人素質的變化。秦國講求法治,這種法治是建立在君權基礎之上的,皇帝的個人素質對於國家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顯然在秦始皇死後,即位的二世才能遠遠不如秦始皇(雖然按史記的記載,二世即位之後的春天就出行郡縣,在4個月內東到浙江北達渤海並太行而還,如果這個記載是事實的話,這無疑創造了古代交通條件下的高速度記錄。這似乎可以說明秦二世並非無能之君,但是顯然的,即便如此,二世個人的閱歷和火候顯然不足以擔當重任)\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9908216443751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