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推廣植保無人機病蟲害防治、帶動貧困戶共同致富、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伏道鎮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共籌措資金300餘萬元購買50臺植保無人機,在後攸曇村、西水磨灣村、小屯村、北里於村、輝泉村成立了5個植保作業中隊。"\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R3wj7NClwMB\"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56\" alt=\"湯陰縣伏道鎮:無人機爲金融扶貧插上翅膀\"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村民在展示無人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俺享受了不少扶貧政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R3wj7NClwMB\"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56\" alt=\"湯陰縣伏道鎮:無人機爲金融扶貧插上翅膀\"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村民在展示無人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俺享受了不少扶貧政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沒想到這次村裏又讓俺參與到新的金融扶貧政策中來,每年又增加了一筆收益。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7月24日,伏道鎮小屯村貧困戶申文周高興地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推廣植保無人機病蟲害防治、帶動貧困戶共同致富、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伏道鎮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共籌措資金300餘萬元購買50臺植保無人機,在後攸曇村、西水磨灣村、小屯村、北里於村、輝泉村成立了5個植保作業中隊。“這次金融扶貧中,我們在全鎮篩選出符合貸款條件的貧困戶102戶,每戶貸款1.06萬元,共計貸款108萬餘元參與植保無人機的購買,每個貧困戶每年的淨收益可增加700元,有力促進了貧困羣衆脫貧增收。”伏道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爲了壯大集體經濟,服務農業生產,後攸曇村成立了第一個村級集體經濟實體,通過安陽全豐航空公司培養了一支航空植保隊伍。2018年,累計作業面積達12.6萬畝,作業費收入90萬元,爲飛手發放工資2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50餘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60萬元。後攸曇村的成功經驗,爲伏道鎮各村發展集體經濟提供了啓迪。在鎮黨委的扶持和村幹部的努力下,小屯村、西水磨灣村、北里於村、輝泉村紛紛加入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輝泉村是一個不到1000人的小村,一直以來沒有自己的村集體經濟。爲了改變現狀,該村黨支部書記溫連臣抓住時機,多次帶領村幹部到後攸曇村考察,召開集體會議,最終村委會幹部一致贊同購買植保無人機。爲了解決資金問題,溫連臣召集村幹部會議,動員大家獻計出力:“要想發展村集體經濟,就必須發展產業。我們身爲村幹部,理應以身作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通過宣傳發動,村幹部紛紛出資入股,很快就籌集資金13萬餘元。此後,在鎮政府協調下,其餘資金全部到位,購買植保無人機10架,並註冊了新公司。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7歲的李士民是輝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次他積極參與到植保無人機的購買中來。他說:“我家裏有6口人,一直想增加收入,早日脫貧,但沒有資金和項目。這次金融扶貧模式開啓後,我開始還有思想顧慮,不敢貸款。但幫扶責任人、村幹部上門爲我講政策,又聯想到之前享受的各項扶貧政策後,我覺得這是件好事,就積極參與進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春飛防作業期間,我們先後赴新鄉、平頂山進行飛防作業,作業面積6萬餘畝,村集體經濟收入10餘萬元。”溫連臣說,在村裏成立植保作業中隊是金融扶貧領域的一次有效探索,不僅帶動了貧困戶增收,也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新路。同時,這個產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緊密銜接,對建設富裕文明新農村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716914844636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