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月底,《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刊登一份研究報告,將每天行走步數與死亡風險進行了對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結果是:每天至少走4400步的女性在4年後的死亡風險低於每天只走2700的不太活躍的研究參與者。

"\u003Cp\u003E德媒稱,顯示屏上閃爍着“恭喜”二字並且綻放禮花:健康手環通過這種方式獎勵每天行走步數達到一萬步的佩戴者。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步數標準根本不是來自醫學研究,而是一則50多年前的廣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德國《明鏡》週刊網站7月29日報道,1964年,日本山佐時計計器株式會社借東京奧運會的熱度推出了首款便攜式計步器“萬步計”。製造商稱,每天走一萬步有益健康並且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體現。顯然,製造商在作出這一評估時並未進行科學研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儘管如此,這個隨意確定的標準多年來卻獲得了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多方認可。這條建議的來源已被遺忘。然而,近年來的研究日益對這一所謂的神奇健身標準提出質疑。研究指出,每天步數不及一萬步也可對健康產生相同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月底,《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刊登一份研究報告,將每天行走步數與死亡風險進行了對比。美國1.6萬名平均年齡72歲的老年女性參加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這項研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結果是:每天至少走4400步的女性在4年後的死亡風險低於每天只走2700的不太活躍的研究參與者。從統計上看,每天行走在7500步以內時,益處隨步數的增加而增長。但超過7500步後,對預期壽命的影響就不再存有差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此,健康手環在每天行走步數達到7500步時即可祝賀佩戴者。不過,這項研究存在不確定性。例如,並不清楚活動量較少的參與者是否爲已患病所致。雖然所有參與研究的女性均表示身體條件足夠適合散步,但並不清楚她們能走多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研究也表明,每天走6000步至8000步就足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2011年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走7500步相當於半小時中等強度運動,這是成年人每天至少應達到的運動量。不過,也有研究指出每天一萬步的標準太低了。長期看,每天1.5萬步至1.8萬步對健康尤其有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研究人員對最佳步數仍存爭議。不過,步數反正也不太有說服力,因爲單靠它無法反映運動的強度。例如,半小時慢跑和長時間散步產生的效果並不相同,即便兩種活動的步數相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對於計步設備的激勵效果也存有爭議。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佩戴健康手環的體重超重受試者在6周後平均每天比不佩戴手環的受試者多走約970步。但並非所有人都因佩戴手環而降低了體重。一些人的減重情況甚至明顯不及比照組的受試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受試者感覺運動特別積極,因此獎勵自己食物。也可能是健康手環讓受試者失去了動力,因爲總是完不成訓練目標。(編譯\u002F焦宇)\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699402861675022
相關文章